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分钟,吴秋水拿开了手,她的眉头逐渐舒展,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通过对欧阳景脉动的仔细观察,她发现欧阳景的病情正在好转,而且欧阳景很快就能醒过来。
欧阳景的病情竟然在一点点好转,这是现代中医疗法带来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无法医治的危重病人,终于有药可医了。
来到了疗养别墅楼,经过现代中医的先进疗法治疗后,欧阳景原本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病症正在逐渐减轻,他的身体正在慢慢恢复生机。不仅如此,他的心脑供血也在逐渐恢复正常,这意味着他的身体机能正在逐步恢复。
吴秋水心中涌起一股喜悦之情,她能够预判到欧阳景很快就会苏醒过来。这个发现让她对自己的治疗方法充满了信心,同时也为欧阳景的康复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仅仅过去半小时,吴秋水就发现躺在病床上的欧阳景眼球出现震颤。
“病人要恢复意识了!”吴秋水兴奋的喊了一声。
坐在一旁的马晶一听立刻起身看向了欧阳景,当她发现欧阳景眼皮的震颤,她知道吴秋水说的没错,病人真的将要苏醒。
作为医务人员,马晶对于医学常识也懂很多的。就拿苏醒的病人来说,无论是手术后苏醒,还是病人失去意识后再次苏醒,这时候的昏迷病人在苏醒之前会有眼球震颤的反应。
昏迷病人苏醒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眼球震颤现象,这也是有原因的。人在昏迷中,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受到抑制,这时候人的意识会被屏蔽,大脑似乎处于短路状态,因此看上去人就失去了意识。
人的眼睛拥有独立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当眼睛受到外界的触碰或者干扰,瞬间眼睛就会开始独立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例如眼睛受到触碰的时候,眼皮在独立神经控制下会闭上眼睛,这时候不会受到人的意识控制。同样眼睛在疲劳或者不适的时候,眼皮会出现无规律的跳动,这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眼睛的免疫系统相对独立于全身免疫系统,其中最好的证明就是血眼屏障和泪液中的溶酶菌。血眼屏障就是眼睛内部的血液与眼部房水、晶状体之间存在屏障,这个屏障可以阻止眼睛与全身免疫细胞等免疫结构直接接触。因此,眼睛相对独立于全身免疫系统,不会受到全身免疫细胞的直接影响。同样泪液中的溶酶菌,这也是眼睛所独有的,溶酶菌保护眼睛免受感染,在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眼睛有着它的独特属性,因此在病人从昏迷状态醒转过来的时候,眼部神经系统会第一时间捕捉到大脑神经的反应,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从而引起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虽然是一种无意识的眼球运动,但它却是昏迷病人苏醒前兆期间的一种重要的大脑意识条件反射。这意味着病人的大脑正在逐渐恢复其正常的功能,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说明病人有了恢复意识的迹象。
在眼球震颤过后,病人的瞳孔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首先,瞳孔会由大变小,这是因为大脑开始重新控制眼部的肌肉,使得瞳孔能够正常收缩和扩张。其次,病人的对光反射也会有明显的感应,这表明其视力正在逐渐恢复。在这个阶段,病人的肢体动作也会开始出现一些变化,例如手指可能会轻微抖动、松手、握手,甚至眨眼、转头等。
欧阳景在经历了眼球震颤反应之后,果然出现了瞳孔的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肢体动作的反应。这一系列的身体反应让在场的医生们都感到非常兴奋和鼓舞。
“病人要苏醒了!”吴秋水医生激动地喊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是的,病人有了反应,真的要醒过来了!”马晶也兴奋地跳了起来,然后与吴秋水击掌相庆,共同分享这个令人振奋的时刻。
对于每一位医务人员来说,能够亲眼看到自己医治的危重病人出现病情好转,都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和兴奋的事情。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它是对医生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这个时候吴秋水更是开心不已,不过却没有流露于言表,她只是微笑着跟马晶做出了噤声的手势,因为这个时候的病人更需要医务人员的照顾。
救治重症昏迷不醒的病人,让病人醒转过来,吴秋水这还是第一次经历。但救治昏迷的病人,看着病人慢慢苏醒,她还是留有深刻的印象的。
吴秋水记得自己那时候才八岁,在一个夏夜,村子里的孙建军焦急的叫门,原来是他的妻子受到惊吓昏迷不醒,他就请田奶奶去救治一下。
孙建军的家也在吴庄,距离田奶奶家不过半里路,田奶奶一听要去救人,不敢耽搁就跟着孙建军去救人。
田奶奶不放心把小吴秋水一个人留在家里,她就带着小吴秋水一起去。
晴朗的夏夜,月光如水洒在村庄的小径上。小吴秋水紧紧地跟随着田奶奶,脚步匆匆,因为有人在等着救治。
那个昏迷的病人是孙建军的老婆马桂芬,据孙建军说是马桂芬晚上走夜路从娘家回来时,在半路上遭遇了惊吓,突然昏厥过去。正好孙建军沿路去接马桂芬,当他发现马桂芬晕倒在路边后,便心急如焚地将马桂芬背回了家。
回家以后,马桂芬的婆婆忧心忡忡地守在床边,她认为马桂芬走在乱坟岗,一定是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被吓得掉了魂。于是,她赶忙去找村子里的阴阳先生,希望能通过追魂术让女人苏醒过来。
阴阳先生来到孙建军家后,开始焚香、念咒、画符,一番神秘的操作后,家人都紧张地盯着马桂芬,期待她能奇迹般地醒来。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女人依旧紧闭双眼,毫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