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孙无忌的话音落下,褚遂良、于志宁和宇文节等人,全都陷入沉默之中。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一次的行动是最后的机会。
赢了关陇集团可选新王,他们的家族能够再度繁荣,甚至还能割据一方自立为王。。
输了再也没有关陇集团。
长孙无忌也没有说话,而是神色淡然地看着他们,整个人冷静的有些不太对劲。
过了许久。
宇文节低声问道:“赵国公,晋王都已经打退堂鼓,说明太子给了他压力,或者晋王看不到一丝成功的希望。”
“您有几分把握?”
他们都知道晋王去了一趟明德殿,他们究竟聊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但从晋王的反应来看不难猜测,太子肯定在敲打或者提醒晋王。
谢叔方也询问道:“赵国公,如果我们就此善罢甘休,我们最好和最坏的下场是什么?”
“您老能预测到吗?”
听到宇文节和谢叔方的询问,众人全都脸色凝重地看向长孙无忌。
危及到他们的身家性命,不得不慎重对待。
主位上。
长孙无忌沉声说道:“成功机会不足三成!”
什么!
不足三成?
众人心里一惊,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他们看到长孙无忌神色淡然,一副运筹帷幄之中的感觉,还以为他有六成以上的把握。
这么低岂不是没有机会?
长孙无忌解释道:“三成机会还是陛下不知道我们的计划,也尚未破解【女武王者】的谶言。”
“如果陛下已经知道我们的计划,我们没有丝毫的机会。”
顿了顿。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如果就此善罢甘休,我们最好的下场是外放到上州和中州,担任都督或者刺史。”
“最坏的下场是被贬到岭南为官,家族子弟亦然!”
“我们的子孙后代想翻身,难如登天!”
他们这帮人站在太子的对立面,太子不可能把他们留在长安,肯定会将他们贬去四极之地。
至于子孙后代能不能位极人臣,起码在两代内没有机会。
至于后面的子孙还能不能当官,机会恐怕也渺茫。
众人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他们的心情愈发的沉闷。
他们关陇世家先是扶持杨隋立国,再扶持李唐立国,还从未试过落此下风!
盏茶功夫后。
宇文节站起来拱手道:“赵国公,现在距离策反李君羡还有几天时间,我得认真思索一二!”
“还望赵国公理解。”
有了宇文节的带头,其余几人也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面面相觑,随后纷纷站起来说道。
“赵国公,容许我等思索一番!”
看着脸色带着几分慌张的同僚,长孙无忌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
仿佛他们这帮人做出的决定,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长孙无忌微笑着挥了挥手道:“你们早些回去歇息,如果想全力一搏,五天后再来老夫这里。”
“倘若想退出,就不必过来了。”
此话一出,众人脸色微微一动。
他们拱手行礼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赵国公府。
过了片刻。
长孙冲从偏房走出来,他满脸不解问道:“爹,您为何给他们退出的台阶?”
“难道您也想放弃吗?”
他看着父亲时,脸上带着一丝期待。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他们跟随老夫支持晋王,说明他们的野心也很大,再加上他们的家族势力折损的七七八八,他们不可能退缩。”
“让他们回去想清楚,才能跟老夫殊死一搏!”
原来如此!
长孙冲还以为坚持了数年的父亲,会因为李治的胆怯,而心里打退堂鼓。
没想到父亲早就洞察这帮人的心理。
长孙冲接着问道:“父亲,现在还有半个月到中秋,您还不开始制造策反李君羡的舆论吗?”
长孙无忌笑说道:“太早了!”
如果太早行动,恐怕等不到中秋佳节,李君羡就被陛下给拿下。
没有李君羡这颗棋子,他们这帮人又能做什么?
只有在紧迫的环境下,李君羡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陛下才没有时间对付李君羡!
长孙冲沉声问道:“爹,我们还有机会吗?”
长孙无忌握了握拳头:“老夫不可能一直输!”
沉默许久。
长孙无忌低声道:“安排好了吗?”
长孙冲咬了咬牙:“孩儿已经叮嘱八弟长孙溆、九弟长孙湛、十一弟长孙泽,十二弟长孙润,让他们在中秋佳节那天躲去岭南道。
“至于宅院、仆人和钱粮,孩儿都已经帮他们准备好。”
说这番话的时候,长孙冲的心中忽然有悲凉涌出。
他一共有11个弟弟,他得决定哪些弟弟能活,哪些弟弟跟他们一起赴死。
每做出一个选择,他心里都在滴血。
“哎!”
长孙无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拍了拍长孙冲的肩膀:“冲儿,爹知道你心中所想,可爹心里不甘心啊!”
输给陛下他心服口服。
可输给两个纨绔子弟,他咽不下这口气!
长孙冲坦然一笑:“爹,大唐皇帝的宝座,李氏皇族的人坐得,您也肯定能坐!”
长孙无忌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微微摇了摇头。
他们父子二人又聊了许久,直到夜色越来越深,这才结束谈话。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接到传召的藩王相继从封地回来。
而且每一个回来的藩王,都会去东宫拜见李承乾。
甚至越王李贞、纪王李慎和蒋王李恽等人,他们还带了不少当地的宝物回来,将其送给李承乾和杜荷两人。
东宫。
明德殿外。
楚王李恪拎着一个大麻袋,听到里面传来推杯交盏和欣喜畅谈声,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作为可笑的战败者,他有些不敢见太子李承乾。
更不好意思见李贞和李慎等一众兄弟。
杜荷有诗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可惜他的名声,是通敌叛国的骂名!
愣住许久。
秦怀道低声问道:“楚王殿下,您不进去吗?”
“太子殿下听闻您从泷州赶回来,特地命人上了一桌膳食,还备了一瓶时下热卖的美酒。”
李恪微微点了点头。
他迈着沉重的脚步,心情忐忑地走进大殿,
看着大殿两侧注视过来的目光,李恪的身子一僵,手中拎着的布袋仿佛有千斤重。
御台上。
李承乾抬头和李恪四目相对,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三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