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坊距离少林寺山门还有一段距离,沿途路上尽是土路,三人一驴,卷起阵阵灰尘。他们偶尔路上遇到一些习武的小和尚,不是银枪刺喉就是头撞铁板,给胖头孙和刘百禽看得目瞪口呆。
果然,习武要从娃娃抓起。
到了少林寺山门前,有一个小广场,青石铺路,古木参天,松柏怡人,空气也凉爽了许多。
少林寺山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杂草丛生,红墙绿瓦,坐落在约一座两米高的砖台之上,虽然不大,但看上去古旧斑驳,名刹气象,左右两边雌雄石狮子相对而立。
山门牌匾上,是唐太宗亲笔书写的少林寺三个字,山门八字墙两边各自立有东西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
佛家圣地。
“把驴拴在门口。”和尚说完,双手合十侧在一旁,“请二位施主入寺。”
“虽然不大,但真气派啊!”刘百禽拴好了驴感叹道,“不愧是少林,不愧是少林!”
“别没见识的样子!”胖头孙催促道,“麻溜点!”
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这里共有二十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到明的名碑一百多通。
“这右手边是紫竹园,左手边是垂谱堂。”和尚介绍道,”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介绍到一半,和尚见胖头孙和刘百禽二人一步未动,正在看着左右两边的小门,右手边是少林欢喜地,左手边是少林药局。
刘百禽笑嘻嘻地和胖头孙说着话:“原来少林寺是一个暗藏春色、藏污纳垢之所。你看,左边少林药局壮阳补肾,右边就是欢喜地,放在这第一进院,也不背人!”
“可不是嘛!”胖头孙附和道,“你说会不会酆都的小尼姑就进了这少林欢喜地?”
“没准,没准啊!”刘百禽手一指少林欢喜地,“孙兄快看,里边出来一个读书人嘿!还抹着嘴!”
刘百禽所说的读书人正是宋应星,迈着四方步,冲着刚才弄斋饭的和尚双手合十后,慢悠悠地向二进院走去。
“你们聊什么呢?还不跟我快点走!”和尚回头催促道。
刘百禽冲着和尚挤眉弄眼,努着嘴,先是冲着少林药局,然后又是冲着少林欢喜地。
和尚道:“怎么,你又饿了?这少林欢喜地,是用斋的地方。吃饭是人生一大乐事,故名少林欢喜地。药局里都是些跌打损伤的药,救死扶伤之用。”
听了和尚介绍,胖头孙和刘百禽大失所望,但胖头孙还是不甘心:“刚才那读书人?”
“正是我刚才跟二位说的,跟老道一起来的读书人,就是我说的,成天之乎者也的腐儒,宋先生宋应星。他每天晚睡晚起,这不,也不管是不是饭点,饿了就去欢喜地吃饭,师兄弟们尽是怨言也无可奈何,慧喜大和尚有令,主随客便。”
“这样啊!那叫什么欢喜地!空欢喜一场!”胖头孙大声嘟囔道,“我们又不是饭桶,不饿!不饿!”
“咦?这前面的大银杏树上,怎么尽是孔洞?”刘百禽的目光又被一棵银杏树所吸引。
“这棵树可不简单,一千多年喽!从建寺时候就有了。”和尚答道,“那上面的孔洞,乃是练二指禅时,扎出来的。二位快走吧,前面是天王殿。”
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
过了天王殿,就是二进院子了,钟鼓二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楼均为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
钟楼前碑刻《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的“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
此碑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都是歌功颂德的,风雨侵蚀后的字迹,也不如原先那般清晰,胖头孙和刘百禽仅仅扫了几眼而已。
大雄宝殿西侧的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
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现在单位计,重约六百五十公斤。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这二进院子,没什么有意思的,胖头孙和刘百禽看得犯困,主动拉着和尚,穿过大雄宝殿,奔三进院而去。
“这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的中心场所,与前面天王殿、后面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你们也看到了,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和尚夸夸而谈,“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
胖头孙和刘百禽听得头都大了,不停地点头称是,也不往心里去。
和尚继续说道:“等见了方丈,你们二人要不要在此剃度还要看慧喜大和尚的意思。”
一听剃度二字,胖头孙和刘百禽立刻精神了。剃度,不就是出家的意思吗?这怎么还把自己给弄出家了?从何说起?
“喂喂喂!等等,我们何时说要出家了?”胖头孙问道。
“就是啊!我们可没说要出家!”刘百禽也懵了。
和尚看了看二人,指了指胖头孙:“不是这位施主拿的银票,说只有一个要求,能入少林吗?入少林,不出家,到底我们是施主,还是你们是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