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前世在任务位面接触过机械相关的知识,虽然和这个时代的教材体系略有不同,但核心原理是相通的,再加上这一世她从高中就开始刻苦学习,基础打得极为扎实,所以专业课学起来游刃有余。
每天早上,她都是第一个到教室的,趁着晨读时间预习当天的课程;晚上,她又会在图书馆待到闭馆,把白天学的知识梳理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在小本子上,第二天找教授请教。
周三上午的机械原理课上,周教授讲到一个关于连杆机构的难点,特意提问:“有没有同学能说说,平面连杆机构中,急回特性的判定条件是什么?”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不少学生都低下头,对着课本小声嘀咕,显然没把握答对。
周教授的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苏青靡身上:“苏青靡,你来说说。”
苏青靡站起身,她的回答条理清晰,准确无误,甚至比课本上的表述还要简洁明了。
周教授点了点头,眼里满是赞许:“很好,回答得非常准确,看来你是真的吃透了这个知识点。”
经此一事,全班同学都对苏青靡刮目相看。
以前大家只知道她是高考状元,以为她只是靠死记硬背,现在才发现,她是真的有实力,不仅懂知识,还会灵活运用。
让同学们更加意外的是,平时沉默寡言的王亚男,也渐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她虽然不像苏青靡那样,能对答如流,甚至指出教授的错误,但她的课堂笔记记得格外认真。
她用的是一个旧的牛皮纸笔记本,上面用蓝黑墨水笔工整地记录着每节课的重点,遇到关键的知识点,还用红色的圆珠笔做标记,画图的时候,更是用尺子量得整整齐齐,连线条的粗细都很讲究。
有一次,班里的学习委员,因为生病缺了一节课,回来后发现落下了很多内容,急得团团转。
有人提醒他:“你可以去问问王亚男,她的笔记记得可全了。”
他半信半疑地找到王亚男,没想到她虽然很腼腆,却很爽快地把笔记本借了给他。
翻开笔记本,瞬间被里面工整的字迹和详尽的内容惊到了,不仅知识点齐全,还有很多她自己做的批注,把难理解的地方用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了。
“王亚男,你的笔记也太厉害了吧!” 学委忍不住赞叹,“比我见过的所有人的笔记都工整,内容还这么全,你真是太厉害了!”
王亚男被他夸得脸都红了,低着头,小声说:“没…… 没什么,我就是觉得记笔记能帮我记住知识点,所以就认真了点。”
从那以后,班里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找王亚男借笔记,她虽然还是很腼腆,但每次都会很认真地把笔记借给大家,有时候还会耐心地给同学讲解不懂的地方。
渐渐地,她在班里也有了几个聊得来的朋友,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和苏青靡、王亚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陆宝珠。
她本来就没什么基础,高中的时候成绩就不好,能进京大全靠托关系,现在面对大学里难度骤升的课程,更是听得一头雾水。
每天上课,她坐在教室里,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纸,就像看天书一样,老师讲的内容,她一句也听不懂。
下课之后,别的同学都在讨论问题,她却只能坐在座位上,假装看书,实际上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作业更是让她头疼。
机械原理的习题,她一道也不会做,只能趁着王亚男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把她的作业拿过来抄。
王亚男性子软,发现了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能默默忍受。
可王亚男的基础太好,做题的时候会用一些简便的方法,还会在旁边标注解题思路,陆宝珠抄的时候,只抄了答案,根本没看懂过程。
周五下午的习题课上,教授抽查作业,正好点到了陆宝珠,让她上台讲解一道关于凸轮机构的习题。
陆宝珠拿着作业本,磨磨蹭蹭地走上讲台,站在黑板前,看着上面的题目,脑子一片空白。
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颊涨得通红,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
周教授皱着眉,语气严肃:“陆宝珠同学,你的作业答案是对的,但是解题过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这说明你根本没听懂这道题,只是在敷衍了事。
上课的时候在干什么?是不是没好好听讲?”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有好奇,有同情,更多的是鄙夷。
陆宝珠站在讲台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低着头,不敢看周教授的眼睛,心里却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王亚男身上 —— 她觉得是王亚男故意把解题过程写得那么复杂,害她看不懂,才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
下课铃一响,陆宝珠就像逃一样地冲出了教室,回到宿舍后,她把自己关在蚊帐里,越想越气,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王亚男和苏青靡好看。
这一周里,苏青靡除了学习,还遇到了另一件事 —— 不少男生向她表白。
周一下午,她刚回到宿舍,就有一个中文系的男生在宿舍楼下等她,手里拿着一封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红着脸递给她:“苏同学,我…… 我喜欢你,这是我给你写的诗,希望你能看看。”
苏青靡接过信,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正好被从外面回来的陆宝珠看到了。
陆宝珠一把抢过信,当着那个男生的面,拆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纸,故意大声念了起来:“‘你的眼睛像星星,照亮了我的心;你的身影像白杨,挺拔在我梦里…… 苏青靡,你看你多能耐,连中文系的才子都来追你了,这诗写得可真肉麻!’”
那个男生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尴尬地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苏青靡皱了皱眉,从陆宝珠手里拿过信,递给那个男生,语气平静:“同学,谢谢你的喜欢,但是很抱歉,我已经结婚了,不能接受你的心意。这封信还给你,希望你能找到真正适合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