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刚喝茶的朱棣一口喷了出来,眉间狠狠一拧,他娘的,谁给的底气,让他三十年不上朝?!
创业难,守业更难,老子累死累活,是让你来躺平的??!
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想打人,朱棣一眼就盯住了低头不看他的朱高炽。
对不起了,好大儿,先拿你出气!
被罚运动的朱高炽:躺平的孙子,咱记住你了!别让我看见你!
与此同时的洪武年间,朱棣满屋乱窜,老朱追的气喘吁吁,他娘的,这臭小子也不晓得让让他爹,他打一顿能咋地!?
……
“当然不会!朱棣紧跟着就复建了锦衣卫,设置北镇抚司,专治诏狱。”
“除此之外呢,朱棣搬家了,皇帝都换人了,他也得动一动。“
”于是朱老四表示,爹娘你们在这边安心躺,我朱老四搬家回北平了!”
大明朱八八:………
“其实迁都这件事,老朱也想过,还让太子朱标出门巡视过,毕竟老朱的大本营,距离北方,还是太远。”
“更不要说北平,曾是元朝的首都,虽然老朱一手建立了大明,然后打走了元人,但又不是打没了,再也不受威胁。“
元人:( ???)难不成你还想打没!?
”所以自他当了皇帝,依旧重视北方,依然抵御元人,万一再来个蒙古人南下,他们又得打仗。”
“而且南北经济差异大,南宋那会儿,经济重心就在南方,金人也好,蒙古人也罢,那北方才是他们的大本营,于是老朱迁都,也是理所当然。”
“都城的选择,老朱曾参考两京模式,将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但建设一座城,还是都城,需要非常多的钱。”(洪武实录)
开封:?????? 我当过东京北京南京
林可双手一摊,又接着说:“很明显,老朱没那么多钱,而且战争连年不休,开封的繁华,早已成为青史中的传闻。”
“如要重建,工程巨大,不过老朱也试过在凤阳开建都城,虽然吧以劳民伤财为由烂尾了,但现在还能看见遗址。”
“后来朱标巡视西安,结果太子早逝,迁都计划也就不了了之,等朱棣上了位,北平改为北京,北平府改为顺天府。”
“Judy在位的期间,迁民入北平,以老家皇宫为蓝本造宫殿,并且就在这地方修陵墓了,然后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八年,Judy正式迁都北平,以南京为留都。”
Judy:南北埋爹,北边埋我!
“老朱家的皇帝,大概是有点反骨在身上的,朱棣排除万难,好不容易搬了家,好大儿朱高炽,就和他爹不一样。”
“他作为太子,长期留守在南京,继位后更是计划迁都南京,只不过,他身体不太好,洪熙元年都没熬过,就下去见爹了。”
“然而他儿子,Judy的好圣孙表示,咱北京待的好好的,干啥搬回去,于是这家就没搬成。“
”这对父子,在位期间都不长,直到朱祁镇继位,明朝的首都问题才正式落定。”
“从此开始,便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