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两米四猛汉入校,全城化身嘤嘤怪 > 第1132章 最后还赖别人不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进来吧,有事说事。”佘遵边说边先进了办公室。

潘正成跟进去,站定后开口:“佘总,巴铁那边又来了请求,希望我们派技术团队,帮他们升级军事系统,还提了要建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

另外,南猴子国也来谈,想买新式战机,顺便要技术转让。”

“又是巴铁?他们到底有完没完?”佘遵眉头一皱,语气烦躁,“咱们给他们的技术支持还少吗?

事事都帮,难道还得手把手教他们呼吸?再说了,南猴子国那边——战机可以卖,技术免谈!

当初他们干的那些破事,南海那笔账还没算完呢,还想拿技术?做梦!”

他越听越来气。

说真的,论待遇,海外客户里没谁比巴铁更受优待了,能给的技术咱们一样没留,全都掏出去了。

可他们倒好,今天要这个,明天又要那个,没完没了。

就不能自己琢磨点东西?真搞不定,花钱买现成的不行吗?

非要自己上手又搞不明白,最后还赖别人不配合。

简直让人头疼。

“除了这两件事,还有别的事吗?”

“还有就是d国又提了一次,想跟咱们合作搞那个以太元素方舟反应堆发电站的事。

这都第几回了,他们一直没松口,问咱们能不能考虑一下。”

“国家那边有啥说法?”

佘遵一听这项目名字,眉头立马皱了起来,直接问起了上头的态度。

这种玩意儿哪是随便能往外拿的?说它是顶级战略资产都不为过,动一动都得层层审批。

“上面的意思是,你们自己拿主意,他们不干预。”

潘正成把话带到了,语气平平,可意思明摆着——你们说了算,但出了事也别指望我们兜底。

甩锅!

佘遵心里冷笑,这就是典型的甩锅话术。

嘴上让你做主,实际上等于打了个预防针:别乱来,不然谁都救不了你。

“那就原话回他们:升华集团一切以国家为准。

国家点头,我们才敢动;国家不批,咱们啥都不谈。”

锅谁不会甩?他反手就把这难题踢回去了。

这种事,还是让上面拍板最稳妥。

我们只管听命令,上头说往东,咱们绝不往西。

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一天,试验场的跑道上静静停着一架巨型运输机。

外形有点像老鹰家的c-5,但通体刷成了纯白,远远看去,像一块雕琢完毕的玉石,安静又霸气。

“佘总,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鲲鹏运’战略运输机。”薛经理站在旁边,声音里压不住兴奋,“四台鲲鹏-2发动机,单台推力1040千牛,最大起飞重量435吨,最大载重160吨,航程能达到1万4千公里。”

他顿了顿,继续说:“机载系统全是我们公司目前最顶尖的配置,集成智能操控平台,自动驾驶、自动导航这些基础功能全都有。

特别加装了应急用的反重力装置,能在紧急情况下辅助自动降落,最长可持续运行两个半小时。”

说到这儿,薛经理眼里闪着光,明显是等这一刻很久了。

要知道,160吨的载重,在全球现役运输机里也就比那个传说中的安-225差一点。

而他们这机型,兼顾了性能和实用性,太大反而不划算,这尺寸刚刚好。

“这玩意儿落地的时候,对跑道要求高不高?”佘遵没急着夸,反而皱眉问了一句,“我可不希望咱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原型机,成了只能在高级机场待着的‘少爷机’。”

打仗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平整水泥地?真正的军用运输机,得能在野地里起降,土路、砂石地都得扛得住。

不然再先进也是摆设。

“您这尽管放心,这个指标绝对能搞定。

土路起飞根本不是事儿,咱这鲲鹏运理论上830米内就能腾空而起,稳得很。”

“那发动机呢?能用多久?耐不耐用?”

薛经理话刚落音,佘遵立马就开口问到了发动机的事儿。

冰熊国的发动机技术确实牛,推力猛得没话说,但寿命这块儿一直拉胯。

可人家压根不在乎——

他们打心底觉得:

反正发动机早晚得报废,费那劲儿去延长寿命干啥?还不如把力气花在提升推力上,推得越猛越好。

所以你看,冰熊国乃至前苏那边的发动机,推力甩老鹰国好几条街,但寿命直接砍半,压根没法比。

“我们这款鲲鹏-2发动机,设计寿命是8000小时。

每飞1000小时做一次小保养,2000小时来一次大修。”

薛经理面对佘遵的提问,一五一十地答道:

“跟老鹰家的发动机比起来,差不了多少。

而且我们在保证长寿命的同时,还把推力拉得更猛了。”

“要是还想再往上提寿命,也不是不行,但成本就得蹭蹭往上涨,划不来。”

佘遵听完,轻轻点头,随后转身走进鲲鹏运的机舱。

里面没啥可细看的,他真正想瞧的,是驾驶舱——那才是一架飞机的“大脑”。

一进驾驶室,熟悉的味儿就上来了。

操作界面还是升华集团一贯的风格,座椅也是高配,坐上去舒服得很。

整个座舱清一色大屏显示,科技感直接拉满。

“我们在驾驶位后头,按民航空客的设计思路,加了个简易卧床,能躺下休息。”

薛经理边走边介绍,“短程飞行三个人就够了,长途的话就得四到六人轮班,保证飞行员精神头始终在线。”

“行,看着确实不错。”

佘遵环视一圈,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不过光看不行,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去遛。

试飞员到位了吗?啥时候能飞?”

他语气里已经藏不住兴奋,就等着看这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像传说中的鲲鹏那样,在天际自由滑翔。

“一切就绪,随时能试飞。”

“那就别等了,现在就开始!”

佘遵说完,直接走出驾驶舱,站到远处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准备亲眼见证起飞时刻。

外面,试飞机组早已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就要驾驭这个巨兽冲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