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 第1180章 褚遂良冻死极北之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0章 褚遂良冻死极北之地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李世民宣布了与秦王兵器合作的事情。

群臣无不兴奋,这可是大生意呀。

不知道谁能够负责此事,不仅能够获得较大的权力,还能从中获利。

“兵器的生意是户部侍郎桑弘羊谈好的,这件事情就由他亲自负责。”李世民宣布道。

桑弘羊还没回来,李世民提前将此事告知众人,也是打消众人争夺兵器生意的念头。

没有得到这个肥差,众人都有些失落。

“河南道的灾害一定要赶紧解决掉,接下来会空缺出一大批官职,

要挑选合适的人去补上去,不要影响各地的治理。”李世民继续对众人说道。

包拯带着圣旨去巡视河南道,彻查黄河灾害,必然会有无数人头落地,无数人锒铛入狱。

众大臣欣喜,官职空缺,他们正好可以安插自己人进去。

李世民正和众人聊着,李君羡送来了一份重要的奏报。

李世民打开奏报看了看,心中感到惊叹。

“李君羡,你来告诉大家。”

“是,陛下!”

李君羡转过身,看向在场的大臣们。

“此次河南道受灾地区中,有一个县的百姓并没有受灾,众人安然无恙。

要知道,这个县所在地区是受灾最严重的位置,周围各县灾民众多……”

大臣们听着这话,心中感到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县之所以没有遭遇灾害,是因为他们提前做好了准备。”李君羡说道。

“李统领,难道这个县提前知道黄河会发生灾害?”一名大臣问道。

“是的,这个县里面来了一个外乡人,找到了县令,说是黄河将会有凌汛发生,让县令转移百姓到安全地点!

一开始县令并不同意,后来这名年轻人便去动员百姓,带着大量百姓一起来府衙,要求县令组织人员行动。

最终,县令迫于无奈,只能转移百姓去安全地点。在转移后的第二天,黄河便发生了凌汛……”

李君羡对众人详细讲述。

大臣们听得惊叹连连,这个年轻人还真是有实力。

他能提前知道黄河在哪天会发生凌汛,说明他对黄河水性很了解。

他敢单枪匹马去见县令,还能在短时间内让百姓相信他,跟他一起去找官府。

可谓是有勇有谋有魄力!

这样的人,绝对是个人才!

李世民坐在高位之上,面带微笑的点点头。

虽然没有见过这个年轻人,但通过玄衣楼的汇报,能看得出此人非常有才能,而且很有可能是水利人才。

如今朝廷缺的就是水利人才,若对方真的能治理黄河,可以让他入朝为官。

就算他在水利方面没有才能,单凭他一心为民的心、有胆有识的能力,也可以做一名官员。

“这人叫什么名字?”李世民问道,这才想起奏报上并没有写对方的姓名。

“陛下,此人姓潘,当地百姓都叫他潘先生,具体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李君羡回答道。

他也派人去调查了,只查出对方的姓,并没有查出名。

“这件事朕交给你,务必要把这名人才找到,然后带到长安。”李世民给李君羡下达了命令。

“是,陛下!”

……

益州城。

李恪今天收到了一个从极北之地传回来的消息。

极北之地距离益州非常遥远,一个消息都要传递很长时间。

“主公,褚遂良和渊盖苏文二人死了,被冻死的。”姚广孝说道。

李恪淡淡的‘嗯’了一声,并没有多说什么。

原本这两个人就应该死的,后来李恪去了极北之地,便想着找人记录一下那里的气候。

此事较为危险,便让他们两个去了,能不能活下去,就看他们自己了。

如今死了也就死了。

“后续其他人再去白令海峡记录气候情况,要保证安全。”李恪叮嘱道。

姚广孝点了点头,派人回复极北之地那边。

“主公,康国那边送来了一封信,是康国右丞相写的。”杨护走了进来,送了一份密信。

李恪打开看了看,康国想要拿国内的铁矿资源和他合作兵器生意。

“写信回绝此事。另外,康国怎么也来找我们合作兵器生意了?难道咱们与朝廷合作的事泄露出去了?”李恪抬眼问道。

他们与朝廷的合作,知道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国外的人,根本没人知道。

如果国外人知晓此事,那就说明有人泄露给了对方。

“主公,康国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只是他们见咱们卖了那么多兵器出去,有所心动,所以想合作。”杨护回答道。

康国境内的矿产资源还是挺多的,尤其是铁矿,现在已经发现了不少。

“我们的勘探人员进展如何?”李恪又问道。

“主公,勘探人员的速度还是挺快的,现在已经发现一百多座矿产资源。”杨护面带微笑的回答道,

这些发现的矿产资源,到时候都会分给秦王一半。

“嗯,你们暗影的人多盯着点,如果康国在矿产分配上面搞小动作,直接动手。”李恪说道。

虽说双方签了合作协议,但还是要多盯着点,不然对方暗地里搞小动作,将会影响到矿产的公平分配。

“朝廷大军和康国大军最近可有开战?”

“主公,双方大军除了偶尔有小摩擦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对峙,谁都没有选择主动出击。”杨护回答道。

李恪点点头,康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一旦开战就是一场巨大的战争,他们必须要赢,否则国力会严重受损。

而大唐这边也不敢轻易开战,若是失败了,他们十万大军基本上要全军覆没。

“主公,人已经来了。”王承恩从门外走了进来。

“嗯,让他们进来吧。”李恪摆了摆手,示意杨护退下。

今天来的都是文官:荀彧、萧何、张居正、杜文纪……

今天把这些官员们召集在这里,主要是聊一聊政务方面的事情。

之前李恪一直在各地打仗,政府方面的事情都交给荀彧全权统领。

如今空闲,正好趁着机会聊一聊政务,

“文若,各州政务管理,你做的很好。”李恪率先开口,称赞荀彧。

荀彧这个人非常的稳重正直,很有大局观。

他处理任何任务都是从大局入手,眼光长远,宁愿损失眼前的一些利益,也不会给未来埋下隐患。

把各州政务交给荀彧,李恪相当放心。

其他文官对荀彧也是相当支持,因此各项政令施展的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