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离异带娃穿越 > 第369章 入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钱自然是真的,我只是有些担心!”招弟有些迟疑。

“莫担心了,我觉得这陈娘子应该是个好人,明日我陪你一同前去,若是那边是真的包饭,我下午便又可以陪你一起回来,不行咱就不再去了。”黄氏热心肠,自己难得有个好姐妹,自是要帮到底的。

“行,黄妹儿你可真好。”

“你这说话我可生气了。”黄氏佯怒一下,又拉着她的手笑。“你那不是也有晒的海菜嘛,明天一同送去府上,说不定收了还能赚一笔钱呢。”

“好哇!”两人很是亲热。

第二天一早,黄氏看着熟睡的孩子,把他叫醒了,自家夫君不知道做什么去了,早早就不见了人影,草草吃了点东西,拉上招弟母子俩就去了都尉府。

都尉府门口已经乱哄哄挤了一堆妇人,全是来面试的,楼县丞带着几个在那里正在核实。

黄氏把招弟母子往前推了推,招弟便扭捏着前去了,报了名号。

楼县丞翻了翻文书,“是林四冰家的呀,进去吧!”

招弟拉着孩子回头看了眼黄氏,黄氏冲她招招手,点点头让她进去。

招弟鼓起勇气,进入府中,胡婶子上来与她攀谈了几句,看了看她的手,便道,“是个正经干活的,我们这事情很简单,就是做各种吃食,干净就行,一个月一两银子工钱,每个月五号发工钱。”

说罢又看了看她的孩子,还算收拾得干净,便道,“孩子可以一起带来去,那边有间房,会专门有人看孩子,我领你去看看。”

招弟点点头,跟着她到了房间,那是屋子的正厅改的,四面带窗,房间各备了些包了角的桌子凳子之类,还有一块超大的刷了些黑色的墙,不知道做什么用。

她也不好意思问。

“你看看这里,到时候可以一起在这边学认字,我们家哥儿也在这里学,你还省了一笔请先生的钱。”

招弟两眼放光,一直在犹豫的心这下全然放下来了,能让孩子识字,这机会,莫说给工钱,不给她也愿意来免费做工啊。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胡婶子耐心的问道。

“没问题,我明天可以带孩子过来上工吗?”

“要后天,你先回去吧,我们人手还不够,明天再招一批不是军眷的,后天就可以开工了。”路过厨房,见孩子看到馒头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胡婶子随手便捞了两个塞孩子手里。

“这这,多冒昧啊!”招弟用手挽了下枯黄的头发,干瘦的手慌忙想把馒头拿回去。

“给孩子吃的,你后天来开工就行了,回头好好干活,少不你们吃的,这孩子也太瘦了,你得让他多吃点。”胡婶子是个心软的,拍拍她的手,给她挡回去了。尤其是对这些军眷,她们没有夫君,一个人拉扯孩子太不容易了。

“谢谢婶子!”招弟低了低眉眼,语气有些哽咽。

出了门,黄氏迎了上来,招弟开口道,“黄妹儿,要不你也去试试吧,他们这还要人的。”

“我?不是说要军眷吗?我这样的行吗?”

“试试嘛,听说不是军眷也招一批呢,日后我们结伴来干活也方便。一个月一两银子呢!我觉得这陈娘子真是好人,你看这大馒头。”招弟鼓励道。

“呐,我没说错吧,你也被收买了。”黄氏揶揄道。

招弟娃很大方的给了小鱼一个馒头,两个娃抱着脸大的馒头啃得特别香。

“行,那我就去试试。”黄氏是个爽快人,把娃让招弟看着,自己便去了,不一会,很快就出来了。

“怎么样?”

“不怎么样,反正后日我与你一同来!”黄氏假装失落道。

“唉!咦,你应上了!”招弟慢半拍反应上来。

“哈哈,是的。”招弟的海带他们居然也收了。两个人牵着娃兴奋的回了家。

晚间,林水生回了家,黄氏端上菜,夫妻俩不约而合的开口道,“我有个事跟你说!”

“我先说吧,我后天去陈记作坊干活去了,那边能带娃,反正在家也闲着,你觉得呢?”黄氏吃了口鱼道。

“恩,挺好的,那你去吧,我跟那些兄弟们也入伍了,现在这个官不错,听说准时发饷,我们想先试试,反正吃得好,至少能省点钱。”林水生吃着红薯给妻子挑鱼刺。

“会不会危险啊?得要杀倭人呢?要不还是不去了。”黄氏给丈夫倒上一杯浑酒。

“没啥危险,听说这个王偏将武功高强,旗下的士兵都给备了刀枪,是个好人,好多跑掉的士兵都回来了,我一身力气,不能白费了,先去看看。”林水生喝了口酒,叹气道。

“你想好了就行,我听说那陈记一个月给我们一两银子工钱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黄氏说到这个就兴奋不已。

“这般高?我们的月银也说是一两,那作坊能做啥?这么赚钱?”林水生停了停手,怀疑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听胡婶子说是做吃食。”

“吃食能有几个钱?一个月一两银子,这王都尉娘子莫不是瞎搞?”

“你莫操这个心了,吃饭吧。”

陈文芳这个招人的操作非常有效果,短短几天,入伍的人数就有一百多个。

作坊的人也招够了,惠安县的经济一下子如飞轮般转动了起来。

到了开工的那天,黄氏约上招弟,两个人赶着晨光,带着孩子一起到陈记作坊。

天已大亮,好多妇人领着孩子排着队在门口等着,有人专门守着给新进的女工,发工牌跟合同,签了合同的就直接入了作坊,把孩子放到照看处,就开始工作了。

胡婶子安排了几个婆子烙了很多饼子给众人当早餐。

陈文芳则带着彩云开始教人手把手做点心,李家镇那边寄的干辣椒跟其它东西到了,在福建就是有这点好处,红糖方便做了,甘蔗大把的,随便一下就可以收到货。

一车一车的粮食,米面油料,开始大量送入作坊,小鱼小虾,海带贝类,统统都收,惠安镇上,最大的一间横跨五个门面的铺子,陈记百货铺也要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