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踏星巡天 > 第411章 破枷龙脉的归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紧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每颗头颅爆裂时,都有一道被囚禁的龙脉之气挣脱而出,在空中化作金色游龙长吟。

当最后一颗蛇首崩碎时,整个血阵剧烈震颤起来。

江文昊看都不看,反手一拳轰在噬魂锚上——

“铛——”

金属爆裂声中,这根由异域联军佩剑与血魂幡熔铸的邪物,被硬生生轰成齑粉。

失去了核心支撑,三十六根青铜柱接连倒塌。缠绕其上的倭文锁链寸寸断裂,化作腥臭的黑烟消散。

大夏民众通过直播画面看到这一幕,胸腔里翻涌的热血几乎要冲破屏幕:

“这一拳打穿了百年国耻!”

“泪目!从致远舰到辽宁舰,这一拳我们等了一百三十八年!”

“历史书上那页终于翻过去了,江神牛逼!”

就在血阵彻底崩塌的瞬间,海底突然亮起五道璀璨金光。

江文昊猛然抬头,只见致远舰残骸上方,五道挺拔的身影缓缓浮现——

为首的正是邓世昌,依旧穿着那件染血的北洋军服,胸前破碎的望远镜在轻轻摇晃。

四名亲卫分列两侧,他们的身躯早已残缺不全,却仍保持着持枪警戒的姿态。

“这是……”江文昊瞪大眼睛。

全球直播画面突然拉近,所有人都看清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五道虚影之间,竟有一道微弱的龙脉灵光被他们用身体护在中间。

百年来,他们的神魂始终保持着这个守护的姿势,用最后的力量抵挡着噬魂锚的侵蚀。

邓世昌的虚影转向江文昊,声音穿越百年时光依然铿锵有力:“少年,我们等这一刻……很久了。”

他侧身让开,露出那道被护在中央的龙脉灵光。虽然只有烛火般微弱,却始终不曾熄灭。

“甲午战败那日,我与众将士沉入海底时,便以神魂立誓——纵使魂飞魄散,也要护住大夏最后一线气运!”

“大人,”一名失去右臂的护卫突然开口,声音带着跨越时空的沙哑,“咱们……守住了?”

邓世昌没有立即回答。他抬头望向江文昊,被炮火灼伤的面容缓缓绽开笑容。

这个笑容让所有观众瞬间泪崩——那分明是舰长当年在致远舰撞向吉野时,对轮机手露出的最后一个表情。

“守住了。”江文昊郑重点头,金色血液顺着指尖滴落,“诸位请看——”

他挥手划开海面,倒映出现代都市的万家灯火:跨海大桥如巨龙腾空,航母编队在朝阳下巡航,学童们正在甲午纪念馆前献花。

邓世昌的虚影微微晃动,锈蚀的怀表从军装口袋滑出。表盖弹开的刹那,里面泛黄的照片竟与现实的万家灯火重叠在一起。

全球观众同时看到表针定格在15:30,然后突然转动指向19:49。

“好……好……”这位铁血舰长连说两个好字,抬手向江文昊行了个标准的北洋军礼,“这盛世……”

四名护卫同时举枪致敬,残缺的魂魄开始化作金色光点。

他们守护的那缕气运灵光终于挣脱束缚,如游龙般冲向海面,在晚霞下与万里山河融为一体。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爆炸:

“哭爆!原来邓公他们一直在海底守着!”

“这不是破阵,这是接英雄回家!”

“一百多年啊……”

就在邓世昌的虚影即将消散之际,他突然对江文昊抱拳一笑,那笑容里饱含欣慰与释然:“大夏有你……甚好。”

江文昊再也抑制不住,声音哽咽:“你们用寸心守寸土,用五魂锁龙脊……”

他颤抖着将掌心按在邓世昌逐渐透明的灵识上,“今日,我以大夏后人之名——”

“铮——”

赤霄剑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金光,剑身浮现出五颗璀璨星芒。

随着少年一声长喝:“接你们回家!”

五道灵识化作金色流星划破长空,朝着大夏烈士陵园的方向飘去。

就在这时,致远舰残骸突然破水而出,“致远”二字绽放出耀眼的金光,将整个黄海照得如同白昼。

与此同时,某博物馆的甲午海战展区内,正在参观的游客突然惊呼。

只见展柜中邓世昌的画像竟流下两行金色泪水,玻璃上缓缓浮现出一行苍劲有力的字迹:“今夕何夕,吾辈归航”

江文昊立于海天之间,望着逐渐消散的虹光轻声道:“诸位走好,这盛世……”

他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虹光碎片,“如你们所愿……”

暮色中的黄海泛起粼粼金波,仿佛百年前那场大火灼烧后的余烬终于冷却。

江文昊凝视着逐渐平复的海面,忽然明白了一个民族的魂魄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

它不在庙堂之高,不在史册之厚,而在于某个黄昏,五位伤痕累累的军人背靠沉舰,面对滔天怨煞时,仍固执地张开双臂护住那簇微弱的火种。

正如此刻海天之间残留的金芒,最辉煌的永远不是永不熄灭的光焰,而是在至暗时刻,仍有人愿以血肉为灯芯。

当黄海的惊涛将铁甲舰撕成碎片,真正沉没的是旧时代的枷锁;当四名亲卫以残躯撑起微弱的灵光,他们熔铸的恰是新时代的基桩。

百年的等待,百年的煎熬,百年的坚持。他们守护的,岂止是一丝龙脉灵光?

那是文明在绝境中不肯屈服的脊梁,是民族在沉沦时依然挺立的魂魄,是黑暗长夜里,一群先行者以自身为薪柴,为后世点燃的最后希望灯塔!

黄海无言,却将这场跨越百年的守望与归来,化为最深沉的史诗,在浪潮的永恒低吟中,诉说着一个民族精魂不灭的真理。

大洋深处,某艘正在作业的科考船上,老教授手中的声呐仪突然发出清越鸣响。

他低头看向屏幕,浑浊的瞳孔里映出海底缓缓升起的银色光雾——那雾气凝成白鹤形状,在接触到海面的刹那,化作细雨洒落。

岸边渔民收起渔网,网中银鳞闪烁如星,每条鱼鳃边都泛着淡淡的金色光晕。

老渔人俯身掬水,掌心的海水竟凝而不散,映出海底沉睡百年的青瓷碎片正泛出莹润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