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郡,燕国“国都”襄平城,城外曹军大营。
司马懿卸去甲胄,面露疲色。
“襄平城高池深,强攻损失必大。”
今日去城外叫骂的同时,司马懿也暗暗观测着襄平城。
作为公孙家的老巢,这座城池被公孙家经营多年,在辽东的确算得上是一座坚城了。
司马懿手上这四万幽州“老弱病残”的部队,真拉上去强攻,只怕会被公孙家反打一波给灭了。
“还好,今日我在城外叫骂,看城上的反应,只怕还以为我是在激他们出战,呵呵。”
司马懿冷笑一声,把城内公孙家的反应,计算的死死的。
他自家曲部三千人马,死士一千人,虽然打了场漂亮的埋伏战,但也有损失。
现在冯焕等人带着幽州军赶过来是赶过来了。
但这些幽州军,绝不可能正面打硬仗。
这一番赶路后,疲态尽显,更是需要时间休息恢复。
今日自己在城外“吓住”对面,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家军队休整,赢得时间。
站在一旁的司马敏,从司马懿这里,接过甲胄,放到一边。
而后,也表露了自己的担忧。
“还有一点,那袁尚的军营,就在不远处,威胁我军侧翼。若是我军全力攻城,他必定袭扰我军,我们不得不防啊。”
冯焕皱眉道:“大都督,我们是可以先破袁尚营寨。?”
司马懿摇头:“袁尚军营我也有留意,或许是袁尚怕死,也或许是在扶余国那边学了些手段,看其布置,颇为严密。”
“我军若攻袁尚,一时间也未必能拿下,而且襄平必出兵救应,我将腹背受敌。”
听罢,众将沉默。
司马敏忽然道:“难道我们需要长期围困?可兄长说,平辽东是为了给陛下在南面助威,况且西楚海军,只怕转瞬即到。”
“若是无法快速破敌,我军还不如趁着大胜之威,从容退去。”
“退兵?倒是不用。”
司马懿双手背到身后,从容走到军营外,示意众将跟上。
他仰观天象,说到:“吾夜观星象,见北辰昏暗,瑶光不明,奎宿陷于氐土,毕宿伏于参水。正是暴雨之象,且将连绵旬月不止。”
诸将不知天文,面面相觑。
司马懿见状,也不再卖关子,而是解释道。
“简言之,数日之内,必有大雨,且雨量惊人。”
“我军孤军深入,若遇霪雨,粮运不继,士气必堕。”
得到这个结果,众人脸上,反而多了几分凝重,若是正如司马懿预测的这样,则必须速战速决,但强攻,又将损失巨大,还未必能赢。
一时间,进退两难。
见众人表情,司马懿忽然大笑起来,笑声之中,却彰显着他的从容。
“袁尚营寨,虽然牢固,但却处于低洼处,而其周围,又有梁水,东依山麓。若暴雨连降,梁水必涨,其营地,反成泽国。”
说罢,他带着人回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一处高地:“彼时,袁尚为保军队,只能移营。而其目的所在,必是此地。”
显然,司马懿急着率领军队赶到襄平,在他心中,似乎早就有了拿下辽东的全盘谋划。
“刘茂、弓遵二将听令!”
“明日过后,你二人各领三千精兵,伏于此高地两侧。多备弓弩箭矢,待袁军过半时击之!”
“蔡风、姚光听令!”
“末将在!”
“你二人随司马敏,也领五千兵,监视襄平动向。若公孙家出兵救袁,半路击之,不得有误。”
待诸将领命去后,冯焕迟疑道:“大都督,那袁尚若是宁可泡在水里,也不移动呢?”
司马懿笑道:“放心吧,袁尚只有这么最后几千兵马,宝贝的紧,见营地成为水泽之地,必定转移。”
而后,司马懿顿了顿,说道:“就算是他不动,我也只有办法促成。”
三日后,天空果然阴沉下来。
乌云自东北方面,滚滚而来,遮蔽烈日,一场暴雨正在酝酿。
袁尚营中,将领们正在争论。
“大将军,观这天象,暴雨将至。”
“我军本就在低洼处,若是周边梁水泛滥,我们更是首当其冲啊。”
袁尚麾下将领,依旧还是以“大将军”称呼他,这个称号,是当年曹魏为了稳住河北,加封给袁绍的。
袁绍时候,袁尚和袁谭兄弟相争,争的居然也是这个曹操加封的名号,多少有些讽刺。
见副将忧心忡忡。
袁尚也踱步于帐中,心神不宁。
他年近四十,面容憔悴,早已失了当年袁家公子的风采。
“公孙家那边有何消息?”
“襄平闭门不出,似无救援之意。”
袁尚冷笑道:“哼,公孙康老奸巨猾,欲使我与司马懿大战一场,为他守住襄平拖延时间,等到西楚海军到来了吗?”
“也不动动他那狗脑子,这么大的暴风雨,西楚海军即便想来支援,只怕也的被迫找地方停靠,躲避暴风雨。”
可骂过之后,袁尚也知道,自己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
公孙家在如何难堪,好歹还有座襄平城可以躲避。
“罢了,直接移营。”
袁尚最终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并不需要司马懿再次出手来迫使他转移。
“向东去五里,就有一处高地,林木茂密,可避风雨。”
“在司马老贼反应过来之前,我们连夜转移。”
而他不知道,他这边举动,一直都在司马死士的暗中监视之中。
“轰隆!”
是夜,雷声大作,暴雨倾盆。
雨水如天河决堤,冲刷着辽东大地。
“快,快!加速移营!”
袁尚在雨中大喊。士兵们冒雨搬运物资,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行进。
进入到高地山林周围时,雨势稍减,但道路更加泥泞难行。袁军队伍拉成长蛇,在谷中艰难前行。
突然,一声炮响,山谷两侧,大雨中忽然出现了无数火把。
刘茂、弓遵二将,率领伏兵尽出,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谷中。
“动作要快!在雨水废掉弓弦之前,把所有箭矢都射出去!”
刘茂的军令,伴着风雨声,传入了每个幽州军的耳中,也传入了对面袁家军的耳中。
“有埋伏!”
突然遇袭击袁军,陷入混乱之中,在狭窄谷地中挤作一团,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袁尚大惊,急令后队改前队,撤回原营。
然而身后的暴雨之中,忽然也出现了一群曹魏精锐,个个身披白袍,在暴雨中进退自如,就这么杀入了袁军运输部队之中,如鬼魅般把袁军后队也杀得人仰马翻。
袁军退路,已断。
“袁尚逆贼,还不下马受死!”
刘茂隐约间,认出那支部队,是司马家曾经在司隶战场上,给楚军带去莫大麻烦的司马死士部队,心中大定,立刻在山上大喝起来。
袁尚心知中计,但让他在曹军面前示弱,那是绝不可能的。
他拔剑大喝:“我袁氏,和曹魏逆贼之间,绝无妥协之可能,今日既陷入死地,自有决死一战尔!”
“儿郎们,随我杀出重围!”
对于袁尚而言,现在自己面前依旧有两个选择,一是带着残兵向东突围,直接逃离襄平战场,逃入千山山脉之中,潜藏起来。
后面等楚军到了,战场局势发生变化后,他再出来,或者直接南下去带方郡方向,主动寻找楚军海师,或者找船南下。
另外一个选择,则是相信公孙家,在自己遭遇突袭的时候,公孙家会按照约定,在这场暴雨之中,派出军队,前来支援自己。
“我不甘心!”
“为什么每次面对曹军,我就只能狼狈逃走!”
纠结片刻后,袁尚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上一次,他没有选择投靠公孙康,而是直接穿过辽东,进入了东北的扶余国。
这一次,他选择了相信公孙康。
袁家残兵拼死冲击,与曹军展开惨烈白刃战。
袁尚一马当先,连斩数名曹兵,他高举佩剑,仰天长啸,似乎想要以此来提振士气。
“只要公孙家的依照约定,前来支援,我就还有机会,还能继续留在辽东,和曹魏周旋下去。”
袁尚的想法倒是不错。
可惜,他能爆发出来的勇猛,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久。
有心算无心,又是突袭,袁家军很快就处于下风,任由袁尚如何呼喊死战,终究不能扭转局面。
而他心心念念的公孙家援军,直到最后一刻,也没能出现。
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支冷箭,在混乱中,正中他的胸口。
袁尚踉跄几步,倒在泥泞中。
“公孙康,你个言而无信的小人。”
最终,他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数年积攒起来的军队,再次崩溃,带着满腔的不甘,气绝身亡。
其实,他这次倒是冤枉公孙康了。
在发现袁尚军队被迫引营时,公孙家这边就有了决定,那就是派出军队,前去策应一二。而且派出的军队,还是由大将杨祚统领。
“所有人听令,速援袁营,不得有误!”
其实,公孙康看出问题后,心中也有犹豫,这么大的暴雨,能见度又低,他们此刻出兵策应,到底有没有作用,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若是曹魏军队有埋伏,会不会把自己的精锐部队也搭进去。、
但是杨祚却表示,如今这局面,公孙家和袁尚的部队,互为犄角的状态还是有用的,现在去策应一二,或许就能帮上大忙。
于是,公孙康勉强同意,让他率领三千主力部队,前去帮忙。
只是雨夜漆黑,道路泥泞。
可军队行不过三里,忽听一声梆子响,四周窜出无数黑影。
“杨将军如此匆忙,是要去哪里啊?”司马敏横枪立马,拦住去路。
左右蔡风、姚光各率一军,一起杀出,已成合围之势。
杨祚心知中计,也不多言,大喝一声:“杀!”,率军直冲敌阵。
两军在雨中混战一团。
仓促遇袭的辽东军,挡不住曹魏军队的冲击,加上司马敏身边,司马家的死士,更是悍勇搏命,辽东军瞬间就被打懵了。
杨祚左冲右突,不能突围,身边亲兵越来越少。
双方激战正酣,忽然一骑快马从襄平方向奔来,马上使者见状,惊慌大喊:“杨将军,曹军已潜入襄平城,城内大乱,还请将军速速回援。”
杨祚大惊失色:“怎么可能!”
原来,司马懿亲自带着冯焕,冒充袁尚败兵,来到襄平城北面,说自己在转移路上,遇到了曹军突袭,此刻作为败军,只能求公孙家收留。
守城的公孙渊想要贪下袁家残兵,补充自己上次损失的人手,暴雨之中,也没有仔细检查,就放这队人马入城了。
而后,司马懿和冯焕立刻就拿下了城门,而后大批曹军顺势杀入。
根本没有想到曹魏军队会冒着大雨来袭,还这么轻松地就杀入了城内,整个襄平城内已经乱作一团,少量守军各自为战。
公孙渊在亲兵的保护下,退守府衙。
刚一进入府邸内,就见老仆慌张来报:“二公子!老大人,老大人他薨了!”
公孙渊如遭雷击。
原来卧病在床的燕王公孙康听闻城破,急火攻心,一口气没上来,竟就此逝去。
“大哥呢?”公孙渊此刻,已经不想在留在襄平城内了,他本来退回来就是为了带着父亲一起突围。
现在父亲既然死了,那他要做的,也就是找到公孙晃,带着自己这个老实大哥,一起撤走。
“大公子集中了府邸内的护卫,派人去城外通知杨将军回城救援了。”
公孙渊跺脚道:“救援个鬼救援,我们失了城墙屏障,哪里能拦住曹魏军队,哪里挡得住司马懿。”
也就在这个时候,府邸外围,被曹魏军队给包围了。
“不要放跑一个,全部都给杀了!”
司马懿的声音,冷酷,且不容质疑。
听到这话,公孙渊长叹一声,知大势已去。走到大门处,对着府邸外的司马懿喊道:“可是司马大都督当面?”
“我公孙家若是愿意归顺,带着家中子弟家眷到邺城,只求保全富贵可否?”
司马懿听了,哈哈大笑。
“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当初既然起兵,今日又何必乞降以苟活?”
说罢,一挥手,曹魏军队立刻杀入“燕王”府邸,将公孙渊和他的亲随斩杀。
而襄平城内的抵抗,也随着“公孙康父子已死”的喊声,化为无有,辽东诸郡,就此为司马懿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