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暄昂着头,期待的看向宋绾:“爹爹你说话要算数的。”
赵暄的东宫六率都是他自小就开始培养的亲军,是宋绾从殿前司当中抽选精锐组成的,当初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护卫太子的安全,硬生生的被赵暄打造成一支上马杀敌冲锋的奇兵。
养兵的钱都是赵暄从自己的食邑和俸禄当中节省出来的,养骑兵的耗费是一个无底洞,更坑人的是,他身为太子,军器监的那些最新款的武器竟然也要花钱买!
无良的爹爹连自己儿子的钱都要骗!
宋绾沉思了会,颔首应许:“可以给你两成,但是你还需要贡献一点东西。”
赵暄难得等到自家抠门的爹爹松了金口,立马兴奋的难以自已,头脑发热,完全没听清楚宋绾后半截的要求就忙不迭的点头。
于是,等张茂则随着赵暄前往东宫,将他惯用的毛笔、帕巾、玉佩等日常之物命人收集起来的时候,赵暄简直欲哭无泪。
他脸上带着羞耻的薄红,急急的抓住张茂则的胳膊,可怜巴巴的看着这位张都知,“都知,难道真的要把这些都卖出去吗?万一没有什么人买呢?”
赵暄抱着最后一丝希冀,弱弱的问。
张茂则同情的看了眼被官家压榨的小可怜太子:“太子殿下,官家总不会出错的。”
看过官家如何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主意,就知道官家从不会无的放矢。
只能委屈一下可怜的太子殿下了。
张茂则安慰实在窘迫不已的太子殿下:“殿下,您想想,这些东西若是卖得的价钱越高,您不是分的越多吗?”
赵暄此刻只想打死昨天那个自以为从爹爹手中占了便宜,就沾沾自喜,得意的不行的自己。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没有人能从爹爹手中讨的了一丝一毫的好处。
赵暄暗自拿出自己的小本本,逐字逐句的记录下自己踩下大坑的全过程,准备以后每天拿出来看一下,逐帧学习。
在洛阳为着太子选妃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辽国的局势乱成了一锅粥。
先是耶律洪基在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的支持下,拿出了先帝遗诏,言明先帝传位于耶律洪基,应当立刻继位登基,主持大局。
耶律重元不是个省油的灯,尤其他身边还有一个哪里有火就跑去扇风的韩琦。
耶律重元也拿出了遗诏,遗诏明晃晃的写着先帝为感恩皇太弟,欲遵循几年前的诺言,让皇太弟耶律重元继位。
辽国有兄终弟及的传统,但是虽然所有人都不相信耶律宗真会传位于耶律重元,盖着玉玺印章的圣旨却做不得假。
毕竟先帝生前确实在群臣面前说过要传位给耶律重元的话,站在耶律重元一边的朝臣也不少。
辽国,燕王府。
耶律洪基气急败坏的把诏书往桌子上一扔:“耶律重元怎么会有遗诏!肯定是他和那帮子南人伪造的!简直是无耻之尤!”
耶律仁先安抚道:“燕王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