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山水行记 > 第567章 汗八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宋少帝祥兴二年,也是元至元十六年,那时的北京还叫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城”。

元大都,南至现在的长安街,东西至现在的二环路,北至现在北京的北三环。像如今北京地铁十号线的健德门和安贞门,就是元大都北边两门的名字,西土城和北土城就是当初元大都的城墙遗迹。还有,北京地铁十三号线的光熙门,曾是当年元大都的东门。

元大都的地理位置与明清时期的北京内城比较,整体往北,但也有重叠部分,西边的和义门、平则门,则是明清时期的西直门和阜成门;东边的崇仁门、齐化门,则是明清时期的东直门和朝阳门。元大都南边的崇智门、丽正门、文明门,大体则介于现在北京的天安门一线和正阳门一线之间。

北京,帝王都城,金中都位于现在北京丰台附近,偏西南,而元大都和现在明清内城比起来,则是北扩了一些。

不论桑海如何桑田,不论星月如何轮转,北京西山还是那个西山,现在如此,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同样如此。

宙院,也还是那个宙院。

宋元崖山之战,宋军大败。宋丞相陆秀夫负末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正式灭亡。

忽必烈正式统一中原。

按照马可·波罗的描述,统一中原后的忽必烈,他的宫殿奢华无比,墙壁和大厅全部覆盖着金银,并装饰着精美的壁画,内容有龙、兽、骑士、战争场景。

其中,宫中有一个巨大的宴会厅,可以轻松容纳六千人在此聚餐,其空间之宽阔让马可·波罗感到难以置信。

世界上所有珍贵稀有的东西,都被运到了这座大汗之城。每天都有超过一千车的丝绸运入城中,用于制作衣物和昂贵的“纳石失”,也就是织金锦。此外,还有无数的宝石、珍珠和香料在此交易。

在马可·波罗的书中,元大都无与伦比、繁荣、昌盛。

可是,马可·波罗毕竟是一个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商人,身上散发着铜臭,也正是因为它的书,让西方开始对东方垂涎三尺。

忽必烈的元大都,最多的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随处可见的娼妓,和为商人准备的精美客栈,而是占星学者。

元大都,有五千多的占星学者与预言家,分布于基督教教徒、萨拉森人和契丹人之中,甚至有人还拥有自己的观象仪。

这些占星学者都是忽必烈供养的,他们凭借天体轨道的位置来预测吉凶,某月将出现雷鸣、暴风雨、地震、闪电;某月将有疾病、死亡、战争、阴谋。

想知道这些预言容易得很,一枚银币,一条消息。

元大都的占星学者都迷信,他们每人家中都有一张神像图,贴在墙上,每日焚香膜拜,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神像图上画的是纳蒂盖,蒙古族萨满教掌管土地的神。他们替纳蒂盖配上妻儿老小,焚香、拱手、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昌隆。

元大都有这么多占星学者,不是没原因的,如此之规模,无非上行下效的结果。

忽必烈如果不信占星学者,又怎能供养这么多人?

忽必烈统一中原之后,晴雪后玉泉山观看雪景,偶然发现泉水院若隐若现,有奇装异服之人走动。

元大都什么人没有?契丹人、鞑靼人、汉人、蒙古人,但忽必烈从来没见过如此服饰,白色连体衣、劳保鞋、棉纱手套,头顶戴着纸帽子。

造成琼玉楼台,宇宙忽增新气象。

现出琉璃世界,江山顿改旧观瞻。

在忽必烈进宙院之前,张老樵和门房老者,正在门房内的一个房间里看着电视。

电视屏幕上展现的场景异常血腥,让人不寒而栗。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海面上血流漂杵。

“张家人,你觉得这场面如何啊?”宙院老者问道,“就是东邪西毒复生,南帝北丐还在,能挡得住吗?”

“挡不住。”张老樵年轻的脸被电视屏幕晃得明暗交错。

“郭、黄夫妇战死,东邪老于桃花岛,周伯通也不在了,神雕大侠隐居于终南山活死人墓,再不出江湖。”老者叹道,“就算是重出江湖又能怎么样呢?挡不住!”

张老樵不响。

老者拿起遥控器,把电视关了,说道:“张家人,咱们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