天统五年,当月氏王乌稚亲率举国精锐,意气风发地东征楚国武威之时,他绝不会想到,在他那看似固若金汤的王城大后方,一股足以颠覆他统治根基的暗流,正悄然汇聚,汹涌澎湃。
月氏王城,这座昔日丝路之上商贾云集、驼铃悠扬的繁华之都,自月氏国对西域诸国展露霸权野心,尤其是决心垄断东西方贸易之后,便已悄然变了味道。
曾经自由往来的市集,如今被月氏官方严格管控;曾经公平议价的喧嚣,也被月氏官吏颐指气使的定价所取代。
月氏国以强横的武力向所有西域商人宣告:自此以后,东西方的商队,只能将带来的货物卖给月氏国,也只能从月氏国采购货物东行或西去。
价格?自然是月氏人说了算,往往比市价翻上一倍不止。
此令一出,西域诸多商人都是一片哗然。
波斯商人捧着黄金、宝石制品和精美的地毯愁眉不展,他们的利润被压榨到了极限;身毒(印度)商人摩挲着手中的香料与奴隶,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懑;
更有来自更遥远西方的商队,面对如此霸条款,进退维谷。
起初,面对月氏国的霸王条款,自然有很多硬气的商贾试图联合抵制,或暗中交易,但月氏人的屠刀很快便让他们认清了现实。
一批不愿“配合”、试图反抗的商人被当众处决,血染黄沙,头颅悬挂在城门示众。
在赤裸裸的武力威慑下,商人们沉默了,表面上屈服于月氏的淫威,但心底的怒火与怨恨,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在沉默中不断积蓄着能量。
王城的气氛,变得压抑而紧张,昔日的繁华背后,是无数双充满不甘与警惕的眼睛。
在这座压抑的王城中,楚国使团驻地仿佛一座孤岛,自月氏与楚国撕破脸皮,使团正使端木蓉以及数百随员、甲士便被软禁于此,外围有月氏兵士日夜看守,不得随意出入。
月氏王若不是顾忌与楚使端木蓉的私人情谊,以及五百楚军甲士的战力,这楚国使团驻地或许早就不复存在了。
楚国使团驻地之中,端木蓉心思缜密,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王城守备的细微变化。
根据他的观察,发现看守他们的月氏士兵数量似乎在减少,换防也不再如以往那般准时严密。
更重要的是,那位月氏王曾经隔三差五便会派人来探寻自己口风,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人来了,是月氏王已经放弃劝降自己,还是月氏王城出现了其他变故,端木蓉的心里有些拿捏不定。
“事出反常必有妖。”端木蓉凭栏远眺,目光似乎要穿透重重屋宇,看清这座王城的虚实。
只是现在使团驻地已经失去与外面联系的渠道,端木蓉已经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但端木蓉不甘心,只能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向可能潜伏在城内的楚国力量发出试探性的信号。
幸运的是,端木蓉的耐心没有白费。
在乌稚离开王城一个多月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条黑影巧妙地避开了松懈的巡逻队,潜入了使团驻地。
来者正是潜伏月氏王城多年的黑衣卫密探。
他给端木蓉带来了确凿无疑的消息:月氏王乌稚,尽起国内精兵,已东征武威,王城守备空前空虚!目前城内仅剩老弱病残及少量维持秩序的部队,总数不足两千,且分散各处。
端木蓉眼中精光一闪。
机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月氏主力远在嘉峪与楚军主力对峙,王城空虚,内部怨声载道,这正是从内部瓦解月氏,配合陛下西征大局的绝佳时机!
他立刻做出了决断。
通过黑衣卫的渠道,他开始秘密联络城中对月氏统治最为不满的力量——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被月氏贸易垄断政策逼得几乎走投无路的波斯、身毒等国的豪商巨贾。
这些商人,为了护卫庞大的商队和财富,都蓄养着相当数量的私人护卫,少则百人,多则数百,皆是装备精良、悍不畏死之辈。
此前他们势单力薄,面对月氏的国家机器敢怒不敢言,但如今,在楚国使团的穿针引线下,这些分散的力量看到了联合的希望。
密谈在极端隐秘的情况下进行。
端木蓉派出的使者向商人们分析了当前局势:月氏主力被拖在东方,生死未卜;王城空虚,正是复仇和夺回财富自主权的良机。
楚国愿意牵头,联合大家,共举大事。
事成之后,月氏王宫积累的巨额财富,各国商人可自行取用,而楚国,只要王城的控制权,以及恢复丝路自由贸易的秩序。
这个提议,对于饱受压榨的商人来说,充满了诱惑。
之前对月氏的恐惧,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压抑已久的愤恨驱动下,迅速转化为了行动的勇气。
几乎没有太多犹豫,以波斯大商人和身毒巨贾等人为首的主要商团,便与楚国达成了秘密协议。
一场针对月氏王城的雷霆行动,开始在暗夜中紧锣密鼓地筹备。
火起金瓯碎
时间定格在月氏王乌稚离开王城一个半月后的一个夜晚。
月黑风高,星月无光,正是杀人放火天。
子时刚过,月氏王城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大部分区域都陷入了沉寂。
突然,城东、城西几乎同时腾起数股浓烟,随即火光冲天!那是波斯和身毒商人按照计划,派人在几处无关紧要但易于燃烧的仓库区纵火,制造混乱。
“走水了!走水了!”惊慌的呼喊声划破夜空。
原本秩序井然的王城瞬间陷入了骚动。
百姓惊慌失措,哭喊声、奔跑声、物品倒塌声混杂在一起,留守的月氏军官试图组织救火和维持秩序,但混乱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他们有限的兵力被四处牵扯。
就在全城注意力被大火吸引的刹那
只听得“砰!”的一声,楚国使团驻地厚重的大门被猛地撞开。
五百名楚国甲士,在端木蓉的亲自激励和黑衣卫骨干的带领下,如同蛰伏已久的猛虎,骤然出柙!他们早已卸去了使者的文弱外衣,换上了精良的皮甲,手持利刃强弩,眼神锐利,杀气腾腾。
端木蓉一身利落的劲装,站在队伍前方,冷峻的面容上此刻满是决绝与坚毅。
负责围困使团的月氏军队猝不及防之下,面对楚军的攻势,很快就溃败。
“目标,四门!控制城墙,接应城外信号!行动!”端木蓉的命令简洁有力。
五百楚甲分为四队,如同四支离弦之箭,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悄无声息却又迅捷无比地扑向王城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
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夺取城防,关闭城门,将可能的援军挡在城外,同时确保己方对王城的绝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