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提醒,我会注意的。”她含糊地回应,挂断了电话。
车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在雨后的湿润空气中晕染开来,模糊而绚丽。
池沉甯感到自己正被拖入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局,而设局的人,可能正是那个对她了解得过分透彻的“继子”。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名片和那个装有钥匙的信封,意识到无论签不签署那份遗嘱文件,游戏都已经开始了。
只是这场游戏的本质,或许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不仅仅是关于遗产或控制,而是关于一个男人长达五年的注视与等待。
回到自己租的房子,池沉甯脱掉衣服就进了浴室。
浴缸里的水面微微晃动,蒸腾的热气在浴室里氤氲成一片朦胧的雾。
池沉甯将整个身体沉入水中,黑发如海藻般散开,有几缕湿漉漉地贴在瓷白的肩颈上。
她仰头靠在浴缸边缘,闭着眼,长睫毛被水汽染得湿漉漉的,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
热水浸泡过的皮肤透出淡淡的粉色,像初春的樱花瓣,锁骨处蓄着一小汪水,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浴盐的薰衣草香气在空气中缓缓扩散,她伸手拨弄水面上的泡沫,指尖划过自己纤细的手臂,水珠顺着她的手腕滑落,滴回水面,荡开一圈细小的涟漪。
浴缸旁的香薰蜡烛静静燃烧,跳动的火苗在她脸上投下温暖的光影。
这一刻的她,终于卸下了白日里心理医师的理性面具,嘴角放松地微微下垂,显露出难得的疲惫与柔软。
窗外雨声渐密,而浴缸里的女人像一株被雨水打湿的白玉兰,在氤氲的热气中静静绽放。
*
翌日,下午三点。
池沉甯的钢笔悬停在记录本上方,墨水在纸面洇开一个小圆点。
她轻轻放下笔,抬头看向对面的男人。
“所以你说你从十五岁就开始失眠?”
容允岺靠在诊所的皮质沙发上,长腿随意交叠,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
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典型的失眠患者,没有黑眼圈,没有疲惫的神态,反而散发着一种锐利的清醒感。
“确切地说,是十五岁零四个月。”他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我母亲去世后的第三天开始。”
池沉甯在记录本上写下“创伤性失眠?”,然后划掉问号改为“疑似”。
作为心理医生,她习惯保持专业距离,但面对容允岺,这种距离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此之前你的睡眠状况如何?”
“非常规律。”容允岺的目光扫过诊室的书架,在几本池沉甯的着作上停留片刻,“每晚十一点入睡,早上六点三十分起床,几乎不需要闹钟。”
池沉甯注意到他说“几乎”时嘴角微微上扬,像是想起什么愉快的回忆。
这个微表情转瞬即逝,但逃不过她的眼睛。
“能描述一下你失眠时的具体感受吗?”
容允岺调整了一下坐姿,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腕表:“就像…站在一个玻璃箱子里看着外面的世界。一切都很清晰,但触碰不到。身体疲惫,大脑却异常清醒,像台永不关机的计算机。”
他顿了顿,“有时我会整夜研究财务报表或商业案例,效率反而比白天更高。”
池沉甯写下“解离倾向?高功能焦虑?”,笔尖在纸上留下深深的划痕。
容允岺的自我描述精准得像是读过临床心理学教材,这种洞察力在患者中极为罕见。
“你尝试过哪些治疗方法?”
“安眠药,冥想,运动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容允岺如数家珍,“去年还试过经颅磁刺激,效果持续了两周。”
“你似乎对心理治疗方法很熟悉。”
“我读过很多相关文献。”容允岺的目光直视她,“特别是你的论文,《创伤记忆的神经机制与干预策略》。你对海马体在记忆重构中作用的分析很有启发性。”
池沉甯微微挑眉,患者引用她的专业论文,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
令她有些不安的是容允岺说话时的神态,那种熟稔的语气,仿佛他们早已就这个话题深入交流过无数次。
“作为医生,我建议我们先从基础评估开始。”她语调平稳,“通常失眠背后可能有焦虑、抑郁或其他情绪因素。”
容允岺倾身向前,手肘支在膝盖上:“池医生,你认为一个人能同时爱和恨自己的父亲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像一把利刃划破专业对话的表皮。
池沉甯的呼吸微微一滞,但很快调整回来:“人类情感往往是复杂的,爱恨交织并不罕见。特别是在亲人去世后,这种矛盾情绪可能更加明显。”
“我不是在说普遍情况。”容允岺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是在问你,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的判断,我是否恨我的父亲?”
诊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池沉甯感到一滴冷汗顺着脊背滑下。
这不是标准的咨询流程,容允岺在测试她,或者说,在挑战她的专业权威。
“心理咨询不是读心术,容先生。”她回应,“我的工作是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替你做判断。”
“容先生?”容允岺挑眉,“昨天你还答应叫我允岺。”
“抱歉,在诊疗室里,保持适当的专业距离对双方都有益。”
容允岺靠回沙发,脸上浮现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有意思。你在用建立边界的方式来应对我的越界行为。这是反向移情的防御机制吗,医生?”
池沉甯的钢笔差点从手中滑落。
反向移情是心理学术语,指治疗师对患者产生的情感反应。
容允岺不仅了解专业概念,还准确指出了她此刻的心理防御机制。
“你对心理学术语很熟悉。”她抬眸,紧紧盯着对面的人。
“我只是个勤奋的学生。”容允岺的目光扫过她办公桌上的相框,里面是她去年在学术会议上演讲的照片,“尤其是对感兴趣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