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日暮醉归途 > 第558章 二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乡

翌日一早,朝堂之上,楚默离与平日看起来没有不同,也未提起大家关心的事。

前一日遇见水乔幽的几人心中打鼓,几人你看我我看你,又偷偷抬眼看了楚默离几次,却没能看出水乔幽是否已经劝过楚默离。

他们给了其他人一个眼神,有人走出来,又在朝堂上提起了此事。

楚默离决定未改,孝心坚定地给回绝了,并且表明,如今青国疆土扩大,稳定民生,繁荣青国,才是朝廷当前之要,不希望朝廷的俸禄耗费在这种琐事之上。

众人闻言,神色都有些僵硬。

直到下朝,众人劝说依旧无效,楚默离也拒绝了还想劝谏此事之人的面见。

以往这种事情,阻碍多半出在后宫。

大家谋划此事之前,也以为最大的阻碍定会是皇后。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如今皇后二话不说就赞同了,天子反而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再三否决。

别说他们是第一次见,纵观史书,好像也没有这种先例。

众人只好将希望寄托在皇后水乔幽的身上,盘算着若是这几日此事依旧没有进展,就要想办法再与她当面谈论此事的重要性。

若是皇后劝谏也无效,为了青国的千秋万载,他们就以死谏劝谏。

然而,众人还没走出宫门,有消息灵通者得知,陛下一早下旨命皇后去宫外行宫思过。

众人震惊,赶忙打听详情。

据前一晚在信阳宫当值的人透露,昨夜皇后劝谏陛下,听取众臣谏言,重视子嗣大事,充盈后宫,纳取新人。陛下大怒,责怪皇后闲居无聊,不知体恤陛下每日操劳国事的辛苦,还将这种琐碎之上摆到大事重事之前,叨扰陛下,耽搁陛下处理国事,命皇后今日前往宫外行宫静思己过。

两位皇子得知此事,替皇后向陛下求情,陛下全给驳回去了,并罚大皇子抄书三日,小皇子哭闹不止,陛下直接将小皇子也罚去行宫了。

至于皇后此次要思过多久,陛下没有明确。

此事,也足见陛下怒气之重。

众臣上朝之时,皇后已经带着小皇子离宫出城。

众人错愕,之前还希望水乔幽能劝动楚默离的人心里希冀打住,前一日见过水乔幽的四人心中开始打鼓。

陛下对皇后动如此大的气,若陛下知道这事是他们跟皇后说的,那陛下对他们……

先前还想着死谏的众人相互之间各看一眼,统一认为,此事乃国之大事,还是应当从长计议。

他们还是先回去,看看情况再说。

出宫之后,众人将目光都投放到了国舅府上,观看袁松的后续举动。

下午,袁松果真如他们猜测的,匆忙进了宫求见天子。

御书房外伺候的人在门外听见,袁松想替皇后求情,陛下却是一点面子没给,不但没有同意撤旨将皇后与小皇子接回来,还将袁松训斥了一顿,连带吏部上上下下都被提了一遍,明确表示对整个吏部最近的表现非常不满意。

最后,袁松灰头土脸的从御书房出来。

袁松出了宫,回到吏部,又将陛下不满意吏部表近日现的话语,具体到人。

吏部上上下下,这日一早高高兴兴上值,下午战战兢兢回家。

待到这些事情传到一直盯着袁松举动的众人眼里,众人再次一致决定,继续看看情况。

隔日上朝,楚默离不提皇后之事,没有明下旨意,众人默契歇息了一日,都未再提子嗣之事。

御书房外遇到水乔幽的四位,心则都快提到了嗓子眼,不知上首天子可已知道了是他们请的皇后,若是知道了,又会如何对他们。

好在,楚默离没有点到他们几人。

下朝之后,他也没有召见任何一人。

几人松了一口气,可这一口气吐完,心都又提得更紧了,猜不透楚默离到底是没有怪罪他们还是暂时没有怪罪。

这一晚上,四人没一个人睡好觉。

这样的日子,他们一连过了三日。

两位宗室长辈觉得陛下是个明君,皇后此举,乃是出于大义,决定还是要进宫去替皇后求情。

二人还未出家门,另外两位重臣收到了吏部送来的由天子批准的升调文书。

两人打开文书一看,居然还是都调至了很多人想去却攀不上的地方。

两人呆愣震惊之后大喜,知道了陛下还是之前那个宽仁英明的明君。

另外两个准备进宫的人,得知此事,也是讶异,一番交流分析,一致决定再次暂缓进宫之事。

升调文书下发第二日,两位重臣意气风发地去了新衙门就职。

他们也没有被升迁的喜悦完全冲昏头脑,还是担忧天子此举,是不是别有他意。

三日下来,一切正常。

除了,忙了点。

两人一到新衙门,见过该见的人后,就陆续有人来禀事求见、找他们过目文书、签字盖章,好不容易忙完,想要喝杯茶,下面就有人来告知某处需要他们亲自外出考察,实地巡视,午饭都没吃上。终于到了下值的点,他们正要走,又有急事来了。回到府上,已是休息之时。他们刚要休息,急事追到府上来了……

一连三日,两个人加起来每日连喝杯茶的空闲都得靠挤,晚上也少睡了不少时辰,想摆宴庆贺,也无空闲。

不过,他们正有着满腔热情,认为忙是正常的,忙,才可以让他们干出成就,两人终于放心,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两位宗亲见他们没有收到牵连,楚默离也未怪罪他们,干脆当作了不知道皇后去行宫思过之事。

又过了两日,皇后与小皇子还是没能回宫。

周边有小国向青国朝贡,送来了一批美人。

以往,楚默离都会将这些美人配给军中将士。

这一次,这些美人却都被分到了几座王侯府上。

其中,劝过水乔幽的两位宗室长辈每人府上各有四人。

当日晚上,两人府上的人就听见主院那边摔砸哭闹的热闹声响。

隔日下朝出宫,有人瞧见其中一人脖子上还有明显抓痕。

一个月过去,天子还是未许皇后与小皇子回宫,也未允许任何人前去探望。

两位升迁的重臣,壮气凌云还未实现,在三日之内先后累倒了。

即使如此,各种等着他们裁决、签字、盖章的文书陆续被送到了他们榻前,下属同僚来了一拨又一拨。

又是一旬过去,自从升迁就没睡过一个足觉的两人终于明白,陛下给他们升调,是觉得他们之前……太闲了!

至于另外两人,府上可供大家就茶的新鲜事情也越来越多,两人已无精力去忧心社稷传承的大事。

袁松又进宫给皇后求了一次情。

半个月过去,天子却还是没有下旨将皇后与小皇子从行宫接回。

陆续也有人替皇后求情,楚默离也未松口。

众人意识到,天子对于皇后劝谏之举,是动了大怒。

众人想法劝谏天子息怒之时,一辆马车悠闲驶入了麻山镇。

听到街上的喧闹声,水宴泽的小手迫不及待撩开了窗帘。

“阿娘,这就是麻山镇!”

水乔幽没有阻止他将头探出窗外,视线也投向外面,“没错。”

青国统一四国后,麻山镇并未衰弱,来往商旅反而更多了,镇上也逐渐繁荣,不过,街上格局还是没有太多改变。

小人儿回头,“就是阿娘以前住过的地方?”

水乔幽轻轻点头。

小人儿脸上旅途的疲惫一扫而空,撒娇道:“阿娘,泽儿想下去看看。”

小人儿眼里满是期待,水乔幽见街上人多,却无混乱,喊停了马车。

小人儿高兴地下了车,看到街上与中洛完全不同的风土景象,眼睛里充满新奇,拽着水乔幽的手,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随行的时礼与特意被召回来的顾寻影立即紧张起来,紧随其后,两双眼睛差点没忙过来,生怕母子二人脱离他们的视线。

没走几步,看到一处卖糕点的,糕点的奇异造型吸引了小人儿的眼球,小人儿抬头笑容灿烂地看着水乔幽。

水乔幽从时礼那里拿过钱袋,吩咐道:“你先回客栈,小影跟着就行了。”

时礼担忧,“夫人,这里人多。离宫时,陛下吩咐,属下必须……”

水乔幽截断他的话语,“你不必担心,有小影在,不会有事的。”

顾寻影本来觉得时礼说得对,听到水乔幽对于她的肯定,劝说的话语收住,很是赞同。

“时护卫放心,我会护好夫人与小公子的。”

水乔幽不再多说,询问小人儿想买哪些。

小人儿高兴地指出自己想要的。

水乔幽正要付钱,摊主认出了她,听到小人儿喊她阿娘,不再收她银子,还与她寒暄起来。

水乔幽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居然还有人记得她,没有否认,也简单回应了几句。

时礼如今也已对水乔幽的脾气有一定了解,见她不再多说,就是表明她的态度不改,楚默离的话在她这里也不好使。

时礼无奈,确认周边没有异样,只好叮嘱顾寻影一定要小心,自己带着其他人先行前往客栈。

水乔幽最后还是付了银子,摊主推辞不过,又手脚迅速的给小人儿又包了几块,小人儿嘴甜道谢。

顾寻影确定糕点安全,小人儿却没有急着入嘴,而是先将最好看的那块递给了水乔幽。

水乔幽瞧着他伸过来的手,骤然想起了楚默离。

她还未回神,周边又有人认出了她。

水乔幽本来只是想带小人儿走一走,结果三人慢慢悠悠行至留宿的客栈门口之时,顾寻影双手已经塞满了众人给小人儿的见面礼。

小人儿小嘴一路上都没停过,进了房间还是左手一串糖葫芦,右手一块饴糖,小肚子已经没有装晚饭的地方了。

入睡之时,小人儿搂着水乔幽感慨,“阿娘,今日,我不想父皇了。我们在这里多住几日再走,可好?”

水乔幽担心他积食,轻轻地给他揉着小肚子,闻他前句,眼里有了轻浅的笑意,“……好。”

前一日,小人儿还需要水乔幽领着出去玩,到了第二日,他体贴水乔幽辛苦,自己就带上顾寻影出去溜达串门了。

水乔幽觉得让他练练胆子也不错,也未干预他。

不到三日,小小的麻山镇上,几乎都认识了小人儿,知道他是水乔幽的孩子。

小人儿不骄不傲,人善嘴甜,不到三日,整个小镇上不是他的叔伯婶姨,就是他的爷爷奶奶。比起水乔幽,他更像是回乡,每日不仅吃的肚子圆滚滚回去,还带回去不少给水乔幽。

顾寻影跟着他,每日也是从未饿过。

又过了两日,一大一小,将麻山镇上的美食尝了个遍,数起当地特色吃食,他们比水乔幽这个半个本地人还熟。

小人儿也从不白收礼,不用任何人提点,便知道让顾寻影留下只多不少的回礼,并且回的从不会让人尴尬。

小小的人儿,为人处世就如此周到,更是惹人喜爱。于是,一大一小得到的投喂越来越多,每日两人回去时,肚子越来越圆。

出门在外,水乔幽又将浮生带在了身边。

晚上,小人儿因为吃得太多,搂着水乔幽的脖子,兴奋地分享了一日的见闻,还是有点睡不着,摸到水乔幽放在枕边的浮生,缠着水乔幽教他吹奏一曲。

水乔幽表示自己不太会,小人儿却坚信自己母亲无所不能。

水乔幽瞧着那双崇拜的眼睛,只好给他吹了一曲。

小人儿听了两句,顿时更加清醒,但是还是认真听完了一曲。

水乔幽放下笛子,母子二人大眼看小眼安静了片刻。

“可还要学?”

小人儿贴心道:“阿娘,日日照料泽儿肯定很辛苦。夜深了,今日泽儿就不学了。待回家里,泽儿还是让父皇教我算了。”

水乔幽也觉得天色不早了,赞同道:“浮生,乃是兵器,你若想学笛音,可回中洛再学。”

小人儿点头。

水乔幽将浮生收了起来,母子二人又躺回床上。

小人儿却还是睡不着,胡思乱想了一番,忽然想到一事,直接问了出来,“阿娘,这里这么好玩,比宫里好玩多了,你为何要离开这里,嫁给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