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十万里 > 第1218章 一个侯爷,一个王爷,天天和茅厕打交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8章 一个侯爷,一个王爷,天天和茅厕打交道?

公孙幽离无奈的瞧着张楚和李泰撅着屁股,并排趴在一个茅厕前的两人。

她很是不理解。

第一次,公孙幽离劝阻了张楚。

但,侯爷和魏王殿下非说,这是能够造福天下百姓的大好事,让自己不必多说。

没办法,公孙幽离终究是拗不过张楚和李泰的,只能驾车带着两人走遍了乡野,而寻找的,便是这无主的茅厕。

春风愈发的温暖了。

三月的长安,已是很难感受到冬季的冷冽了。

各处都冒出来的嫩绿,无不在告诉所有百姓,春天真正的到来。

田野之间,百姓忙碌的身影也是愈发的多了起来。

在耕种之前,若是能把土地再翻一遍,对于收成是很有帮助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把冬天冻上的土壤都给敲碎,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耕而言,也能大大节省百姓的劳力。

不过,现在道路上最多看到的,却不是百姓,而是司农寺,万年县和长安县的大小官吏。

红薯和土豆的正式推广,可以说是汇聚着整个朝廷诸公,整个天下人的目光,容不得他们马虎一点。

这段时间,公孙幽离也很忙。

剑阁也招收了一批新的弟子,并且一旦有空,她多是拜访红拂女。

尽管红拂女最擅长的并不是剑术,可,毫无疑问,作为师叔,她所知晓的一些不传剑术,对公孙幽离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更何况,年轻时的行走江湖,让红拂女对剑术的认识,早就脱离了观赏范围,在红拂女的调教下。

公孙幽离的剑术可以说是有了极大的增长,而且,把一些只为了观赏而对剑术使用却毫无作用的环节,全部剔除。

公孙幽离的剑术,愈发纯正和精粹起来。

出剑,已不是为了舞剑,而是为了一剑封喉!

公孙幽离轻轻呼了口气,手指轻轻拂了下额头前垂下的青丝,抱着剑,换了个姿势,再过了片刻,瞧见张楚和李泰回来了,立马取出盛满了水的手盆。

“这么说,能明白吗?”

“沼气这东西,就是这么产生的。”

“把人或者牲畜的粪便,当然,树叶子,秸秆、甚至吃剩的饭渣这些东西,把它们堆积到特定的,密封的环境中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就会分解,而分解中,就会发酵产生混合气体。其实,这混合气体就是沼气。”

“沼气之所以会爆炸,主要是因为,它主要成分是甲烷!”

“说甲烷是什么,你可能不理解,但,青雀,你只要知道,这甲烷就是沼气中产生的就行了。”

“至于是什么,你可自己试着探索,如果说的多些,除了甲烷外,便是二氧化碳,还有氮气,氢气,硫化氢这些东西。”

“不过,这些东西你要认识起来,并不容易,是一个非常非常深奥的课题。”

张楚敦敦教导。

李泰也听得无比认真。

困惑了他这将近两个月的爆炸案,终于在师父的解惑下,大约能搞得清楚了。

走到马车前,两人把手放进了水盆,并且公孙幽离还取来了皂角,狠狠的让两人揉搓。

“一个侯爷,一个王爷,可是干的这事······至于嘛········”公孙幽离咬咬牙:“这么多学问,研究什么不行?非得和茅厕过不去。”

张楚笑笑:“世间万物,在学问中,哪里有高低之分?而且,沼气这东西,可以说是和世间很多问题,都息息相关。”

“比如,发酵的微生物,知道这是什么吗?”

“知道沼气里所蕴涵的那些气体,整个大自然,都随处可见吗?”

“毫不客气的说,若是真的搞懂了沼气,那么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就真正的有了一个认识。”

“知道南方,为什么自古就是发配的地方吗?因为那里苦!为什么苦?瘴气,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都说南方瘴气弥漫,可,有谁知道那些瘴气究竟是什么吗?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吗?”

“当你搞懂了沼气,就能寻到应对瘴气的法子,如此,大唐的南部那么多土地,就可以变成上等的好田,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城池,成为咱们唐人真正征服的地方。”

“江南,是一块好地方,但现在咱们唐人开发的太少了,认识也太少了。”

“这些,都需要有人去做,青雀能认识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这是个大学问,真正的大学问。”

张楚拍了拍李泰的肩膀:“而且,就算搞不懂这些,能把为师给你讲的沼气池推广出去,对于咱们大唐百姓的益处,也是巨大的!”

“百姓的土地,有了营养丰富的肥料,百姓做饭,也能用上不花钱的热源,如此,喝开水这件事,也能真正的伴随着沼气池的出现,真正推广开来,而这带来的影响,将是我大唐百姓生病的几率,最少降低三四成,如此,我大唐百姓的寿命,或许都能提高上一两岁。”

“有些事,看起来不起眼,看起来上不了台面,但,细细探索下去,其实会发现,这才是真正能推动文明前进的基础学问!”

“也是咱们民学,真正的根啊!”

张楚着实是忍不住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