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门的一座小城之中,嘉峪之战的烽烟尚未完全散去,残阳如血,仿佛还能看到百里之外狼藉的战场。

月氏王乌稚站在一片凌乱的营帐前,目光扫过身边仅存的三万残兵败将,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挫败与恐慌。

曾几何时,他率领十万铁骑东征,意气风发,誓要拔除武威这颗钉子,让楚国见识月氏的铁蹄。

然而,嘉峪一战,楚军的投石机如雷霆般粉碎了他的雄心,坚固的防线成了月氏骑兵的坟场。

“大王,楚军骑兵已出嘉峪,正向西追来!”探马的声音带着颤抖,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乌稚猛地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传令下去,即刻拔营,全速撤回王城!”他深知,此刻任何犹豫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这些残存的兵力,是他维护西域霸主的最后希望。

月氏的败军如丧家之犬,仓惶西逃。

沿途经过的玉门、瓜州、敦煌等地,原本都是月氏通过武力征服的城邦。

这里的百姓眼中没有对王者的敬畏,只有压抑已久的仇恨。

乌稚清楚地感受到了那些目光中的敌意,他知道,一旦楚军追来,这些地方很可能立刻倒戈。

“既然守不住,那就让它们彻底混乱。”乌稚的嘴角浮现出一抹冷酷的笑容。

他下令部队在沿途大肆抢掠粮草物资,掳掠青壮为奴,故意制造恐慌与无序。

“如果楚国想要这些地方,就让他们接手一个烂摊子吧。”月氏王恶狠狠的想道。

月氏骑兵的暴行在沿途城邦引发了更大的动荡。

村庄燃起黑烟,道路上挤满了逃难的百姓,原本就脆弱的秩序彻底崩溃。

乌稚回头望着身后的混乱景象,心中既有报复的快意,也有一丝苦涩——这些毕竟曾是月氏版图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芈复率领的数万楚国铁骑正风驰电掣般向西追击,战马奔腾卷起的尘土如同黄色的巨龙,在河西走廊上绵延数里。

然而,当楚军先锋抵达玉门附近时,眼前的景象让芈复皱紧了眉头。

道路上挤满了逃难的百姓,村庄被焚毁,田野荒芜,盗匪横行。

玉门城虽然城门大开,但城内混乱不堪,当地豪强正在争夺控制权。

“将军,月氏人故意制造混乱,想要拖慢我们的速度。”副将分析道。

芈复沉吟片刻,目光坚定:“我们不能置之不理,陛下要的不是一片废墟,而是一个完整的西域,即刻分兵镇压暴乱!”

他下令留下数百骑兵,配合后续跟进的步兵维持秩序,恢复玉门的基本治理。

同样的情景在瓜州、敦煌一再上演。

每到一个地方,芈复都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来稳定局势,清剿趁乱而起的盗匪,安抚惊恐的百姓。

楚军追击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有部将焦急地建议:“将军,如此分兵,恐怕要让乌稚跑掉了!”

芈复摇头,目光深远:“乌稚已是丧家之犬,月氏元气大伤,而西域的民心,才是楚国长治久安的根本。”

消息传回中军,上将军白毅对芈复的决定表示赞同。

他在呈给皇帝熊章的奏报中写道:“月氏兵势已颓,其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今芈复分兵安民,实为深谋远虑。

西域诸城久受月氏压迫,我楚军以秩序代混乱,以仁政代暴虐,必能收服民心,待我大军稳步推进,以绝对优势席卷西域,则月氏纵有残喘,亦难逃覆灭命运。”

武威城中的皇帝熊章阅后,微微颔首。

熊章自然深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

他给白毅的回信只有简单的一句:“军事一应事宜,卿可自决,朕要的,是一个完整而臣服的西域。”

经过近一个月的仓惶逃窜,乌稚终于率领残部抵达了距离月氏王城仅五十里的地方。

望着远处熟悉的山峦轮廓,他紧绷的神经终于稍微放松。

只要回到王城,凭借库存的粮草和金银,他还能重整旗鼓,联络西域其他尚未完全臣服楚国的部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派出探马,查看王城情况。”乌稚下令,声音中带着难得的轻松。

然而,当探马回报时,带来的消息让乌稚如坠冰窟。

“大...大王,王城...王城上插着楚国的凤鸟旗!”

“什么?!”乌稚一把揪住探马的衣领,目眦欲裂,“你看清楚了?”

“千真万确!城头上巡逻的士兵也穿着楚军的盔甲!”

乌稚松开手,踉跄后退几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月氏王城,这个自己视为月氏国百年来的根基,西域最坚固的城池,怎么会落入楚军之手?楚军主力明明还在自己身后啊!

“端木蓉”,月氏王很快就想到了王城之中被自己围困的楚国使团。

大将阿史那急忙扶住几乎站立不稳的乌稚:“大王,现在不是惊慌的时候!我军生死存亡,需要您速做决断!”

乌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

他现在有三个选择:

一是强攻王城,但城内既然已被楚军控制,必然有所准备,自己这三万虽然能够攻下王城,但伤亡必然不小,现在他麾下的兵力弥足珍贵,更何况楚军还没有放弃追击,怕是这王城也坚持不了多久;

二是转向南下进入青海,但那里高原苦寒,部落分散,难以支撑大军;三是北上进入漠北,那里虽然环境恶劣,但地域广阔,那里的游牧民族与月氏素有往来,而且还是一盘散沙,若是北上,或可求得一线生机。

经过短暂的权衡,乌稚做出了决定:“传令,转向北上,进入漠北!”

有部将不解:“大王,我们不试试夺回王城吗?”

乌稚苦笑:“王城既失,军心已乱,强攻不过是徒耗兵力,楚国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下王城,说明他们谋划已久,后续必有大军,我们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北上漠北,保存实力,以待时机。”

月氏大军在距离王城咫尺之遥的地方转向北方,这一决定让许多渴望回家的士兵大失所望,但在乌稚的强令下,部队还是踏上了前往漠北的征途。

月氏王城之上,一袭青衣的端木蓉远远望着月氏大军北去的烟尘,轻轻松了口气。

当探马首次报告月氏残军逼近时,城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虽然端木蓉巧妙利用商人的力量夺取了王城,但那些波斯、身毒商人在劫掠王宫财富后早已各奔东西,城内真正可用的兵力只有她带来的五百楚军甲士。

若是乌稚不顾一切强攻,王城必然守不住。

“派人远远跟着他们,确认他们真的离开了王城地界。”端木蓉下令,声音平静,但袖中的手却不自觉地握紧。

直到三天后,探马回报月氏大军已进入漠北草原,并未有回师的迹象,端木蓉才真正放下心来。

半个月后,芈复率领的楚国先锋终于抵达月氏王城。

当看到城头上飘扬的楚国旗帜和井然有序的城防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也难掩惊讶。

城门大开,端木蓉率领留守的楚军列队相迎道:“芈将军,恭候多时了。”

芈复下马,郑重地向端木蓉行了一礼:“端木大人以五百士智取王城,免去我军攻城之损,功在千秋,复佩服之至!”

端木蓉微笑还礼:“全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蓉不过顺势而为。”

随着芈复大军入驻,月氏王城彻底易主。

消息传开,西域之前被月氏国吓破胆的小国们纷纷派来使者,表示归顺。

他们想不到曾经雄踞西域的月氏国,在短短数月内土崩瓦解。

天统五年秋,皇帝熊章驾临新征服的西域之地。

在昔日月氏王宫的正殿,如今已正式改建为安西都护府大堂内,熊章颁布了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诏令。

“改月氏王城为伊犁州,设安西总督府,统辖西域诸事,端木蓉为首任安西总督,为从三品”

“河西走廊设为凉州,下分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安定、天水、陇西八郡,郡治定于武威。”

安西总督的品级与一部尚书同级,可见皇帝熊章对安西总督府的重视。

这一行政划分也充分考虑到了地理、民族和战略因素。

伊犁州(原月氏王城)作为安西都护府驻地,将成为楚国经营西域的核心;

而以武威为郡治的凉州八郡,则将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通道牢牢掌控在手中。

随着行政体系的建立,楚国开始有条不紊地接管月氏故地。

楚军的骑兵巡逻在丝绸之路上,保障商路畅通;楚国的官吏深入各个绿洲城邦,推行律法,恢复生产;

来自中原的商队带着丝绸、瓷器、茶叶,与西域的葡萄、玉石、骏马进行着公平交易。

曾经因月氏垄断贸易而萧条的丝路,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安西总督府内,白毅与端木蓉站在巨大的西域地图前,讨论着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乌稚虽逃入漠北,但月氏残余势力仍在,据探马回报,他们正在漠北收拢残部,与匈奴部落联络。”端木蓉指着地图上漠北的位置。

白毅点头:“漠北地域广阔,环境恶劣,大军征讨不易,但月氏不除,终为后患,陛下已有旨意,待西域局势稳定,明年开春,即可发兵漠北,彻底解决月氏残余。”

一旁的芈复眼中闪过战意请命道:“末将愿为先锋!”

窗外,武威城一片繁荣景象。

街道上往来着中原商人和西域胡商,不同语言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街头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茶馆里悠闲地聊天。

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边城,如今已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