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第四十九次重生洪荒 > 第524章 你且去山门前迎一迎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4章 你且去山门前迎一迎吧

西方,佛国灵山,大雷音寺。

与昔日西方教时期的金碧辉煌、琉璃漫天不同,自云溪执掌佛国后,殿宇间褪去了那些在他看来“晃眼”的华光宝气,褪去了刻意堆砌的富丽堂皇,反倒添了几分古朴沉静的真实感。

金砖铺就的地面映着淡淡的佛光,却不刺目;梁柱上的雕刻简约而庄严,皆是渡世救人的典故,而非炫技的繁复纹饰。

云溪佛祖端坐于宝殿中央的九品金莲之上,莲台流转着温润的金光,与他身上素色袈裟相得益彰。

观音菩萨手持杨枝玉净瓶,立于左侧;陆珺一身月白僧袍,静立右侧,眉宇间带着几分出尘的淡然。

左右下手,过去佛燃灯古佛身披红色袈裟,手托琉璃盏,闭目养神,盏中灯火明明灭灭,似在映照轮回;

未来佛弥勒则盘膝而坐,大肚袒露,脸上挂着永恒的笑容,却无人能看透那笑容背后的深意。

其余诸佛、菩萨、罗汉依序分列两侧,或坐或立,气息虽皆有所收敛,却依旧如星辰聚首,将整个大雷音寺烘托得庄重森严,空气中弥漫着历经万劫沉淀的佛性威压。

忽然,一名身披灰色僧衣的接引弟子快步走入大殿,在殿中跪倒,双手合十,声音清晰而恭敬:“无量佛。”

“启禀佛祖,取经小队已入灵山界,此刻正在山门等候佛祖宣见。”

云溪佛祖缓缓睁开眼,眸中佛光流转,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无波:“他们倒是到得比预想中快些。”

随即,她看向左侧的观音:“观音。”

“弟子在。”观音上前一步,杨枝玉净瓶中的甘露轻轻晃动,泛起柔和的光晕。

“西行一事,我佛教由你全程负责,如今他们既已抵达,你且去山门前迎一迎吧。”云溪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观音闻言,深深看了云溪一眼,但她最终只是颔首应道:“弟子遵法旨。”

说罢,观音转身,莲步轻移,身影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大殿门口。

燃灯古佛缓缓睁眼,琉璃盏中的灯火轻轻一跳,映得他脸上的皱纹忽明忽暗:“佛祖,取经功成,佛法东传,此乃天降功德,实乃我佛之幸。”

云溪看了他一眼,心中暗自腹诽。

封神量劫后,燃灯道人入西方教,被他封了过去佛的果位。可眼前这尊燃灯佛祖,根本不是他所封的燃灯道人本尊,而是当初接引封的那尊善尸。至于燃灯道人本人……这一千多年来杳无音信,怕是早已被“鸠占鹊巢”,连真身都被人取而代之了。

当年本尊还觉得,这善尸所化的燃灯佛祖,相较于睚眦必报的燃灯本尊已是难得的“良善”。如今看来,这才是藏得最深的老狐狸——若不是他背后站着“独”,这过去佛的位置,早就被自己亲手摘了。

“燃灯佛祖想说的,怕是不止这几句恭维吧。”云溪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语气带着几分似笑非笑,“放心,他会来的。否则,这灵山岂不是少了几分趣味?”

燃灯佛祖神色不变,脸上依旧挂着那副古井无波的淡笑,微微颔首:“佛祖明鉴。”

云溪心中又暗骂了一句“老滑头”,目光转向另一侧的弥勒佛。

弥勒佛哈哈一笑,声如洪钟震得大殿梁柱嗡嗡作响:“来与不来,皆是定数。佛祖且放宽心,该来的,总归会来。”

弥勒佛本是凡人修成,成佛后竟将所居世界命名为“兜率天”——如此昭然若揭的名字,丝毫不做任何掩饰,他都不用猜便知其来历。

毕竟天庭之上,太上老君的居所,可不就叫“兜率宫”么?

就是不知道眼前这尊未来佛到底是老子的三尸之一呢,还是门下弟子.......

再次扫过座下的“过去佛”与“未来佛”,云溪只觉得眼皮发沉,实在提不起太多兴致。

这灵山看似庄严,实则在量劫之下早已被各方势力渗透,只不过她并不是太过在意,毕竟大家都在‘等’。

他扭头望向大雷音寺门口,索性闭口不言,静静等候。

大殿外,灵山的佛光璀璨,宛如实质的金纱笼罩着整座山头。山门前的白玉石阶上,唐僧师徒四人正望着这座无数僧侣毕生向往的佛国圣地,神色各异。

唐僧双手合十,眸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孙悟空扛着金箍棒,东张西望间满是警惕;八戒咂着嘴,似乎在盘算着灵山有没有素斋能填饱肚子;沙僧则稳稳挑着担子,目光落在山门内那道隐约的佛光上,若有所思。

观音的身影如一道清光凭空落在山门前,白衣胜雪,手持的杨枝玉净瓶中甘露轻晃,映得她眉宇间的慈悲愈发温润。

她望着眼前的取经四人组,目光在唐僧身上稍作停留,又扫过孙悟空、八戒与沙僧,最终落在空荡荡的身侧——那里本该有一匹白马。

眼见观音现身,唐僧师徒四人对视一眼,连忙上前行礼。

唐僧双手合十,躬身道:“玄奘拜见观音菩萨。”

观音微微欠身,以佛光托住他的手臂,避开了这一拜,随后眉头微蹙,手掌轻挥,一道柔和的白光闪过,敖烈所化的白马便凭空出现在四人身旁,马鬃上还沾着西荒的细沙。

看着重新聚齐的四人一马,观音这才开口,声音清越如泉:“世尊让我来迎一迎你们。其中意思,你可明白?”

唐僧垂眉敛目,语气恭敬却沉稳:“弟子明白。”

观音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道:“如此甚好,随我入殿吧。” 她莲步轻移,白衣在佛光中若隐若现,率先向大雷音寺走去。

通往大雷音寺的白玉石阶漫长而洁净,两侧的菩提树叶在佛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吟诵古老的经文。

越靠近大殿,空气中的佛性威压便越厚重,寻常修士怕是早已匍匐在地,可唐僧师徒四人虽各有承压,却都稳稳前行——孙悟空有金刚不坏之身,八戒仗着老君亲传的法诀,沙僧本就出身天庭,而唐僧.......佛祖的本尊都在他的体内,他又有何所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