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童馨儿恰好转过身来,目光不经意间与陈曦相遇。

“你……”童馨儿先是愣了一瞬,眼中随即闪过一丝明悟的光亮,试探着问道,“你是在找汪洋吗?”

陈曦的心猛地一跳,眼中飞快掠过一抹慌乱,瞬间垂低脑袋,避开童馨儿的视线。

“汪洋特意让我跟你请假,说怕你打死他。”

童馨儿放缓了语气,缓缓解释道,“前段时间他把公司的考勤制度彻底改了,最近天天在公司忙到凌晨——好几个项目赶得特别急,都是他亲自盯着推进,一直在连轴转……”

听到童馨儿的话,陈曦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攥了攥,又缓缓松开。

她慢慢抬起头,嘴角弯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尤其是在童馨儿说打死他的时候。

原本像蒙了层薄雾般暗淡的眸子,此刻微微亮了些,仿佛有星光悄悄坠入。

但这份光亮只持续了片刻,她便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我找他干嘛呀?我是在看之前常来这儿的那只流浪狸花猫呢。”

说着,她还故意朝花坛方向扫了一眼,语气带着几分担忧,“马上要过冬了,天越来越冷,也不知道它有没有被好心人收养……”

站在旁边的三个女生闻言,互相递了个眼神,脸上都带着明显的疑惑——她们天天在这附近打转,却从没见过陈曦口中说的那只狸花猫。

“你们平时要是看到了,都帮我多留意一下啊。”陈曦却像是没察觉到她们的疑惑,一本正经地补充道,“我收养她,免得它在外面挨冻,出去一趟才发现,动物比人靠谱。”

王语彤立刻点头应下,语气格外笃定:“放心吧,我回头就跟大家说,让所有人都帮着留意。”

“养只猫确实挺好的,能陪着解闷儿。”林妍也跟着附和,眼神里满是认同。

原本萦绕在几人间的那丝若有若无的忧伤,此刻早已被这份轻松的闲聊取代。

陈曦脸上挂着几分顽皮的笑意,眉眼间的鲜活劲儿渐渐回来,依稀又变回了从前那个开朗活泼的模样。

一旁的王语彤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放心的弧度。

“走吧~回头再找猫咪。”

童馨儿招呼一声,几人往工作室走去。

走进工作室的瞬间,陈曦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般,目光飞快地扫过四周。

不过短短两个月,工作室的变化简直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如今再看,这里早已看不出半分“兴趣小窝”的随意感。

每一个角落都透着专业的规整。

正中间的长桌上摆满了电脑,每台电脑旁都配着一块崭新的数位板;

隔壁的区域隔出了专门的工作台,几个工作人员正专注地裁剪着布料,剪刀划过面料的“咔嚓”声清晰可闻。

整个空间里节奏飞快,却又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家高效运转的专业公司。

“你这是要搞大动作啊?居然弄得这么专业。”陈曦快步走到一个人体模特前。

模特身上搭着一件褪绿色的连衣裙,裙摆的剪裁别致又灵动,领口处还缀着几缕细巧的流苏。

“准备冲米兰时装周。”王语彤抱着胳膊站在一旁,下巴微微扬起,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骄傲。

“哈!总算能做你最爱的事儿了!”陈曦的眉眼瞬间弯成了月牙,笑容里没有半分虚假,全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那你呢?打算继续开花店吗?”王语彤话锋一转,好奇地问道。

陈曦撇了撇嘴,围着模特慢悠悠地绕了一圈,随后突然停下脚步,朝王语彤神秘地眨了眨眼:“你猜~”

不等众人追问,她又扬起下巴,语气带着几分不服输的俏皮:“你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忙着,难道我还能一直落在后面拖后腿不成?”

“看来咱们小曦也有明确的目标喽。”林妍笑着看向她,眼神里满是欣慰。

可下一秒,她的语气就带上了几分小委屈,“我还以为你回来后,会跟我一块儿打理康泰仁和呢。”

“切,就康泰仁和那点事儿,你一个人就能打理得明明白白,哪儿用得着我?”

陈曦笑着怼了回去,语气却带着亲昵,“当初不是早就说好了吗?你们负责赚钱,我负责花钱。”

“所以……”王语彤盯着陈曦的表情,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嘴角的笑容忍不住扩大了几分。

陈曦也不再卖关子,眼神认真了些:“你们好好做好自己的公司,我会全程为你们护航~

我打算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不过这事儿得花不少钱,说不定过阵子,我就要变成‘穷光蛋’啦。”

“你真要去做‘曦语妍’那个公益项目?”一旁的童馨儿听到这话,不由得面露惊讶,声音都微微提高了些。

反观王语彤和林妍,两人脸上却带着淡淡的笑意,眼神里满是了然与欣慰——显然,她们早就隐约猜到了陈曦的想法,更由衷为她找到自己的追求而高兴。

三人之间的关系,说起来确实有些微妙。

她们平日里亲如姐妹,分享心事、彼此扶持。

可某些时刻又会莫名透着一丝疏离,像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纱。

要说这份情谊完全纯粹无瑕,倒也未必;

可若说她们是争风吃醋的情敌,显然更不对。

总之,这份关系既带着几分复杂的牵绊,却又从未有过勾心斗角的算计,始终维持着一种温和的平衡。

“对呀,我打算先找个地方系统学习一下相关流程,然后从学校的学生群体入手,就先从申大开始尝试……”陈曦背着手,慢慢说出自己的计划。

她顿了顿,进一步解释:“比如学校里的贫困生帮扶,现在包括申大在内的很多高校,大多需要学生自己提交贫困证明、主动申请才能获得补助。

可这样一来,难免会有弄虚作假的情况。

我想换一种更精准的方式

——让AIt团队写一个程序,实时统计每个学生去食堂的次数和每次的消费金额。

把每月消费总额排在最低的那一批学生数据,和学校的学生数据库做对比。

只要消费金额低于设定的标准,就直接往他们的饭卡里充值补贴……”

陈曦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初步构想,旁边三个女生听得格外认真,不住点头附和。

这种方式不仅能精准帮扶到真正需要的人,还能最大程度保全体面,避免让受助学生陷入尴尬,无疑是最贴心也最直接的办法。

“至于写程序的事儿,自然就交给汪洋了,反正我手里可没多余的钱……”

陈曦说着,还故意摊了摊手,语气带着几分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