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裴行俭的身子倒在软垫上,发出一阵沉闷的声音。
侍奉在大殿内的侍从,他慌忙跑上去扶起裴行俭,语气满是焦急道。
“裴县令,您可是身子不舒服?”
“奴婢这就派人给您请御医。”
他可是受太子之命再次侍奉裴县令,要是裴县令有个三长两短,他可就麻烦了。
还不等内侍去叫人,裴行俭摆了摆手。
“本官没事。”
他就是盘腿坐太久,现在猛然站起来,气血直冲天灵盖罢了。
换了片刻。
裴行俭站起来说道:“还请您去禀报太子殿下,就说本官已经批阅好奏折,就此先行告退。”
“诺。”
内侍恭敬应道。
离开东宫后,裴行俭的脸色变得无比凝重。
“不行!”
“得尽快把上官仪、狄仁杰、裴炎和薛元超等人培养起来!”
“不然我肯定会累死!”
按照太子殿下的行事风格,以后奏折肯定交给枢密院处置。
而韩国公这个枢密院院长,又喜欢提携培养下官,他肯定会把所有事情都堆到自己头上。
如果他没有可用的下属,肯定没办法完成韩国公交代之事。
在这短短一瞬间,裴行俭从被动培养下属,变成了主动要培养人才。
感慨一番后。
裴行俭想到今日批阅奏折的经历,他钦佩地呢喃道。
“韩国公怪不得能同时兼顾户部、雍州牧府和格物院的事务,其批阅奏折真快!”
“真是千古能臣!”
他此前一直认为韩国公擅长大局把控,没想到其在处置具体政务时,才能也如此惊人。
...
莱国公府。
书房内。
杜荷、杜构和杜爱同兄弟三人,正坐在里面议事。
除了杜荷神色淡然外,杜构和杜爱同两人的脸色,看起来无比严肃。
聊了片刻。
杜荷微笑着说道:“大哥,三弟,我给你们各安排了50个侍卫,这些人的官职最低都是队长。”
“在长孙无忌和宇文节等人被除掉前,他们都会侍卫在你们左右。”
“你们这几天除了上朝外,哪里也别出去。”
听到杜荷这么说,杜构和杜爱同的心情也变得紧张起来。
这些年关陇世家的势力被削弱,藩王被强势扣押回长安,杜荷都没有想过给他们安排侍卫。
现在看来,情势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危险。
杜构沉声问道:“老二,你也要多注意安全,你可是长孙无忌的眼中钉肉中刺!”
“一定要多带侍卫才行!”
方才杜荷已经跟他们说,在中秋佳节当天,长孙无忌和宇文节等人会殊死一搏。
他们除了策反李君羡外,还可能会安排家族豢养的死士,对他们发动袭击。
杜荷笑着说道:“你们不必担心我,我身边除了70名侍卫外,暗中还有数百名东宫探子守护。”
“公主府和莱国公府周边,同样有上千名探子守卫。”
除了暗地里的探子外,程咬金还调遣了数百名禁军戍守崇仁坊,长孙无忌他们要是派杀手过来,露头就秒。
这...
杜构和杜爱同惊愕地张大嘴巴。
没想到杜荷竟然在莱国公府周边,安插这么多的探子。
他们此前怎么没有察觉?
杜荷站起来说道:“时间不早,我先回公主府,你们先把侍卫安顿好吧。”
“好。”
杜构和杜爱同一齐站起来应道。
...
翌日。
朝会结束后。
裴行俭跟在杜荷后面说道:“韩国公,臣向您举荐三个大才,您看能不能将他们调任至格物院?”
三个大才?
杜荷好奇问道:“守约,究竟是何方大才?”
自从裴行俭上次回了一趟家族,把裴炎和裴居道两位族中子弟带过来后,便鲜少主动向他举荐人才。
也不知道这位东宫探子副首领,又看中了哪些大才。
裴行俭低声道:“他们分别是千牛备身崔知温,监察御史岑长倩,御史台令史娄师德。”
“崔知温出自清河崔世,岑长倩是岑文本的侄子,娄师德在贞观十八年进士及第”
“他们三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
听到这三个陌生的名字,杜荷的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这三人难道是宰相之才?
为何从未听过?
不过既然是裴行俭举荐的人才,那就把这些人丢给裴行俭来培养,后续再考察这些人的秉性和能力。
杜荷点了点头道:“你随本官去一趟户部,我现在就草拟任命书。”
“诺!”
裴行俭激动应道。
想到把这帮青年才俊培养起来,让他们进入枢密院效力,裴行俭的心里便无比开心。
半刻钟后。
裴行俭拿着三份任命书,兴高采烈地离开户部。
...
晌午。
明德殿
李承乾笑着说道:“杜荷,守约处置政务的能力还差了点,你得多抽空去指点他。”
杜荷惊愕道:“殿下,可是守约处理奏折出现纰漏?”
不应该啊!
裴行俭处理政务的能力,肯定比他这个半桶水的人要强。
而且他做事也很心细,不应该出现问题才对。
李承乾摇了摇头:“守约批阅奏折太慢,用了五个半时辰才批阅完,只有你的两成效率。”
“他忙完后起身,还向后摔了一跤。”
这...
杜荷的表情微微一愣。
怪不得裴行俭一大早给他举荐三个人才,敢情是昨天累到怕,吓的他去找帮手。
这样也好,能刺激裴行俭发掘大才。
杜荷拱手说道:“太子殿下,守约处置奏疏的效率慢,主要原因是还不够熟练。”
“等他慢慢适应一段时间,效率肯定能提上去。”
呵呵!
等的就是你这一句话!
李承乾当即下令道:“杜荷,以后河南道和河北道的政务,全都交给你来批阅,让你和枢密院的储备官吏练练手。”
“机会难得,你可得认真把握!”
好家伙!
原来这才是李承乾的目的!
按照李承乾这样的处政方式,不敢说活到100岁,少说也能活到80岁。
杜荷拱手说道:“殿下,不如在东宫成立枢密院,该部门不对外宣扬,就我们几人知道。”
“只有这样,臣才能让外人接触奏折!”
批阅这些奏折可不是过家家,而是关乎国家重大之事。
譬如地方官员任免审核、官员贪腐案、制敕草案、灾情奏报、弹劾奏折等。
如果处置的人抱有私心,很容易闹出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