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正文续写,与正文有一定出入,慎入.......
乾德十九年,夏,梅月初六。
闪电划过京师洛阳上空,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雨水快速聚集,顺着皇宫的琉璃瓦顺流而下,形成一道道水帘。
御书房内,气氛有些压抑,大唐皇帝苏沐看着手中奏折,眉头微皱。
这是紫薇阁今日紧急呈上来的奏折,述说大河决堤,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他抬头扫视了一眼殿内的群臣,见太子还没有到,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眉头更加紧锁。
“李福,命人再去一趟东宫。”
“唯!”
候在御桌旁的内务府总管太监李福应了一声,身子微躬,向着殿外走去。
刚出御书房,就见太子苏云绪(二皇子,宣武十三年生,三十一岁)急匆匆赶来。
他快步迎了上去:“参见太子殿下!”
苏云绪见到李福,微微颔首,没有停下脚步。
若是往日,对于父皇身边的重要内侍,他不管怎么说也会满脸微笑与对方拉近关系。
但今日,他因与新得到的美人缠绵,一时忘了时辰,错过了父皇召见的时间。
李福见太子服饰凌乱,气喘吁吁的模样,叹了一口气,上前拦住对方。
“太子殿下,御书房乃皇宫重地,还请太子殿下注重礼仪。”
苏云绪闻言,大脑清晰过来,看了一眼自己的着装,停下脚步,边整理边问道:
“李总管,可知今日父皇因何事召见本宫?”
李福上前帮忙,低声说道:
“大河决堤,绵延数省,朝中诸位大人已经在御书房内。”
苏云绪整理好着装,缓解了气息,问道:“诸王都在吗?”
李福在前领路,低声回道:“赵王在,秦王还没有到。”
“哦~”
苏云绪若有所思,嘲讽道:“本宫的这个六弟还是这么积极啊!还有这个三弟,竟然比本宫还晚,真是稀罕事。”
李福低头,好似没有听到,没有言语。
苏云绪感觉无趣,走进御书房,给父皇见礼:
“儿臣参见父皇!”
苏沐面色平静,没有追问太子因何事晚来,将奏折递给他,问道:
“云绪,你是太子,说说此事该怎么办?”
苏云绪扫过奏折,思索一番,回道:
“父皇,大河决堤,百姓受苦,朝廷应该马上救灾,马上修河堤。”
苏沐眼眸微垂,等待太子继续说。
然而,片刻后,太子只是身子微躬,没有下文,他不悦道:
“如何救灾,如何修河堤?”
面对皇帝的追问,苏云绪思索半天,也没个所以然,瞥眼看向一旁的阁老,户部尚书崔晓。
“朕问你话呢?”
苏沐的喝声,让苏云绪身子一僵,情急之下,脱口而出:
“父皇英明神武,自有定夺。”
这样没有任何结果的话语,让苏沐内心的失望更甚。
他知道太子有些不足,但是他觉得只要悉心教导,太子终究能够成长,继承大统。
不需雄才大略,只要足以守成就够。
但现在,守成之君都难啊!
可是想到父皇曾经坚定的支持自己,让自己继承皇位,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还有如今朝堂上的格局,想了想,他决定再给太子一些时间,也给自己一些时间。
于是不满说道:“朕自然有主张,朕现在是问你。”
苏云绪低头不语。
苏沐见状,大为不满。
书房内的气氛一时间凝固。
这时,六皇子赵王苏云炽(宣武二十三生,二十一岁)起身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