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院长办。

当院长确定来院手术的专家,就是明天带队评审的孟思声时,整个人陷入了焦虑之中。

他这座庙,何时容过这么大一尊佛。

孟思声身为青城等级医院的评审专家,又是带队组长。

身份地位别说他们这个小小的县医院,哪怕是青城医院、卫生部门的主要领导,都只有笑脸陪同的份儿。

“哎呀妈,这可咋办啊!”

院长只觉压力山大。

他在办公室来回踱步,决定先把这个消息上报给县卫生部门。

再逐一往上汇报。

毕竟压力不能自己一人担着,而且他也承担不起。

当一通通电话在各级部门的办公室响起。

县卫生部门、青城市医院、市卫生部门集体炸了锅。

“什么?!带队专家来咱们县医院了?这事儿你确定吗?”

县卫生部门的领导,此刻的表情跟院长一模一样。

原本清闲自在的众人,瞬间被这个消息吓得浑身一颤。

要知道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县城的小医院,居然迎来了省城下来的评审专家。

这可把众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确定。”

院长苦涩着脸,硬着头皮回答。

“好好接待!”

“评审细则你让县医院的同志学习一下,万一要检查,别什么也不知道。”

“还有,各部门的迎检准备工作安排了吗,别出大漏洞,我马上组织人员过去支援!”

县卫生部门此刻全员动了起来。

有人准备莅临指导的横幅,有人联系附近的招待。

忙碌的身影,场景比过年还热闹。

当县卫生部门将情况汇报给青城卫生局时,负责此事的杨杰东,同样傻了眼。

“评审专家去了县医院,还要亲自上台手术?”

“那明天专家组还会不会按计划,来咱们市医院进行评审?”

“如果现在赶去县城,我明天还有机会见到肖首席吗?”

一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一边是青城医院的等级评审工作。

杨杰东犹豫片刻,还是拿起电话,说道:“安排车,现在就去县医院!”

......

此时,率先一步,赶到县医院的,是青城医院派来会诊的专家。

男人四十岁左右,是青城市医院普外科的副主任。

也是负责县医院飞刀工作的医生。

他神情舒缓,从容的从车上下来。

表情带着几分好奇。

“别人都不愿意来,我倒是挺喜欢这里的,就是不知道病人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手术的可能。”

王斌虽然身为科室副主任,但也只专注于技术领域的事情。

像今天这个事情,全科有上进心的医生,都在为明天评审工作准备好好表现一番。

他们自然都不愿意接这烫手的山芋。

但对于王斌而言。

那些迎检的事情,更让他头大。

还不如自告奋勇,接下这个会诊,到县医院来的清净。

“哎,病人呢?”

王斌来到急诊,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不止如此。

急诊抢救室乱糟糟的现场,更像是刚打了一场打仗似的,让王斌都忍不住心跳加速。

“难道病人已经没了?这也太快了吧。”

王斌皱了皱眉。

别看他有点散漫,不爱争强好胜,但对病人还是非常上心的。

在得知县医院有急症病人,他已经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根本没有耽误多少时间。

这时,一名护士从走廊走了过来。

“你好,我是市医院的,郭主任联系我来会诊,抢救室的病人呢?”

王斌拦着护士,询问起来。

“哦,你好,病人去做手术了,现在应该刚上台。”

护士怀里抱着一个干瘪的黑色氧气袋,显然是刚才参与转送病人的护士。

“送手术了?!”

王斌愣住了。

在电话里,郭主任明明给他说过,这个病人的情况,很棘手。

以县医院的能力,根本上不了手术。

这才叫他过来会诊。

怎么现在,病人又推到手术室了呢?

“据说是来了两个省城的专家,现在应该已经上台了。”

护士的解释,让王斌神情一变。

省城专家?

还一次性来了俩?

县医院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实力了,居然有资源能请得动省城的专家。

王斌再也坐不住了,好奇心驱使他快步朝手术室走去。

......

手术室内,病人已经在麻醉师的诱导下,昏昏睡去。

各种导线连接在病人身上,各项数值在监护仪上浮现。

“气管插管已建立,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可以开始手术了。”

听说来了个重病号,麻醉科主任亲自上台。

他熟练的将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插进病人的肺中,随着呼吸机开始工作,病人已经进入全麻状态。

“小肖,省里的专家还没到吗,要不你打个电话问问?”

肖建强已经刷好手,穿上洗手衣,来到台前。

他忧心忡忡。

始终不放心眼前的病人。

毕竟腹腔巨大肿瘤,他第一次见,别说手术,连最基础的诊疗方案,也是凭借感觉在做。

“放心吧,我刚才已经打电话确认过了,他们马上就到。”

对于老爹的担忧,肖晨光很理解。

90年代,无论医疗水平,还是信息传播,都相对闭塞。

在遇到新病种,很多医生都是凭借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在诊疗。

这就像摸着石头过河。

但肖晨光对此并不担心。

因为用不了几年,国内各行各业,就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日新月异的变化,将遍布整个华夏大地。

甚至前几天,当导播员慷慨激昂,讲出那句“覆盖全球”的话。

屏幕前无数人湿了眼眶,心中激动不已。

这一刻,他们感到了无比的自豪。

当民族脊梁开始挺立,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只会感受到深深地忌惮。

“小肖,我们来了。”

“没迟到吧。”

这时,两道沉稳的声音随着手术室大门的敞开,传了进来。

杨德怀、孟思声两人,大步走了进来。

“没有,杨主委、孟教授,你们来的很及时。”

肖晨光脸上挂着笑容,像是遇到多年好友一样,跟他们打着招呼。

这下。

肖建强彻底蒙圈了。

眼前这两位可是省城来的专家。

以儿子的身份,不应该规规矩矩的,像学生遇见老师那样,表示尊重嘛。

怎么现在就像朋友见面一样。

况且。

这两人怎么看上去这么面熟?

虽然隔着帽子、口罩,但在肖建强印象中,好像从哪见过。

就在他心中疑惑不已,手术室的大门再次敞开。

这次进来的人,肖建强认识。

是青城市医院的专家,王斌。

之间两人有过几次手术上的配合。

就在肖建强刚想开口,王斌却像见了鬼一样,表情惊愕。

嘴里更是喃喃自语。

“这...这怎么回事,我居然在县医院的手术室,见到了省保健局的专家。”

“一个是评审专家孟思声孟教授,另一个是省外科协会主任委员,杨德怀杨主委。”

王斌彻底呆住了。

他实在难以想象,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居然能一次性请的动他们两人。

这次县医院组的手术,王斌都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资格,留在这里。

而当他看到一旁的设备时,心情再也抑制不住。

全新的腹腔镜,高清监视器,全球唯一专利直线切割吻合器,居然一股脑的呈现在他的眼前。

这一刻,他甚至感觉自己不是过来会诊的专家,而是一个实打实的学徒。

而事实,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