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龙吟壮歌 > 第692章 忠孝两难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攻取界山,宋军已休整多日,如今兵精粮足、士气高昂,正是继续北伐,直捣黄龙的好时机。

这一日,众将皆在中军大帐议事,突然有兵士来报:“禀两位元帅,营门前有一位芯草姑娘,要见陆元帅。”

“芯草?”陆文龙脱口而出。

帐中诸将多不知芯草是何许人,纷纷看向陆文龙。

芯草不在潞安州侍候乳母,为何只身来到军营?难道……此刻,一种莫名的不安之情充斥着陆文龙的内心。

自与乳母和芯草分别,陆文龙时常挂念,偶有书信问候,也收到回信报平安。自战事又起,连日操劳,书信也少了,最近芯草的回信也不过寥寥数笔。

陆文龙本想回潞安州看望,只是无法脱身。

这边高青鸾和诸葛小星不觉对视一眼,她们二人彼此很清楚对方的心思,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兄长……”岳雷见陆文龙脸色不好,有些关切。

陆文龙道:“将她带回本帅营盘。”

“遵命!”那小校下去了。

“文龙,芯草姑娘来投,必有缘由,还是快回去看看吧!”说话的是王佐。

当初断臂入金营之时,王佐便结识了张氏,也就认识了芯草。

陆文龙归宋不久,张氏为了不使他分心,执意回潞安州为陆登夫妇守墓,芯草也跟着回去了。这个时候,芯草独自到此,王佐的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贤侄,快去看看,芯草许是带来什么消息也说不定。”牛皋说道。

“是啊,文龙,你且先回去好生安顿。”严成方也是认识芯草的。

在他的印象中,芯草柔弱善良,又透着一种坚韧,平日里待人有礼,是一个好姑娘。

陆文龙也很想念张氏和芯草,在他的心中,张氏如同自己的母亲,而芯草更是他认定的人,不然他也不会让芯草代他为父母守孝。于是,陆文龙拱手致歉,出了大帐,径直回营。

这边陆文龙刚走,诸葛小星便问道:“严大哥,这位芯草姑娘是何许人?”

看高青鸾的表情也很想弄明白。

“啊,你说芯草姑娘,她是……”严成方刚要回答,却意识到不妥,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诸葛小星和高青鸾对陆文龙有意,便话锋一转,说道:“我也不尽知,当是文龙乳娘的身边的人,早前陪同乳娘回潞安州了。”

“那她这个时候到此,所为何事?”高青鸾问道。

王佐叹道:“只盼无事啊!”

且说陆文龙急匆匆回到营中,直奔自己的大帐,但见乌天鼎守在门前。

“主公,芯草姑娘来了……”乌天鼎只说了一半,不忍再言,随即撩起帐门。

待陆文龙走进大帐,乌天鼎叹了口气,吩咐人不得靠近。

“芯草……”陆文龙看到芯草的样子,不禁一怔。

“主人!主人……呜呜……”芯草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家里……发生何事?”陆文龙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看到了芯草头上的那朵白色的孝花,心跳不止。

“主人……大娘……去了!”芯草哭道。

虽然已有预感,可当听到芯草亲口说出之时,陆文龙还是无法承受,他摇晃着险些跌倒。

“乳母……乳母……”陆文龙低声唤着,眼泪已然落下。

在陆文龙的记忆中,亲生父母的印象已然模糊,情感上,兀术是他的父亲,张氏就是他的母亲。

父亲已然成为仇敌,今日听到母亲离世的消息,饶是再坚强的人,也难以承受如此打击。

一时间,帐中只有两个人凄厉的哭声。

营中自然多已听到,亲卫们都伤心不已。寇嗣宝和乌天鼎也不禁落泪,尤其是乌天鼎,他与张氏相处时日不短,对张氏十分尊重,张氏也视其为自己人。

良久,陆文龙渐渐平复了心情,问道:“乳母是什么时候……”他不忍说下去。

芯草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已有五七。”

“为何才来告知?”陆文龙责问道。

芯草抽泣着从怀中取出张氏的遗书,递到他的手中。

展书观瞧,信上这样写道:小龙,近来为娘身体越发沉重,有感时日无多,以芯草代笔,留言于你。我孤苦飘零,幸遇老爷夫人,方重拾前路,又成你乳娘,更以生命护慰。然天不佑恩人,金邦踏我疆土,老爷为国捐躯,夫人决意尽节,临行前嘱我大事。十余年沧桑,不忍回首又历历在目,终完成心愿,也可含笑赴泉下面见老爷夫人。小龙身负国事重托,切勿以我为念,当承陆家之风骨,元帅之夙愿,收复河山,直捣黄龙……我走后,自有芯草操持身后之事,不与你知是恐你分心难过,切勿苛责芯草。芯草是为我女,质朴温良,恭顺贤淑,多年来悉心照料,情深意切。我走后,自当永收身边,切记不可因任何缘由而弃之。

书中字里行间满满的对陆文龙的关爱和嘱托,那纸张上隐约有浸湿过的痕迹,应是芯草代笔之时留下的泪水。

“娘啊~”陆文龙喊出了心声,自古忠孝两难全,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和自责。

“主人……是我没有照顾好大娘……”芯草哭得越发伤心。

陆文龙上前扶起了芯草,他不能责怪她,因为她已经做得太多,她的痛苦绝不比他的少。

当晚,闭营。

陆文龙将乳母灵位供于月下,焚香烧楮,以月寄托哀思。陆文龙和芯草身着孝服,跪伏于地,补祭张氏。

本想着得胜归来,到潞安州接上乳母和芯草,与李香童和韩秀君她们一同侍奉老人家,却不想朱仙镇一别,竟再也没有机会尽孝。

想到乳母一生都是为了他和那句承诺而活,陆文龙心如刀绞。如果不是她老人家的教诲,也许如今的陆文龙依然是那个认贼作父的昌平王殿下完颜乌赫龙,不知会有多少同胞死在六沉枪的枪下。

可以说,张氏对于陆文龙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后来陆文龙能够归宋奠定了情感前提。

如今,她走了,走得悄然,又走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