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轻轻按了按眉角,略有疲累的情况下,神情凝重。
这一路上,可以说是发生的大小事情,一切皆事无巨细的摆放在了面前,但,刚开始瞧着那些奏报,李世民还是比较轻松的。
王德发来密函的内容上,无非就是途中的一些见闻和城阳试着想和张楚单独相处,不过每次都被王德发现,并且及时停止了。
但,这一次,李世民眉头紧锁的原因,倒不是因为城阳和张楚的事,而是,西海都护目前情况完全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原以为,大唐军队所过之处,莫有不臣服者,更何况吐谷浑这等部落国家,本就纪律涣散,应该很简单就可以全部把他们变成大唐百姓。
可是显然,现在西海都护所出现的情况,是不正常的。
若是一些部落,对大唐朝廷的一些举措有怨言,倒也算是正常。
毕竟这些部落在吐谷浑时期,是有巨大自由裁决权的,好似联邦,自主力度极大。
可随着西海都护的建立,大唐要在那里设置郡县,派遣流官,以朝廷的手腕来治理地方,如此,和这些部落的利益,是有冲突的,他们一时还想不开,情有可原。
但,这些城池中的普通百姓,竟也都如此,就有些不正常了。
李世民正思量着,左丘再次走进了甘露殿。
“陛下,是驿站那边送来的,秦川侯从西海都护发来的折子。”左丘把一封信笺,再次放在了案头上。
原本双眸一动不动,略有些低沉的李世民,猛地坐了起来。
王德的密折和张楚的急奏,没想到,只是隔了一两日。
李世民立马打开。
当目光快速扫过上面内容的时候,李世民尽管神情仍是凝重,不过嘴角,却也多了几分笑意。
他沉思片刻,提笔,在张楚的折子上,批了个“准”字。
“立马送回去。”
“用最快的速度。”
“对了,再向吏部和三台走一趟,朕任秦川侯为西海特使,全权处理西海的有关事项。”
李世民吩咐。
左丘赶忙拿起来了李世民批奏过的折子,快步朝外走去。
张楚和王德的折子里,关于西海都护目前情况的汇报,是大差不差的,不过,相比于王德密折中只是对于情报的描述不同,张楚直言,其实现在西海都护的动荡,对于朝廷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正好,朝廷能有机会,也有理由去妥善处理目前事情的同时,也可趁着这个窗口,彻底的把大唐的郡县制,在西海都护的土地上推广下去。
乱,有乱的好处。
这一点,不管是张楚还是李世民,都无比的清楚。
不过,至于张楚能有什么法子,李世民暂时想不到,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给张楚来处理这件事的绝对权力。
他是马背上出来的皇帝,很清楚,有时候失败并不为非战之罪,而是战场之外的一些东西。
西海都护的重要性,毫无疑问!
不说其他的,就张楚离去时的那一天,如此多商队的追随,就已告诉了他,西海都护对于大唐而言,或许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鲸吞关隘。
只要西海都护能够稳定下来,吐蕃,天竺,甚至于整个西域的财富,都会从这里,源源不断的输入进大唐嘴里。
而只要进了大唐,几乎就不可能再出去了!
这会让大唐的土地越发的肥沃,大唐的男子越发的雄壮,大唐的女子越发的妩媚..........
李世民轻轻吐了口气。
双手按着桌子,缓缓站起来。
他要去立政殿歇息歇息。
已经多少天没有去过立政殿了?
这段时间,自从张楚走过,他也很忙,不仅仅是手工业者的大方针大战略之事,还有各种都有些意想不到,杂乱无章的烦心事。
比如,原本一切顺利的沼气池推广计划,突然出现了莫大的阻力,李泰都已寻过他好几次了。
可这件事,到现在,还都没有解决。
就算是秦怀道和尉迟宝林这两个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县丞亲自助力,在长安城中,竟都有些走不动。
而且这件事,李世民也不好用强硬手段,直接下旨意推行。
另外还有就是,秦怀道和尉迟宝林不仅仅是在这件事上处理的有些不当,甚至于任何事到了他们手里,似乎都很难落实下去。
是两人的能力有问题?
李世民不觉得。
若是两人的能力有问题,难道说,北山县的那群人,能力也都有问题?
北山县也出麻烦事了。
先是长乐宫拿着账单,前去讨要关于北山煤矿的分红,另外就是长乐宫开始强势介入北山县的事。
毕竟,之前那块地皮的主人是长乐,倒也算是出师有名,更何况,长乐和张楚之间对于这块地有什么约束,谁也不知道。
可现在,张楚前脚刚走,长乐这边就想着把东西收回去,甚至于还让秋兰和魏坚一直驻扎在北山县,说是要查账,这已是大大影响了北山县一些作坊的生产。
戴胄这几天都没少来这里哭诉,说是让自己规劝下长乐公主,不要影响钢厂和水泥厂的产出,从而影响后面大唐医院的进程。
李世民自然也劝导过,甚至还亲自见了长乐一面,但,对于这件事,长乐的态度似乎无比坚决。
她话里话外的意思,一直透露着自己已是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所以,下半辈子,想要自己为自己而活。
这让李世民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实就连长孙皇后这会也有点不太明白长乐的心思。
不过,再当王德一份密折递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前的时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心中瞬间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或许,长乐,这是在报复张楚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