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旁听的杨岁非常不理解。

“不是,我出现幻觉了,刚才不是还把这个理论捧上天了吗?这会儿怎么又把这理论踩的一无是处?”

陆渊回答道:“一无是处倒不至于。你稍微懂一点的话就能发现,他们提的问题都很专业,都是真正需要解决的关键点。”

“只是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批判性讨论,所以才让你有这种错觉。”

杨岁说道:“真就一句话一句话批判啊!”

这个画面让杨岁回忆起了自己上学的时候被老师提问。

【“这题选什么?”

“选A。”

“真选A吗?”

“嗯……真选A。”

“你确定?”

“确定。”

“我怎么感觉b也对呢?”

“额……”

“再给你一次机会,选什么?”】

光是回忆,杨岁就感觉压力爆表了。

他都能感觉出来,姜启现在扛的压力比他们当时还要大数百倍。

采薇看着回答众人问题的姜启,笑着说道:“第一次见他这么汗流浃背。”

陆渊说道:“没办法,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就是因为这套理论太重要,所以才需要挑刺。”

采薇说道:“看这样子一次讨论不完吧?”

陆渊说道:“我估计至少得三次,这还是理论框架不进行重修的情况下。”

“好惨。”杨岁都有点同情姜启。这么大的压力要扛这么长时间。

而且没有人能帮他分担,几乎所有人,包括他的老师全部都站在他的对立面。

不过他感觉这样子确实有点帅,一个人挑战全世界的感觉。

因为批判的过于细致,所以进展缓慢,过了很久才来到第一个关键点。

也就是姜启最开始提出的几个假设之一。

诡异场具有局域性。

因为他在这里打了个问号,所以到这一步,就不是纯粹的对他批判了,大家开始认认真真的讨论。

主要也就分为两派,认为有局域性和认为没有局域性。

认为有局域性的证据就是大多数诡异的能力都有一个限制范围。

但是大多数显然不能代表全部,的确存在很多诡异,其能力根本就没有限制范围。

双方各执一词,界限分明,讨论的热火朝天。

经常有事没事就问两句诡异科学的杨岁对这方面也有点了解。

“这在吵什么?不是都已经找到反例了,那不就证明局域性是不成立的吗?”

陆渊说道:“理论上来说的确是这样。但在诡异场论的框架内,不承认局域性就等于承认诡异场覆盖整个世界。”

“但这和现实矛盾。你看我搁南极放一件诡异物品,然后人站到北极,站在北极的人显然不会被污染。”

采薇抓住了关键点,说道:“但他有可能成为诡异能力的作用对象。”

“对。”陆渊点头,“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地方,也是他们讨论的来源。”

“那合着有没有都是问题。”杨岁说道:“这要是不解决的话,诡异场论不就崩了。”

“崩倒是不至于。”陆渊说道:“只能说受到很多限制,导致这套理论本身就不是太完善。”

“而且这才哪到哪……你看着,等会讨论到能量不稳定性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难题。”

正如陆渊所说,这个问题本身就很难分出个对错。

最后是吴垠站出来,跳出了传统三维空间,强行引入四维,说诡异场是在四维空间的场。

这才暂时解决了问题。

但也只是暂时的。

这个问题讨论完,又是尖锐的批判环节。

第一次讨论结束,也没有听到能量不稳定性的讨论。

大家休整三天后进行第二次讨论。

可能是因为又准备了三天,这次的问题比上一次更尖锐了。

但姜启也做足了准备,并没有被难倒。

进度缓慢推进,终于来到了能量不稳定性的环节。

到这一环节后,提问的声音弱了下来,一部分人看向吴垠,一部分人看向姜启。

因为在这一部分,两个人其实是有关键矛盾的。

吴垠那套能力不稳定性理论的关键就是诡异在自身没有发生质量变化的情况下,它的能量是恒定不变的。

他对能量不稳定性的定义,就是把诡异比作一个不平稳的湖面。

无论湖面怎么波动,里面的水都是固定的。水的波动就叫能量不稳定性。

但姜启直接提出,诡异的总能量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重复从真空中借能量并还回去。

两套理论都说明了,能量不稳定性是诡异发动能力的关键变量。

但原理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