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 > 第285章 淇县县令人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峰的话音落下,后堂内一时寂静,茶香氤氲。

他见秦昊沉吟不语,唯恐其多心,忙又笑着补充道:“浩然可别误会,淇县连同那两处地方,名义上虽归我京兆府辖制,但新区事务,便如当年武宁一般,自成一体,老夫绝不插手半分!”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中精光一闪,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再说了,如今你可是堂堂新区节度使,位同知府,与我平起平坐,哪里还是我能管得了的人物?哈哈!”

秦昊面上含笑摆手,心中念头却已如电光般急转。

今时不同往日,他背靠几大世家,手握筹建新区之权,深得帝心,早已不是庐阳府衙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吏。

杜峰此刻,与其说“管不了”,不如说更需要借他之势。

那么,将梁辅升塞到自己身边,所求无非是镀金攒资历,为梁某日后升迁铺路。

梁辅升此人,秦昊在庐阳时便知其能力。

身为杜峰心腹同知,办事勤谨周密,被杜峰带来京城仍委以通判重任,足见其才干。

新区初创,千头万绪,正需此等熟悉地方庶务、能独当一面的干才。

此事,于杜峰是安排亲信,于梁辅升是谋求出路,于自己则是添一得力臂助,确是三赢之局。

只是……他们对自己的信心,竟至于此?

秦昊抬眸,目光在杜峰与梁辅升脸上扫过,带着一丝探究:“梁大人之才,秦某素知,新区也确需梁大人这般干才襄助。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微凝:“此去淇县,前路艰险莫测,连秦某自身亦不知是福是祸,吉凶难料。两位大人何以对秦某……有如此信心?”

杜峰与梁辅升相视一眼,俱是朗声而笑。

杜峰捋了捋短须,笃定道:“旁人如何,我不敢妄言。但对你秦浩然,我这点眼光还是有的!武宁那般绝境你都能趟出一条生路,这新区,我信你!”

梁辅升趁机上前一步,对着秦昊深深一揖,言辞恳切:“下官在庐阳时,便对秦大人施政之能心向往之,只恨无缘追随左右。此次筹建新区,正是秦大人大展宏图之时,亦是下官千载难逢的学习之机!恳请大人收留,容下官在大人麾下效力,略尽绵薄!”

姿态放得极低,诚意十足。

秦昊脸上绽开笑容,虚扶一把:“梁大人言重了。能得梁大人相助,是秦某之幸。既然梁大人不嫌新区草创,秦某求之不得。”

“多谢大人!”梁辅升大喜过望,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秦昊含笑点头,目光转向杜峰:“杜大人,您的事说完了,现在……该轮到我了吧?”

杜峰心情大好,大手一挥:“浩然有话但讲无妨!”

秦昊神色一正,单刀直入:“敢问杜大人,可知如今淇县县令一职,由何人署理?”

提及此节,杜峰面色也凝重起来,放下茶盏:“此事我正要告知于你。原淇县县令陆铭恩年迈体衰,已然致仕归乡。前些时日,陛下钦点了翰林院编修唐清平接任。可蹊跷的是,这唐清平竟拒不赴任!以致淇县县令之位至今悬空,朝堂之上为此已争论数日,尚未有定论。”

“不过一个七品县令,竟引得朝堂相争?”秦昊眉头微蹙,故作不解。

“若只是寻常县令,自不至于。”杜峰压低了声音,身体微微前倾,“可这是你秦浩然即将大兴土木、再造新区的淇县!多少双眼睛盯着,多少人想从中分一杯羹?武宁之殷鉴在前,谁不想把自己的人塞进去,好沾光捞份泼天的功劳和油水?”

秦昊心头猛地一沉,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面上却不动声色:“那……如今可有结果?”

杜峰摇头:“尚无定论。不过……”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秦昊一眼,“就在你来之前,兵部尚书邢大人刚从我这里离开。他力荐其子邢远乔出任此职,朝中附议者……甚众。”

邢远乔?!

秦昊瞳孔骤然收缩,握着茶盏的手指瞬间收紧!

那个仗着父荫在京城横行霸道、出了名的纨绔二世祖?

若让此人坐上淇县县令之位,岂非将新区命脉拱手送入虎狼之口?

他暗自庆幸今日偶遇唐清平,否则此刻还被蒙在鼓里!

杜峰见他脸色微变,宽慰道:“你也莫急。他们争他们的,此事闹到陛下跟前,就不是吏部或某位尚书能一言而决的了。我估摸着,最终还得陛下乾坤独断。”

他话锋一转:“况且,他们来找老夫探口风也是白费心思,这淇县终究是你新区的核心,陛下定会考量你的意见。”

秦昊眉头紧锁,并未因杜峰的宽慰而放松。

他深知李烨性情多疑,心思难测,关键时刻未必会完全信任自己。

此事既已知晓,便绝无可能坐视邢远乔这等人物染指淇县!

一念及此,秦昊霍然起身,拱手道:“杜大人,梁大人,秦某忽然想起还有件急事需即刻面圣禀报,今日暂且告辞,改日再叙!”

杜峰心知肚明,也不挽留,与梁辅升一同将秦昊送至府衙大门外。

看着秦昊匆匆登车离去的背影,杜峰捋须低语:“山雨欲来啊……辅升,你此去,务必谨言慎行,紧跟浩然。”

“下官明白。”

马车在暮色笼罩的御道上疾驰,车轮碾过石板发出急促的声响。

车厢内,秦昊闭目凝神,将面圣的说辞在脑中反复推敲。

抵达宫门,已是日暮时分。

夕阳的金辉给巍峨的宫墙镀上一层血色。

通传,验看,引路……当秦昊踏入御书房时,李烨刚批阅完奏章,略显疲态地靠在龙椅上,范培云正小心翼翼地为其揉按着太阳穴。

“臣秦昊,参见陛下。”秦昊躬身行礼,声音在空旷的书房内显得格外清晰。

李烨抬了抬眼皮,声音带着一丝倦意:“免礼。秦卿此时入宫,所为何事?”

秦昊站直身体,开门见山:“启禀陛下,臣今日在街市偶遇一人,言及一事,臣深感事态严重,不敢有片刻耽搁,特来禀奏。”

“哦?何人?何事?”李烨漫不经心地问。

“此人乃前翰林院编修,唐清平。”秦昊声音沉稳。

李烨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以为秦昊是为唐清平求情,心中顿生不悦,语气也淡了几分:“是他?他又如何了?”

秦昊不疾不徐,将如何遇见唐清平,其母病重,家境潦倒,以及唐清平所述在赴任淇县途中遭遇“山匪”袭击、母亲重伤、遭受死亡威胁、最终无奈弃官回京请罪等情由,条理清晰、不添不减地复述了一遍。

末了,他补充道:“陛下,臣与唐清平同在翰林院共事经年,深知其虽性情孤介,但绝非信口雌黄、畏难退缩之辈。其所言……臣以为,值得深究。”

“竟有此事?!”

李烨猛地坐直身体,倦意一扫而空,眼中寒光迸射!

“啪!”他重重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笔架乱颤,“好大的狗胆!天子脚下,朗朗乾坤,竟敢公然威胁朝廷命官,行凶伤人!这是要造反不成?!”

盛怒之下,李烨霍然离座,阴沉着脸,背负双手在御案前急促地来回踱步。

沉重的龙靴踩在金砖上,发出令人窒息的“笃、笃”声,显示出他内心的震怒与烦乱。

秦昊垂手肃立,眼观鼻,鼻观心,静待雷霆。

良久,李烨猛地停下脚步,鹰隼般的目光锐利地刺向秦昊,声音低沉得可怕:“此事,除你之外,还有何人知晓?”

秦昊头更低了一分,恭敬答道:“臣听闻此事,深感骇异,事关朝廷体统、官员安危,不敢稍有延误,即刻便入宫面圣。至于是否还有他人知晓,臣……不得而知。”

他巧妙地将“唐清平不敢说”和“说了也未必有人信”的潜台词,化入这看似平淡的回答中。

果然,李烨眼中疑云更重。

他强压着翻腾的怒火,声音如同淬了冰:“依你之见……是何人,敢在此时,行此等无法无天之事?” “此时”二字,咬得极重,已然将此事与淇县令职之争联系起来。

秦昊心中了然,面上却依旧恭谨:“陛下圣明烛照,臣不敢妄加揣测。只是……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因。臣愚见,谁在此事中获益最大,其嫌疑……恐也最重。”

“获益最大……嫌疑最重……”

李烨喃喃重复,身形骤然顿住,脸色阴沉得几乎滴下水来,眼中翻涌着冰冷的杀意,“好!好一个‘获益最大’!一个个都打得好算盘!手伸得是越来越长,越来越肆无忌惮了!当真……该死!”

御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

李烨胸膛起伏,显然怒极。

他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杀心,目光重新落回秦昊身上,语气稍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秦卿。”

“臣在。”

“淇县、临河、平谷三地,朕既已划归你新区治下,便是将这片基业托付于你。如今出了这等龌龊事,更证明此地已成是非漩涡,魑魅魍魉暗藏!”

李烨目光如炬,字字千钧:“新区之成败,关乎国运!绝不容宵小之徒从中作梗,坏朕大事!”

他踱回御案后,提笔蘸墨,声音斩钉截铁:“淇县县令一职,事关新区核心,兹事体大,不可不慎。在未觅得绝对忠诚可靠、能与你同心戮力之人前——”

他笔走龙蛇,在一份空白的敕令上快速书写,同时沉声道:“此职,暂由你秦昊,以新区节度使之职,权领淇县县令!一应县务,皆由你全权署理!待朕日后为你寻得合适臂助,再行委派!”

秦昊心头巨石轰然落地,面上却波澜不惊,撩袍跪地,声音沉稳有力:

“臣,秦昊,领旨谢恩!定当恪尽职守,不负陛下重托!”

御书房内,烛火跳跃,映照着李烨深沉的面容和秦昊伏地的身影。

一道无形的权柄,伴随着帝王冰冷的怒火与深重的期许,重重压在了秦昊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