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承包咱们陶城地区的土地?”
谢文龙听懂了谢玉东的意思后,吃惊道:“这土地面积可不小,六百多万人呢!你管的过来吗?”
整个陶城市,六县一区,加起来六百多万人口。
其中城市人口有八十多万,剩下的都是农民。
因为是贫困地区的缘故,又没有企业工厂入驻,以至于每年开春,都有很多农民外出打工,直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来家一趟。
本地的工作机会少的可怜,一个月两千的工资,就有好多人争抢。
别的不说,就说谢文龙。
两年前,谢文龙就是去外地打工的民工中的一员。
每当过完年,他就会带着老婆丁玉兰去沿海地区打工。
谢玉东的一个表舅在沿海一座城市开了工厂,谢文龙夫妇几乎每年都去谢玉东这个表舅的工厂里干活。
因为沾亲带故,对方给他们夫妻俩开的工资都还行。
谢文龙开叉车,每月工资八千五,丁玉兰也是开叉车,但是工资就稍微少了一点,每月七千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季度奖金什么的。
而且在工厂里面,管吃管住,夫妻俩基本花不多少钱,挣得这这钱都是纯剩的,一年下来,差不多能剩下十五六万。
像他们夫妻俩这种收入,在农村的民工群体中,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大部分农民工,年龄一过五十,再想找工作就不好找了,连建筑工地都有点嫌弃他们年纪大。
去当保安,人家都优先录取城市里本地的。
建筑工地上早就有了硬性规定,超过六十岁的人,一概不要。
可农民不出去打工,光凭家里几亩地,连保证温饱都难!
谢文龙是农民出身,他比别人都清楚农民的困境。
现在粮食不值钱,小麦一斤才一块钱多一点,一亩地最多也就八百来斤小麦,他家里有十亩地,那就是八千斤的收成,卖完后,就是八千块钱。
但是刨除农药、种子、化肥、收割费、播种费、一年下来,根本就不挣钱。
赶上年头不好,甚至还要赔钱。
就算是有国家补助,但是农民种地,一年两季庄稼,最多也就能剩下一季度的钱。
谢文龙家里十亩地,一年下来,如果光种地,也就剩下七八千块钱。
就这八千块钱,要用在家里人的吃喝拉撒看病等方面,根本就不够用。
因此农民必须得出去打工,不然的话,光指着种地,早就饿死了。
谢文龙当上县长之后,就曾想过为县里的农民减负,可一直无从下手。
因为从官面上来看,你说农民穷吧,他们还真不能算很穷,毕竟现在大部分农民家里都买得起汽车,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车子。
可要是说不穷吧,这些人却也没多少存款,有的人连孩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来。
买得起汽车,却拿不起孩子的生活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就好像城里的买房一族,看着家里有车有房,但却经不起一点小小的变故,稍有风吹雨打,就面临着车房断供,掏不出孩子学费的困境。
谢文龙知道这些农村百姓的困境,因此对于谢玉东说的话就不大相信:“你想要全区农村百姓都过上小康生活,别说你几千亿了,就是几万亿都不够花的!”
谢玉东笑道:“我又不是白给他们钱,我只是承包了土地,每年给他们一些租金,租金只是稍微高一点,够他们生活就行了。至于后续的东西,得一步步来,不能一下子给到位,否则的话,不如不给。”
底层百姓,不能对他们太好。
这些人畏威而不怀德,不能给他们笑脸,而是得经常敲打,然后偶尔给一点好处,这样才能让他们心存感激。
如果直接给他们钱,他们只觉得这些钱是天经地义该给他们的,没几个会感激你,反倒会笑你傻逼。
谢玉东对底层百姓的行为方式,实在是太了解了,他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些人。
你想要对他们好,可以,但最好不要表露出来。
否则的话,你把全部身家都给了他们,你也落不了一声好。
做事情有时候就得讲究一点方法策略。
不然的话,光凭一腔热血,是办不成事情的。
这个道理,谢玉东在当大区经理时,便已经知道了。
“行啊,你想好了就行。别到时候钱也花了,人也帮了,最后还落得一个埋怨,那就得不偿失了!”
谢文龙见谢玉东主意已定,他便不再劝阻。
他现在也是修道之人,虽然涉足官场,但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极其不简单,既然有了通盘考虑,那就用不着担心。
毕竟他旗下这么多大型公司,在公司的大方向安排上,那肯定比谢文龙要专业。
父子俩聊了好一会儿,谢文龙临走时说道:“我这次过来,一是看一下你的具体想法,二是你妈妈说了,让你多回家看看。你之前在外地,经常不回家,那也罢了,现在到了老家了,再不回家,那就有点不像话了!”
谢玉东这几天一直在忙活厂房和车间的事情,吃住都在公司,还真没有回家,看来现在老妈对自己有意见了。
“行啊,我今天晚上就回家!”
谢玉东从善如流:“以后我就在市区住下了!”
他之前在陶城市区为父母和奶奶都买了房子,谢文龙因为政务繁忙,几乎没时间去居住,丁玉兰因为要在老家照顾王凤英,也没时间去住,因此那几套房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着的。
不过现在丁玉兰成为了修士,前几天刚学会了开车,拿到了驾照,于是就一颗心就野了。
这几天专门买了一辆玛莎拉蒂,开始在市区和谢家寨来回转悠。
她已经是引气期的修士了,反应迅速,头脑灵活,虽然刚拿到驾照,但车技却堪比车技演员,开车只觉得爽利,却不会出车祸。
也因为开车方便的缘故,她这几天开始在市区居住。
主要是现在刚立秋,老家里蚊虫极多,苍蝇也多,狗吠鸡鸣,让她感到厌烦。
当然,真正的原因是,谢玉东的奶奶王凤英吃了灵丹之后,身体健朗,不下于十八岁的小姑娘,精神头充足,每天都要指使丁玉兰干着干那。
丁玉兰烦不胜烦,不想跟婆婆闹矛盾,便想办法避开她。
反正现在的王凤英一个人在家也完全没有问题,她绝对能够自己照顾自己。
婆媳问题是古今中外一直以来的难题,丁玉兰即便是迈入修行路,丁玉兰的应对方案就是尽量远离王凤英。
她现在来到市区居住,谢文龙天天忙,基本上不着家,谢玉东也不回家,丁玉兰就有情绪了。
“你妈可说了,我不回家,你也不回家,你的老婆孩子也不回家,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你要是实在忙,你把无双带回来也行啊!奶奶带孙女,也比一个人在家里待着好!”
谢文龙对谢玉东道:“你妈现在一个人在市里住,咱们以后尽量多回家吧。”
谢玉东出主意道:“我妈这都是闲的!这样吧,她带着我奶奶,出去旅游去吧!出去玩,长见识,还能吃到很多吃不到的东西。”
谢文龙:“你可拉倒吧!以前有我在中间,三人出门旅游还行,要是她们婆媳两个在一起的话,用不三天就得掐起来!”
谢玉东笑了笑,没敢接话茬。
其实丁玉兰和王凤英的婆媳关系一直挺好,但挺好并不代表一直好,偶尔也会爆发一点小矛盾。
谢玉东对此只能当看不到。
这种事情根本难以避免,反正两人都是聪明人,就算是拌嘴,也拌不几句。
到了晚上。
谢玉东乖乖的开车回到市区的家里。
和父母一起吃了一顿饭,又拿着手机让父母与沈墨卿、谢无双开了一会儿视频,这才返回自己的房间休息。
等到了第二天早上,他来到自己厂房,准备测试自己制造出来的新型电动车时,然后就发现,几辆样品电动汽车竟然全都没了。
谢玉东顿时就有点发愣,现在竟然还有人敢动他的东西?
他在外面开公司,建工厂,什么东西都没有丢过。
没想到这才来来到老家没几天,就开始丢东西了。
着实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