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 第921章 取得了预期效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淑娜眉头紧皱,满脸狐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具体地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段云峰见状,连忙解释道:“是这样的,巴西的汽车工业目前采用的是欧洲环保标准。而在巴西的北部州,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尤为关注和重视,如果汽车发动机无法达到欧洲的环保标准,那么就无法获得生产许可。”

陈淑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追问:“那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你有没有跟工厂那边商量过呢?”

段云峰回答道:“当然有啊,我们一直在保持沟通,他们的技术人员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时,一旁的于建学插话道:“照这么说,现有的技术肯定是无法满足欧洲环保标准的咯?”

段云峰一脸无奈地说道:“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啊,我们的汽车目前只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至于好不好,那还远远谈不上。毕竟欧洲在这方面已经钻研了很多年,这东西本来就是人家发明的,我们不过是在后面亦步亦趋地学习和模仿罢了。所以说,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于建学听了,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啊!你想想看,那边的轻卡项目都要下马了,他们还会有心思去投资搞技术研发吗?恐怕最多也就是随便找两个人来敷衍一下你而已。”

段云峰听于建学推测说,国内的卡车工厂只找了两个人来糊弄他,心中的焦虑瞬间被点燃,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说道:“他们怎么能这样做呢?发动机可是关键啊!如果他们把发动机搞定了,那就意味着可以顺利出口零部件了。

“我们工厂搞过来的只是一条组装生产线而已,就是原来的组装车间,主要的零部件生产都在国内。那些工人、固定资产,能不能重新被利用起来,可全都取决于这个项目啊!他们怎么可能就这么敷衍地找两个人来打发我呢?”

陈淑娜见状,连忙安慰道:“段云峰,你先别着急。小于可能不太了解具体情况,你现在已经把卡脖子的问题搞清楚了,这是个好的开始。咱们就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想办法找到出路。如果能顺利解决,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你尽管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段云峰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我是这么想的,我在这里盯着,国内那边也得有一个人跟工厂保持密切沟通才行。你看能不能让何洪利在工厂常驻一段时间,专门负责跟进这件事情?”

陈淑娜思考片刻后回答道:“这毕竟是你们巴西分公司的事情,你现在是负责人,具体该怎么安排,还是由你来决定比较好。”

还没等段云峰搭腔,何洪利赶紧举手说:“我有不同意见。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已经表态了,我是巴西分公司的人。在巴西,我服从段云峰的领导,我不会跟段云峰争巴西分公司的主导权。但是,我是公司聘请的葡语翻译,你让我常驻工厂,跟工程师交流发动机技术问题,这不是我的专长啊。我干不来。

“我希望陈经理考虑我的实际情况,尽快安排我到巴西工作。我可以在轻卡组装厂项目上给段云峰当翻译,推动项目进展。同时,我还可以寻找铁矿石的供货渠道,尽快把铁矿石进口贸易做起来。这个王总刚才在会上也是表态支持的。”

房间里安静下来,谁都不再说话。好像每个人都被逼到了墙角,完全没有了退步的余地。

陈淑娜语气严肃地说道:“关于谁去工厂盯技术改造这件事,我们暂且先搁置一旁。目前,你们俩都身处巴西,所以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将巴西这边能够商谈的事情尽快谈出一个明确的结果。只有这样,何洪利才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也才能够顺利地留下来。倘若无法谈出结果,那么你们俩都必须回国,至于到时候是否还需要有人去盯工厂做技术改造,恐怕就得另当别论了。”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假如合作意向能够达成,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技术改造这一个问题了。到那时,我们自然会全力以赴地去盯工厂做技术改造。当然,如果你们俩因为各种原因都无法脱身,无法回国,那么国内方面我们会再做其他的安排。”

最后,陈淑娜特别强调道:“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何洪利最终决定留在巴西,那么巴西分公司的事务依然要由段云峰全权负责,包括何洪利要开发的铁矿石贸易业务,这一点刚才何洪利你自己也已经提到过了。对此,你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

何洪利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意见。”

陈淑娜见状,紧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现在就来谈谈节能灯项目吧。段云峰、贾勇,你们俩谁来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呢?”

段云峰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主动开口说道:“还是我来说吧。关于这个节能灯项目,其中的巴西客户陈先生,是我在上一次到巴西考察时结识的。巴西分公司成立后,当时我和贾勇还在国内,我们就已经和老陈签订了两个货柜节能灯的出口合同。后来到了巴西,我们又与陈先生的北明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经营协议》。”

段云峰顿了顿,看了一眼贾勇继续说道:“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以后,我就离开了圣保罗去北部州工作了。节能灯业务的后续开发工作都是贾勇在配合陈先生在做。过去一年,贾勇配合陈先生建立了节能灯销售网络。

”这个销售网络覆盖了圣保罗市内和周边卫星城镇的便利店。销售规模持续增长,现在一个月能够销售三个货柜的节能灯。去年一年,一共销售了二十多个四十英尺货柜节能灯。为华艺国贸公司创造了一百多万人民币的利润。

“陈先生按照《合作经营协议》的约定,支付了部分我在北部州的业务开发费用。应该说,节能灯项目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同时,支持了轻卡组装厂的项目推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