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朱沉默,朱棣悲伤,谁能想到,一次错误的时机,就此断送了一名大将的性命,早知道,以后那个朱棣,怎么就不指名道姓,好好提点他呢!

朱棣叹气,或许也躲不过。

殿中气氛一再降低,其余的诸将,此刻才明白,为何燕王,如此操心劳力,怕不是永乐以后,还得靠燕王打呢!

“谭渊身死,朱能,张辅那边都差点受到影响,紧要关头,是张武接过了谭渊的任务,指挥并收拢溃军。”

“但前面就说了,官军那边楚智、庄得都很厉害,另外还有一个没留下名字,可是,又不输他们的狠人—皂旗张。”

“不过,燕军的运气到了!这个时候的燕王朱棣,终于完成了他的绕背袭击,所谓招数不怕旧,好用就行。”

“中央军的后军被Judy打穿,甚至此过程中,和朱能、张武汇合,击杀了庄得、楚智等人。”

“两大主将阵亡,接下来的将士可能面临溃散,关键时候 ,是皂旗张,接过了指挥权,如此前张武一般,继续指挥中央军,来回和燕军对冲。”

“而他本人,则扛着官军帅旗,对于中央军来说,他是壮士,值得被称赞,死也死得惨烈。“

”据记载哪怕被箭矢射成刺猬,哪怕倒下,也爬起来,手持着那把大旗,直至最后一刻。”

“可惜,这等强悍的人,又没有留下姓名之人,还有许多,只不过都留在了那场内战里,而中央军也以这些人的壮烈牺牲,挡掉了燕军的进攻,保住了德州兵团。”

唐朝,程咬金嘶得一声,被皂旗张的行为所叹,又唏嘘道:“这人,是该被赞颂,可惜没有留下名字。”

李世民深感赞同,又说:“明初精锐之师,竟然因靖难之役,耗尽大半,实属不该。”

魏征补上意见,评价道:“四年的光景,受牵连的又何止这么些人!”

想到这,众人齐齐叹一口气,要怪谁呢,总不能怪老朱,晚年做错了决定!

听到此处的明朝洪武百姓,长吁短叹,他们不懂朝堂争斗,也不明白,为何不能让燕王直接继位。

既知燕王朱棣,开创永乐盛世,成永乐大帝,又知靖难惨烈之役,何苦再走一番?

留下这些家底,共同对抗外敌不好吗?

……

“这一日的对抗,双方都有损失,而且都不算小,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两军都十分疲惫,最终各回各营,各找各主帅!”

“其实,从第一日两军精锐,互相冲杀来看,其惨烈程度,可以想象第二日,又会是什么血腥场面!”

“也许靖难的每一日,参与争斗的将士们,都没有办法确定,自己是否能活到次日的清晨吧,总之,争斗一日不结束,一日都不会停止。”

“时间来到了次日清晨,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早起的将士,也有仗可以打,燕军方面,针对中央军的战车盾牌之类的战术,没作太大调整。”

“可能是因为,原先楚智、皂旗张所一支精锐被斩杀殆尽,所以相较于昨日,此次的中央军有点意外的好打!”

盛庸、何福:t_t…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