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1008章 日军突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城外的大部队也没闲着。129师385旅的770团在西门架设云梯,战士们踩着战友的肩膀往上冲,城上的日军刚要推云梯,就被内侧晋绥军的扁担砸中脑袋。

120师的一个团在北门用爆破筒炸开缺口,冲锋的号声里,混着晋绥军“缴枪不杀”的喊话。

115师的两个团则绕到东门,与特战团的将士们夹击,把残余的日军逼在瓮城里,像瓮中捉鳖。

此时每个城门,都渐渐开进来战车团的坦克,9辆坦克进入到太原县城后,沿着东西南北两条大道进行推进,履带碾过日军的尸体,将整个地面覆盖了一层肉沫,炮口对准那些顽抗的堡垒,一炮一个。

同时跟着在战车团后面的则是刚刚改编的,由晋绥军投诚过来的独立十二团、独立师三团、独立十四团、独立十五团,他们分别从太原县城的四座城门进入到太原县城内。

随着战车团的深入,独立十二团、独立师三团、独立十四团、独立十五团的将士们,则是迅速展开了对于那些零碎抵抗的日军展开了打击,不仅如此,他们此时一边清理顽抗的日军,一边对那些晋绥军守卫的方向大喊,

“晋绥军的兄弟们,八路军已经进入到城里了,赶快攻击身边的小鬼子吧!”

“晋绥军的兄弟们,千万不能执迷不悟了,赶快攻击身边的小鬼子吧!”

“晋绥军的兄弟们,我们立功的时候到了,赶快攻击身边的小鬼子吧!”

随着这些带有地道晋味的喊声,那些尚且犹豫的晋绥军,则是立刻醒悟了过来,纷纷将手中的武器,对准那些顽抗的小鬼子,从而来向攻进来的八路军投诚。

“兄弟,你咋还执迷不悟呢,没看到小鬼子已经不行了吗?赶快投降啊!”

“兄弟,我怎么才算投降了啊,我已经杀了两个小鬼子了。”

“赶快找个白布,缠在你的手臂上,否则的话,八路军看到你,就以为你还要与小鬼子一起沆瀣一气,顽抗到底呢。”

“那肯定不可能,我王二虎再傻,也知道此时八路军赢定了,多谢兄弟了,可是我到那里去找白布呢。”

“这个好办,把你的白色裤衩子脱下来,赶快撕成片,绑在胳膊上就可以了。”

“好,好,我这就办,兄弟,你帮我看一下,别让八路军将我看做敌人了。”

北城墙的日军督战队掩体里,晋绥军十九军的士兵王三喜正取下刺刀撬开日军的罐头,罐头里的鱼肉混着血沫——那是日军少佐的血,五分钟前刚被他割喉。

旁边的日军士兵吓得瘫在地上,王三喜没直接杀他,而是把刺刀架在小鬼子的脖子上,对着远处的八路军喊:“八路军的弟兄看清楚!这是小鬼子的督战队,我杀了他,我投降!”

城下的独立十五团士兵吹了声口哨,算是回应。王三喜这才拧动刺刀,刀刃切开日军喉咙的声音很轻,像割开一块冻肉。

他擦刀时,看见自己棉袄上的弹孔——那是昨天故意让日军打的,为的就是取得信任,今天才能摸到督战队的掩体。

“三喜,这边还有!”战友的呼喊从暗堡传来。王三喜跑过去,看见一个日军正举着枪发抖,墙角堆着被捆绑的晋绥军士兵尸体——都是昨天试图投降被发现的弟兄。

他的眼睛瞬间红了,刺刀捅得又快又狠,每捅一刀就骂一句:“狗娘养的,敢杀我弟兄!”这样的“投名状”在太原城内各处书写。

三十三军的老兵张铁柱带着一个班,把日军的军旗撕成碎片,裹在炸药包上,从城墙垛口扔向日军的集结地。

爆炸的火光中,他看见自己儿子的红肚兜——昨天从日军尸体上找到的,现在终于能告慰儿子的在天之灵。

他对着火光磕了三个头,转身继续杀向日军,刺刀上的血甩在城砖上,像一串串红泪。

八十三军的伙夫班也没闲着。他们提着开水壶,趁着日军换岗时泼过去,滚烫的开水浇在日军身上,烫得他们鬼哭狼嚎。

一个伙夫用菜刀砍掉日军的机枪手手指,另一个用扁担砸碎日军的脑袋,动作熟练得像在切菜——他们的厨房上个月被日军征用,厨子老李的徒弟就是被这些日军活活打死的。

城内的血越积越多,在砖缝里凝成暗红的冰。晋绥军士兵们像疯了一样追杀日军,不是为了军功,而是为了那些被日军杀害的兄弟、被烧毁的家园、被抢走的粮食。

他们知道,只有手里沾着日军的血,才能洗清过去“附敌”的污点,才能在八路军那里抬起头。

“快看!小鬼子想跑!”有人指着城墙下的一队日军。那一群日军正顺着绳索往下滑,刚落地就被独立七团的士兵围住。

城上的晋绥军士兵没开枪,而是把手里的手榴弹扔下去,在那群日军中间炸开。“这是给我们的投名状!”他们对着城下喊,声音里带着哭腔。

独立七团的团长在城下挥手,示意他们下来。晋绥军士兵们互相看着,终于有人第一个跳下去,落地时踉跄了一下,被八路军战士扶住。

他摸着对方递来的窝头,忽然笑了,眼泪混着脸上的血往下淌——原来被信任的感觉,是这样的。

日军的另外一处秘密临时指挥部里,真野五郎费劲千辛万苦,终于仓皇的逃进来之后,就闻到了檀香和硝烟的味道混在一起,呛得人喉咙发紧。

此时看到了晋绥军的三个军长都还被他强行留着了这处秘密地点,所以他顿时有了新的想法,小鬼子师不够用了,但是晋绥军还有很多。

此时的晋绥军十九军军长冯钦哉坐在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鼻烟壶——那是阎长官送的,上面刻着“忠君”二字,此刻却像块烙铁。

“冯军长,尝尝这清酒。”真野五郎旅团长端着酒杯,脸上堆着假笑,眼底却藏着刀光。、旁边坐着的三十三军军长赵承绶和八十三军军长杜春沂都低着头,不敢看对方——他们知道,真野五郎把他们“请”来,名为“联合办公”,实为软禁。

窗外传来密集的枪声,夹杂着晋绥军的喊话:“缴枪不杀!八路军优待俘虏!”冯钦哉的手抖了一下,酒洒在裤腿上,烫得他一哆嗦。

他想起昨天夜里,副官偷偷报告“城外的独立十三团是咱们改编的旧部,想联系投降”,当时他还骂副官“糊涂”,现在才明白,糊涂的是自己。

“真野旅团长,”赵承绶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外面……是不是不行了?”

真野五郎的笑容僵在脸上,猛地把酒杯摔在地上:“不行了?他们敢!没有皇军,你们连一天都活不下去!”他拔出指挥刀,刀尖指着三人,“我警告你们,要是敢耍花样,就别怪我不客气!”

指挥部的门突然被撞开,一个浑身是血的日军卫兵冲进来:“旅团长阁下,晋绥军……晋绥军和八路军打进城了!有些晋绥军已经冲到了教堂门口!”

真野的指挥刀“当啷”掉在地上。冯钦哉猛地站起来,椅子被带倒,发出刺耳的响声。他看着赵承绶和杜春沂,两人眼里都闪着光——那是绝境逢生的光。

反过身来的真野旅团长,重新捡起武士刀,用指挥刀一下子就劈碎神像的头颅。木屑飞溅中,他对着三个大队长嘶吼:“记住!我们是大日本帝国的武士,就算死,也要大家一起死!”

大队长们低着头,没人敢吭声。他们刚清点完人数,三个大队加起来不足两千人,步枪只剩八百支,连轻机枪都凑不齐二十挺。

而城外的八路军,光是城墙上插着的红旗就数不清——129师、115师、120师,还有那些改编的晋绥军团,加起来至少有五万人。

“旅团长阁下,”作战参谋颤巍巍地递上电报,“师团长回电,同意我们向忻州突围,大同的援军会在忻州接应。”

真野五郎一把抢过电报,看了三遍,突然把纸揉成一团:“援军?等他们到了,我们早成了八路军的枪下鬼!”他转向被押在角落的晋绥军三个军长,“冯军长,你们的部队还有多少人?”

冯钦哉抬起头,脸上的皱纹里还沾着烟灰:“能打的不足六千,而且……他们未必肯跟你走。”

真野五郎猛地拔出指挥刀,刀尖抵住冯钦哉的喉咙:“不肯?那就用你们的血铺路!”

真野五郎的突围计划像张脆薄的纸,被八路军的攻势戳得千疮百孔。

他原本想借着上午突围:让晋绥军在前边当炮灰,日军主力紧随其后,突破城北的包围圈,沿着汾河往忻州跑。

可他忘了,晋绥军早就和八路军串通好——冯钦哉的副官在昨夜就把突围路线画成了地图,塞进了给八路军送水的桶底。

城北的一条凌乱的街上,115师的战士们正趴在沟里,枪口对着日军可能突围的方向。班长李铁蛋把刺刀拿在手中,刀柄上绑着块红布——那是他牺牲的弟弟的红肚兜。

“记住,打跑在最前面的晋绥军,留活口;打跑在后面的鬼子,往死里打!”

果然,没过多久,就见一群晋绥军士兵举着枪跑来,跑在最前面的正是冯钦哉的副官。他看见李铁蛋,突然大喊:“趴下!”

晋绥军士兵们齐刷刷地卧倒,身后的日军猝不及防,被八路军的机枪扫倒一片。

“狗娘养的!”真野五郎在后面看得目眦欲裂,挥刀砍倒两个退缩的晋绥军,“给我冲!谁后退,我劈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