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认真的点点头,右丞相说的很有道理。
接下来要着重恢复士兵们的信心,让他们知道秦王大军不是不可战胜的。
“参加军演的军队找好了吗?”古拉德问道。
“差不多了,大概两万左右。”
“嗯,够了,你多多叮嘱他们,参加军演的时候,一定要听从秦王殿下的命令。
只要不损伤我们康国利益的,我们就遵守。”古拉德又叮嘱道。
这件事情很重要,否则士兵们因为一点小事不听军令,那不就是给秦王机会吗?到时候全都要军法处置!
尼古拉认真的点了点头,他挑选的两万士兵可都是精锐,自然不会让对方轻易死去。
“对了,士兵挑选完之后,你要把名单送到秦王殿下那边审。”古拉德又说道。
“审核?”尼古拉感到了诧异,这可是两万士兵,秦王要一个个审核吗?
“说是审核,其实就是走走过场,我们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古拉德说道。
尼古拉点了点头,心中明白了。
他派使者将名单送到了李恪那边。
李恪简单的看了看,对康国使者道:“让你们的士兵早点过来,我们要进行培训,培训完之后才能正式参加军演。”
使者点了点头,带着信回去了。
……
大唐长安。
李恪带着大军吓死康国主将,以及占领百里地盘的事情传了过来。
百姓们听闻此事,内心甚是惊喜。
“秦王殿下当真神勇无双!居然能把敌国边境大将给吓死,真是太厉害了!”
“那是自然!秦王殿下率领的军队都是天兵天将,康国将士都是凡夫俗子!”
“咱们大唐有秦王殿下,无忧矣!”
“有秦王殿下守护四方,试问哪个帝国敢来进攻?”
百姓们对李恪的崇拜之情又增添了几分,在他们心中,秦王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比皇上都牛。
秦王可是把大唐四周的敌国全都拿下了,只要有秦王在,敌国是打不进来的,除非他能打败秦王。
这件事情通过九洲日报很快便传向了大唐各地。
百姓们对秦王崇拜的同时,也对自己大唐人的身份感到骄傲。
大唐威名远扬四海,谁不敬仰?
生在大唐,是他们的荣幸。
下辈子,他们还要再做大唐人!
……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大唐人!》
九州日报上登载了这篇文章。
文章一经发布,顿时引起天下震动。
无论是百姓官员,又或者是读书人,全都在研读这篇文章。
文章虽通俗易懂,却尽显才华。
天下人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大唐更有归属感了,身为一个大唐人,真的很骄傲!
“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太牛了!”
“我猜应该是张角吧?他是九洲日报的总负责人。”
“张道长的文章我看过很多,不是这个风格。”
“那会是谁呢?难道九洲日报又出了新的人才?”
众人议论纷纷,很想知道写出这么牛文章的人到底是谁。
很快,他们便收到了确切的消息。
这篇文章不是九洲报社的人写的,而是大唐秦王亲手所写。
“我就说嘛!这么牛的文章,除了咱们秦王殿下之外,还有谁能写出来?”
“通过这篇文章,我能看得出秦王殿下是一个心怀天下苍生的贤王!他的格局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说的对!正所谓文如其人,秦王殿下对咱们大唐文化非常认可,非常有归属感,
想把咱们大唐弘扬整个世界,所以才能写出这篇文章!”
“以前不是有人说秦王只懂打仗吗?今天看到秦王殿下的文章,谁还敢再说这种话!”
天下各地纷纷称赞秦王李恪的文章。
……
长安皇宫内。
李世民得知秦王拿下康国百里地盘,也很开心。
虽然他和秦王不对付,但秦王毕竟代表的是大唐。
他能吓死敌将,轻易占领敌国土地,还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这么看来,康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
咱们一定要早点派士兵过去,早日进攻康国,建立军功!”李世民面带微笑的说道。
之前他攻打高句丽,就是想立下军功,不能让秦王独占风头。
如今,大唐四周国家都被秦王拿下了,李世民只能把手伸向更远的地方。
以如今的情况来看,康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敌国实力没那么强,而且前段时间敌国使者来长安挑拨离间,最后被杀,李世民也有了进攻敌国的借口。
不过现在该派谁去进攻康国呢?
以前朝廷猛将如云,像李靖、尉迟恭、秦琼等人,随便拿出一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如今,这些人全都跑到了秦王那边,导致李世民手中没多少可用的大将。
想要对付康国,必须要找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将军。
李世民沉思了起来,片刻之后,又看向了旁边站着的李君羡,询问他有什么推荐的人选。
李君羡犹豫了一下,道:“陛下,任城王李道宗军事能力极高,此刻在西北边境防守,他去较为合适。”
李世民没有说话,李道宗的军事能力自然是不差的,当初打天下,也立了不少功劳。
现在又在西北边境,让他率军进攻康国确实合适。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同意,主要原因还是他不信任李道宗。
这个人心向秦王,派他过去,恐怕不能正确执行朝廷的命令。
若不是张士贵需要镇守京兆府,他都想让张士贵过去了。
“召见史大奈和契苾何力前来觐见!”李世民又沉思片刻后说道。
这两个人的军事能力也还可以,让他们率军去进攻康国吧。
“关内与河东两地军队集结好了吗?”李世民问道。
“陛下,已经集结好了,一共十万大军。”李君羡回答道。
这十万大军便是用来进攻康国的。
“好,将物资运送过去,确保士兵们无后顾之忧。”李世民微微点头。
“陛下,房玄龄大人与魏征大人前来求见。”张阿难从门口走了进来。
“哦?他们两个怎么来了?”李世民有些疑惑。
他们两个很少主动一起来的,现在一起来这里应该是有什么大事。
“见过陛下!”
二人走了进来,房玄龄手中还拿着一份报纸。
李世民看了看,这是九洲日报的报纸。
“是出什么事了吗?”李世民问道。
“陛下,您看。”房玄龄将报纸呈送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