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都是矛盾的。

人也都是会发生变化的。

这种变化,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变化的本人,也是不知情的。

叶梦熊此番的表态,还是恪守了自己作为臣子的基本素养。

他收到了天子的书信。

不是,圣旨……

而是书信。

再信件中,朱翊钧问询叶梦熊,南洋府当地的真正情况,康王朱常洛到了后,希望叶梦熊能够协助朱常洛,组建一套隶属于康王府下的军政体系。

这个军政体系,要与总督府相辅相成,也可以说是分权。

而陛下对这个权力,该如何分,并没有给什么直接的意见。

而收到天子不正式照会的事情,叶梦熊并没有对其他的官员们说。

现在南洋府各县州主官,包括府城的大员,实际上相当大一部分都是秀才,只有几个学历高的举人。

除了叶梦熊之外,两榜进士一个都没有。

这些人是第一批从大明朝来治理南洋的官员。

可他们却都清楚,他们离开了南洋府,再回到大明朝去,那注定是没有编制的,所以,这些人有些慌乱,也更加看重自己手中的权力,以及自己以往的功绩。

时间悄然流逝,朱常洛抵达南洋已有七八日。

这些天里,他并未大张旗鼓地召见臣属、处理政务,多数时间要么在初步建成的王府各处熟悉环境,要么便是在他那间名为“澄心斋”的静室中打坐、阅览陈平所献的图册,并透过王府左长史周文盛和锦衣卫千户昝文魁,不动声色地了解着南洋的方方面面。

他在等待,耐心地等待着一个人的正式拜会。

南洋总督叶梦熊。

他原以为叶梦熊会在他抵达后不久便前来商议政务交接之事,毕竟总督府搬迁在即。

然而,叶梦熊却迟至今日才递帖子求见,这份“沉得住气”,让朱常洛心中更多了几分审慎。

他知道,这位经营南洋多年的封疆大吏,绝非易与之辈。

奉天殿内,香炉升起袅袅青烟。

朱常洛端坐于王座之上,身着亲王常服,气度沉静。

当叶梦熊身着官服,稳步进殿,依礼参拜时,朱常洛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亲自虚扶:“叶总督不必多礼,快快请起。看座!”

“谢殿下。”叶梦熊躬身谢恩,在下首的锦墩上坐了半边屁股,姿态恭敬。

内侍奉上香茗后,朱常洛并未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关切地问道:“叶总督镇守南洋,劳苦功高。如今搬迁事务繁杂,一切可还顺利?若有需王府协助之处,总督但说无妨。”

叶梦熊连忙欠身:“有劳殿下挂怀。”

“搬迁诸事虽杂,然各级官员协力,尚算顺遂,不敢劳动殿下。”

他顿了顿,知道寒暄已毕,该进入正题了:“殿下,臣今日前来,一则是向殿下请安,二则,是关于日后南洋治理之权责划分,臣与总督府、三司官员略议了个章程,特来奏禀殿下,恭请殿下示下。”

“哦?”

“总督请讲,本王初来乍到,正需聆听叶总督这等老成谋国之见。”

叶梦熊便将那日在总督府议定的框架,条理清晰地陈述了一遍,核心依旧是:王府为主,总督府及三司为辅,赋税征收管理依总督府负责,王府留三成并监督……

司法权归按察司及州县,大明律为最高准则,军权分治,朝廷驻军归都司,王府辖王府护卫以及私兵,战时应设立联席经略指挥……

他陈述完毕,补充道:“此乃臣等浅见,旨在明晰权责,使政令畅通,各安其分,以期南洋长治久安,更好地为陛下牧守此万里海疆。”

“殿下若能准此章程,则日后运作便有法可依,臣等亦能更有效地辅佐殿下。”

朱常洛静静地听着,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微笑,直到叶梦熊说完,他才放下茶杯,目光平和地看向叶梦熊。

“叶总督思虑周详,辛苦了。”

“总督所言,赋税、刑名皆依《大明律》,由三司执掌,王府监督、留用、受理特定案件……此乃正理,本王并无异议。朝廷法度,自是根本。”

“只是……本王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总督。”

“殿下请讲。”叶梦熊心中微凛,知道关键来了。

“这大明律自然是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

“然,南洋之地,汉土杂处,风俗迥异,更有西洋商贾往来。许多事情,譬如土人部落内部的继承纠纷、土地习俗,又或是与西洋人的商贸契约争端,若全然照搬大明律条文,是否会有些……水土不服?”

“或难以执行到位?若强行推行,反而可能激起矛盾。”

他看向叶梦熊,眼神清澈,却仿佛能看透人心:“总督久镇南洋,经验丰富,想必对此深有体会。本王在想,是否可在遵从大明律精神的前提下,授权王府,针对南洋特有之民情,制定一些‘补充条则’或‘地方惯例’。”

“经总督府联署后颁布,以期更贴合实际,便于治理?”

“毕竟,父皇命本王就藩于此,亦是希望本王能‘因地制宜’。”

叶梦熊心中一震。

康王殿下这个问题,直接点出了南洋治理中最现实、也最模糊的地带……

现在按照大明律来了吗。

很显然。

没有。

叶梦熊清楚知道,很多事情,并没有按照大明律法来,这是当地官员心照不宣的事情。

而此时,朱常洛他提出的“补充条则”,看似只是调整,实则是在试图获取一定的 “立法解释权” 。

王府有了立法解释权,便就有了特殊的特别行政权……

这比单纯争夺某个具体案件的审理权,要高明得多,也更具根本性。

未等叶梦熊回答,朱常洛又看似不经意地提到了军务:“至于战事指挥,总督提议设立联席经略,共商决策,此议甚好,可避免令出多门。然,兵贵神速,战机转瞬即逝。”

“可是,若遇突发变故,譬如小股土人暴动,或西洋船只挑衅,若事事都需商议,恐怕会贻误时机。”

“本王觉得,是否可明确一个界限?譬如,何等规模以下的冲突,可由王府或当地驻军主官临机决断,事后报备即可?又是何等规模的叛乱,需要联席经略,共同筹划,只有这样方能应对南洋瞬息万变之局势。”

他这番话,合情合理,完全是从实际效率出发,但核心是在为王府争取一定的 “紧急军事处置权”。

朱常洛说完,便不再多言,只是平静地看着叶梦熊,等待他的回应。

他并没有直接否定叶梦熊的方案,而是在其框架内,精准地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僵化”问题,并提出了更具灵活性、也更能体现王府主导地位的微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