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206章 灰烬未冷,火种已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6章 灰烬未冷,火种已动

火政堂地牢,阴暗潮湿,常年不见天日。

王德用像条死狗一样被锁在铁笼里,蓬头垢面,身上散发着一股馊了的汗味儿。

三天没给这老家伙喂一滴水,按理说早该嗝屁着凉了,但他那双三角眼,依旧闪烁着阴鸷的光芒,像极了下水道里的老鼠。

李承乾背着手,站在牢笼外,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啧啧,这老家伙,精神状态还挺好。

“王公公,别来无恙啊。”李承乾皮笑肉不笑,一挥手,薛仁贵立刻呈上一物——那枚伪造的“贞观之宝”印模。

王德用眼皮一抬,瞥了一眼那印模,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冷笑:“怎么,太子殿下是想靠这个来定咱家的罪?幼稚!”

“哦?看来王公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李承乾也不恼,慢悠悠地说道,“这印模是谁刻的,想必王公公比孤更清楚吧?”

王德用闻言,发出一阵嘶哑的笑声,如同破风箱一般难听:“你以为这是谁刻的?工部匠坊三年前调走的七名铸印学徒……一个都没再露面。”他顿了顿,阴恻恻地说道,“都死了,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话音未落,突然,地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火政堂的官员神色慌张地跑进来,单膝跪地,抱拳道:“殿下,不好了!出事了!”

李承乾眉毛一挑,心想这老家伙果然没那么容易对付。

“何事如此慌张?”

“押送两名同案宦官赴大理寺的车队……在朱雀门外……遭袭了!”那官员气喘吁吁地说道,“守卫全部中毒昏厥,嫌犯……嫌犯失踪了!”

李承乾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他眯起眼睛,盯着铁笼里的王德用,语气冰冷得像是从地狱里吹来的寒风:“王公公,好手段啊。”

王德用却毫不在意,反而仰头大笑,笑声猖狂而得意:“哈哈哈……太子殿下,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这才刚刚开始!”

李承乾没有理会王德用的叫嚣,转身走出地牢,留下薛仁贵处理后续事宜。

他心里清楚,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劫囚,对方真正的目的,恐怕是……灭口!

回到东宫,李承乾立刻召见了徐惠。

“殿下,奴婢已经连夜提审了幸存的护卫。”徐惠面色凝重,将一份卷宗递给李承乾,“袭击者所用的火油,并非市面上常见的品类,而是掺入了蜂蜡与松脂的特制配方,燃烧时不生浓烟,却具有极强的粘性,极难扑灭。”

“蜂蜡和松脂?”李承乾接过卷宗,仔细地翻看着,眉头越皱越紧,“这东西,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殿下可还记得贺兰府大火当晚,飞骑军曾截获一批标注‘西域贡蜜’的木箱?”徐惠提醒道,“当时奴婢以为是寻常贡品,未加细查……”

李承乾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你是说……这批‘西域贡蜜’有问题?”

徐惠点了点头:“奴婢立刻调阅了火影卫的密档,发现这批货物经由鸿胪寺签收后,竟然流入了尚药局附属的炼蜜坊——正是三年前负责誊抄皇室药方的部门!”

“好啊,真是好大的胆子!”李承乾一拍桌子,怒道,“竟然敢把主意打到朕的后宫来了!”

“殿下息怒。”徐惠连忙劝道,“现在最要紧的,是查清楚这批‘西域贡蜜’的真正用途。”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立刻派人彻查炼蜜坊,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奴婢已经安排下去了。”徐惠说道,“薛将军已经率领一队精锐,伪装成炭工,秘密潜入了作坊后巷。”

入夜,炼蜜坊。

薛仁贵带着几个飞骑军的精锐,悄无声息地摸到了作坊后巷。

他们换上了粗布衣裳,脸上抹了黑灰,混在运炭的苦力之中,丝毫不起眼。

趁着夜色,他们偷偷溜进了一间废弃的库房,开始四处搜寻。

“将军,这里!”一个士兵低声喊道。

薛仁贵走过去一看,只见那士兵扒开一个堆满杂物的角落,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这是……”薛仁贵眯起眼睛,心中一动,“地下室?”

他示意士兵点亮火折子,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

地下室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蜂蜜味,还有一股淡淡的……火油味。

借着微弱的火光,薛仁贵看到,在地下室的角落里,整齐地码放着数十个陶瓮。

他走过去,打开一个陶瓮,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火油!”薛仁贵脸色一变,立刻示意士兵将所有的陶瓮都打开。

果然,所有的陶瓮里,都装满了火油!

“将军,你看这个!”另一个士兵在墙角发现了一个夹层,从里面掏出一本残缺的账册。

薛仁贵接过账册,仔细地翻看着。

账册上记录着一些奇怪的数字和符号,还有一些隐晦的词语。

“每月初七,取蜜三斛,换灰一匣……”薛仁贵念叨着,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上,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庚七库闭前,最后一批南运……”

“庚七?”薛仁贵盯着这两个字,沉思了片刻,猛然醒悟,“庚七……贺兰府藏毒炭的库房编号!”

他倒吸一口凉气,抬头看向黑暗的地下室,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换灰……”薛仁贵喃喃自语,“恐怕就是静炭毒粉的暗语!”

与此同时,骠骑大将军程知节,也接到了来自东宫的密信。

看完信上的内容,程知节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碗都跳了起来。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老夫的眼皮子底下搞鬼!”程知节怒吼道,“来人!给老夫调集兵马,包围尚药局!”

很快,一队队士兵便将尚药局围了个水泄不通。

程知节亲自带兵,气势汹汹地冲进了尚药局。

“所有人,不许动!”程知节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刻控制了整个尚药局。

“程将军,您这是何意?”尚药局的值守太医,战战兢兢地问道。

“老夫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查验药材!”程知节冷冷地说道,“把你们这里所有的人,都给老夫带过来!”

值守太医不敢怠慢,连忙将尚药局的所有人都召集了起来。

程知节扫视了一圈,发现其中有两个人有些面生。

“你们两个,是新来的?”程知节指着那两个人,问道。

那两个人连忙点头哈腰地说道:“回将军,小的们是奉旨调理御体的南诏医师。”

“南诏医师?”程知节冷笑一声,“老夫怎么没听说过?来人,给老夫搜!”

士兵们立刻冲上去,将那两个南诏医师按倒在地,开始搜身。

很快,一个士兵从其中一个南诏医师的身上,搜出一个小小的锦盒。

打开锦盒,里面放着几根人参。

“人参?”程知节拿起一根人参,仔细地端详着,突然,他的目光一凝。

他发现,在人参的根部,竟然藏着一根微型的铜管!

他小心翼翼地拔出铜管,发现里面封着一些干燥的粉末。

程知节凑到鼻子前闻了闻,脸色顿时大变。

“是毒炭粉末!”程知节怒吼道,“好啊,你们竟然敢在陛下的药里下毒!给老夫拿下!”

士兵们立刻将那两个南诏医师五花大绑,押了下去。

程知节没有立刻审讯,而是派人快马加鞭,将此事禀报给了东宫。

“有人想让陛下……‘病上加病’。”信使最后说道。

当夜,王德用在狱中……当夜,王德用在狱中暴毙,尸身无伤,唯鼻腔渗出微量黑液。

验毒结果与驿站文书一致——静炭毒。

但奇怪的是,牢房门窗紧闭,饮食皆经检测,无人进出。

徐惠勘察现场后,在灯芯灰烬中发现一丝异香,追查至狱卒更换的熏香袋,成分竟与炼蜜坊火油残留物吻合。

李承乾凝视香灰,忽而低语:“他们不是从外面进来……是从上面下来。”随即下令彻查地牢顶部通风管道——果然在夹层中发现一条通往掖庭旧井的狭窄通道。

而通道尽头石壁上,刻着半个模糊符号。

李承乾眉头紧锁,一挥手,低声道:“封闭所有宫墙暗道,一个都不能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