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
吴老二赶制好了一架新式水车,来找大年借牛车,送往稍远的村子。
“大年去哪啦?”
吴老二进了院子就问起小月娘。
大年家里这会正在吃早饭呢,之前吴老二送的麦子磨了面,蒸的馍香香的。
“大年去衙门还没回来呢,不过也快了,今天他是去商量盖房子用地的事情。”
小月娘说着,从厨房蒸笼里取出两个热腾腾的馍馍,塞进吴老二粗糙的手里。
吴老二也没推辞,接过馍馍便往嘴里塞,而后把另一个收进怀里。
在院子里坐了会,不到一个时辰大年就回来了。
明白吴老二的来意,大年忙把牛车架好。
叔侄俩把水车抬上牛车,绳索捆扎得结结实实。
二丫跑过来,小腿一抬就往车上爬,嘴里说着也要去。
大年笑了笑,家里架好牛车就是要出门,小孩子是喜欢坐车的,但今天牛车上装了水车,不比平日空车安稳。
“今天就不去了,听话,我跟二爷爷去送水车,马上就回来了。”
二丫撅着嘴,到底还是听话地跳下牛车,站在一旁眼巴巴望着。
大年牵起牛绳,牛车缓缓启动,木轮碾过土路发出吱呀声响。
这水车是送到芒村的,要过河,牛车不方便,只能绕行一大段,经过一个土坝路才能到对岸。
虽然路多了些,但叔侄俩一路有说有笑,倒也闲适。
眼看马上就要到了,大年扶好牛车,刚想问起吴老二,却见他脸色一沉,紧盯着远处的村口。
“大年!你看,那边是不是要打起来了!”
只见村口人群骚动,几个壮汉正推搡着撕扯在一起,尘土飞扬中,有人喊着“别打了!”
叔侄俩忙牵着牛车往前赶去。
吴老二问起路旁一位大婶,大婶见到吴老二这个外乡人,先是一愣,而后哭唧唧地说着,芒村人不让他们开渠,说开渠就会把水抢跑了,但是衙门前些日子来了公文,说是各村都要修水渠,事情也就闹起来了。
大年听完,眉头紧锁,快步上前分开撕扯的人群,大声道:
“都给我住手!”
一个芒村,一个李家村,两村的青壮们也被这声吼给惊了一下,忙退了几步。
芒村,之前梨园村的刘老汉家小孙女就是被掳到这里的,相比李家村,芒村人更多,也凶了一点。
“你是什么人,来管我们芒村的事儿,识相的,赶紧滚!”
一位青壮手中捏着棍棒,狠狠地瞪着大年,额上青筋暴起,呼吸急促,一看刚刚就是用过劲。
见大年没动,他举起棒子就砸了下来,吴老二一把推开大年,手臂被砸了一下,踉跄几步才稳住身子。
“二叔,你没事吧!”
大年心一紧,上前把吴老二扶住。
“你说你,这要是伤了筋骨可咋办,我怎么向二婶交代!”
这会拿棒子的青壮还想再挥棒,却被大年一个箭步上前夺下,再回身飞踢一脚,直中他的面门。
人群中有人认出了大年,前些年在严家吃喜酒,虽是夜里,但身手却是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