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部队协助李劭恒他们圈围山谷,南下再抓丧尸,协调部队协助杜工搬迁厂房。
安排归来部队休整,训练,为战死战士开追悼会。
一桩桩,一件件,孟俞晨几人忙碌两天总算是安排妥当。
待陈小军五营协助粮王和钱金明清理完北方县城郊区,通知陈小军暂停进攻,在团指部召开营级指战员扩大会议,同时邀请林国栋和刘辉一道参加,商议丧尸战士改编事项。
会开了半天,近两千丧尸战士改编安排还是没有讨论出个具体方案,孟俞晨和谢彬几人商议,准备再去找黄大爷和刘团长讨论一下,看看怎么上报独立团扩编的事。
丧尸战士重新命名,又提了好几个名字,还不错。
什么重生战士,新生战士,毁灭战士,还有罪血战士。
最后投票,决定还是用那刘辉提出的新生战士,寓意也很好,丧尸战士变异前本就是战士。
变异后,战士们的战斗素养,战斗意识大部分还保留,取名新生战士,希望和他们配合的战士可以把他们当做战友对待。
会议临结束,那林国栋和刘辉又提了个意见,问题不大,针对独立团各级指战员公开场合的称呼纠正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孟俞晨几名领导人的称呼,团长就是团长,政委就是政委,副团就是副团,不要什么哥啊!小晨啊!老谢啊!谢彬啊!小欢啊!随便叫显得没一点纪律性。
借着这事,那主抓培训的谢志泽先自我检讨过日常自己对称呼的不重视,随后又提议独立团要注意平时言行举止,特别是不少当了一年兵的老战士,平时还是没个正行。
鉴于之前独立团一直没有单独的纠察部队,谢志泽又建议让负伤的李斌众人成立单独的纠察部,专抓部队风气纪律。
众人闻此一阵叫苦,那孟俞晨和谢彬几个领导讨论下,觉得谢志泽提议不错,当即拍板同意成立专门的纠察部,归谢彬直属领导。
这头谢志泽带头提了别的事,那李莹楠和唐惠雯各自也提了不少意见。
俩人根据这段时间和刘团长他们各部负责人沟通情况,加之独立团人员数量一增再增,建议细分独立团各部工作。
唐惠雯的意思,把隶属于特战营的部分职责单划出来,成立三处。
一是作战处,负责制定作战方案、战场调度、火力协调;
二是情报处,负责敌情侦察、信息分析、战场监控;
三是通信处,保障指挥通信,包括有线、无线、以及需要申请的卫星通信等;
至于特战营,专事负责无人机,战马,以及营地改装的各式远程操控武器,战斗事项
孟俞晨几人商议一番,考虑独立团现有人才储备,以及战争场景考量,把作战处和情报处合二为一,再单列通讯科。
这头唐惠雯的意见解决。
那头李莹楠提议成立四科:军需科,负责给养、被装、油料供应;装备科,负责武器装备维修、保养、弹药管理;运输科,负责车辆调度、物资运输;卫生科,负责医疗卫生。
同时李莹楠从战时考虑,建议把防化部队单列,专事负责战场防化工作。
几个领导听罢,商议一番,暂列三科,军需,运输和卫生,一处,防化处。
议定散会,谢志泽去找李斌商量纠察部筹备计划,唐惠雯和李莹楠制定作战和后勤各部改编计划。
孟俞晨和谢彬去找黄大爷和刘团长,咨询独立团改编方案。
去到黄大爷那,正好黄大爷和刘团长在一起聊那西边的事。
孟俞晨听了一阵,却是那刘团长派过去的部队和包洪迁他们配合,再次实地调查了当日发生枪战的地方,虽然时隔多日,竟是又找到点线索,再根据线索顺藤摸瓜。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袭击事件就算和那陈守贵营地没有直接关系,也肯定有间接关联。
黄大爷和刘团长商议下来,决定先不声张,让包洪迁他们继续调查,先搞清楚事情原委,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后面处理方案。
这头等黄大爷和刘团长讨论完,孟俞晨再说了独立团整编新生战士的事情。
结果那刘团长倒是对丧尸战士的新名称很感兴趣。
谢彬大致讲了刘辉取新生战士这个名的说法,那刘团长听完,竟是有些眼睛泛红,连说几声好!
待四人再讨论独立团整编事宜,刘团长的意思,孟俞晨不要纠结独立团的定位。
黄大爷的意见,从一万人中筛选成立三个战备营虽然是为了防守营地,但是如果独立团有需要,也可以整编。
黄大爷和刘团长商议一番,建议独立团就按一个师的编制来报。
但是方案稍作调整,对于暂时不能自理,以及筛选下来对命令反应异常缓慢的新生战士,一律调去后勤保障部门,后续根据这部分新生战士的恢复情况,再做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独立团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清理丧尸,所以把扩编计划稍微调整。
一师三团,一团两个战斗营加一个重型火力支援营,作为机动部队,主要负责对人作战;二团和三团主要对尸作战,各一个战斗营配两个混编营,适当增加团属迫击炮火力连。其余部队也略做调整变更为师直属部队。
孟俞晨听罢两人建议,和谢彬再商议一番,决定按照三个团一个师的编制上报,准备回去筹写具体方案。
结果上面彭委员正好临时和黄大爷通话,延期未至的彭团长计划一天后运送一批设备来营地,后续彭团长会在营地先待一周,筹备空中突击团事宜。
黄大爷顺便给彭委员提了孟俞晨扩编独立师的事情。
彭委员原则上同意,让孟俞晨先按一个师的编制来扩编部队,但是要求孟俞晨尽快上报扩编独立师的详细计划,部队构成,等待委员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