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罗汝才率领的农民军如蝗虫过境,扫荡完湖广又进入广东,所到之处草木不生。

按老套路,利用高额赏金引诱守军反水,轻易攻下广州。

清洗了大量地主士绅,所有有价值的物资全部被带走,连铁片片也不留一件。

卢象升率大军随后进驻广州城,稍作休整,又尾追罗汝才进入广西,逼着他逃向安南。

留下文官杨廷麟充任临时知府,招集青壮维持治安也为前方大军筹集粮食物资。

晚上戌时,杨廷麟和一部分留下的天雄军将士还在商讨,忽然门子来报:“户部提举郭少靖求见。”

“是他!他怎么也来广州了?”

郭大英雄忽然到此,杨廷麟心中虽喜,却也不禁满是疑惑,急忙来大门迎接。

迎面笑道:“郭老弟!好久不见!什么风把我们的大英雄吹到广州来了?”

郭少靖拱手回礼,“特来送火器。”

………………

次日天刚亮,一千名新招集的天雄新兵登上福船驶出广州码头进入珠江口。

杨廷麟叹道:“此处就是文丞相《过零丁洋》诗中的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尘雨打萍。

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念罢,杨廷麟泪光闪闪,斟酒三杯洒入水中。

文天祥是杨廷麟偶像,文天祥字文山,杨廷麟为自己取字兼山,最后同样反抗异族入侵而战死。

原来零丁洋在这里,以前念诗时,误以为零丁洋在远海,却近在海边。

“老杨!惶恐滩在何处?”

“在赣江万安县城上游数里处,文丞相是江西吉安人,自赣州起兵北上抗元,途中要经过险恶的惶恐滩,辗转多地,最后在汕尾兵败被俘。元军押着他来到零丁洋时,传来崖山十万宋人跳海自尽的消息,极度悲愤之中,文丞相写下千古名作《过零丁洋》。”

“崖山又在哪里?”

“离此不远的西边,珠江另一个出海口,两山夹一水似门,又名崖门。”

………………

航行两百多里,傍晚来到澳门,将此地交给天雄军接管。

水师早已打扫完毕,从商船中也搜出大量购买的火炮火枪,各处总计,共有千百门大小火炮,六千余支火绳枪、斑鸠铳,大筒。一个完整的火器制造工场,一处船舶修理场,大堆铁矿石。

“杨大人!此地的火器和船只全交给你了,两艘打烂的风帆舰修修一样能用。”

杨廷麟乐开了花,“每次遇上郭老弟,总有大收获。这下,我天雄军也有水师了,又有大量火炮,前线火力大增,逼着流寇加快速度翻过十万大山,去祸害安南猴子。还有大量铁矿石可以打造农具。”

“郭老弟下一步去哪里?”

郭少靖笑道:“安南!奉圣上口谕,招抚罗汝才为旧港总督。”

杨廷麟愕然一怔,随即哑然失笑,“哈哈!好主意!”

………………

安南,

红河三角洲平原,流域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是安南国黎朝政治人口经济的重要地域。

十万大山(十万取音壮族语“适伐”,意为山势连绵接天)南麓下,一条一百多米宽红河支流自西向东流淌。

河流中一处三里长,水道特别开阔深度却最浅,中间有一条河中长滩。

两支大军隔河一百丈对峙,各有大量武装人员集结,密密麻麻望不到头。

河道南面,安南军十万人,打着“郑”“阮”两种大旗,集中在一起,乌压压一大片,占了好几平方公里。

只有五成人身披竹甲,其余人衣着单薄简陋,身形瘦小,手中兵器由刀枪木棍弓箭投枪组成。

看似一伙乌合之众,但是最后方,有一支东南亚特有的象军。数百头皮糙肉厚的庞然大物,身上同样披挂竹甲护住要害,在军阵中冲撞起来,好似数百辆装甲车。

河道北面,人数约四万,人人披一层明军常用红色皮甲,手中强弓利刃,杀气腾腾,一看便知是百战之兵,后方还有几千人正在临时制作木盾牌。

旗号“罗”“革”“尧”“左”“蔺”“能”。

正是扫荡半个大明,“曹操”罗汝才带领下的,

“革里眼”贺一龙、

“改世王”刘希尧、

“左金王”贺锦、

“乱世王”蔺养成

“闯塌天”刘国能

六大流寇头子率手下精锐,翻过千里十万大山,来到红河平原。

可能由于贺一龙与贺锦同姓贺不好区分,旗号便以外号命名。刘希尧和刘国能同姓,刘国能以“能”字作旗号,刘希尧以“尧”字旗区分。

……………

河道两侧本有许多树林,由于战争原因,能砍的都砍了,粗大的用作工事掩体盾牌,小的也能作柴火。

双方此刻各自用两百多门小火炮互相炮击,目的都是为了大象。大象这家伙看似庞然大物,却对巨响异常害怕。

北方军欲轰掉南方军沿河滩头掩体工事及火炮,试图吓走后方数里外蓄势待发的象军。

南方军同样用火炮冲对方炮阵反击,以图压制住对手火炮,抹平对大象最有威胁的火炮,为接下来象军趟河进攻创造出一个安静环境。

河道下游二十里处,郭少靖站在望斗里用望远镜观察一会,暗中腹议,

安南军直至现今还是一副明末流寇乌合之众模样,明初时实力应该更差。宣德三年却击败十万明军,且斩杀三万。

明初时期,明军在安南陷入越战美军相同的境地。当时红河三角洲还是大片沼泽,毒蛇蚊虫肆虐生存困难!人口稀少,粮食产量低下,养不活驻军,全靠内地接济。

如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朱高炽朱胆基父子以军费透支为由放弃了安南,撤回驻守的军队,认安南为藩属国。

双方几十万大军交战,明初时装备齐全的十万大军反被一群叫化子一般的安南军斩杀三万,说明那个时期明军的战斗力已严重下滑,二十五年后那场土木堡惨败并不是偶然发生,是整个军界战斗力已经重度退化导致。

“菜鸡小炮互啄!看着挺热闹,实则伤亡寥寥,都想用炮声吓退对方。”

感慨一番,命令船队继续逆水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