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啊文若,你在纠结什么。”
“唉…”
尚书台外,郭嘉坐于车驾内,透过车窗,看着不时进出的官吏,郭嘉神色微凝,心中生有几分感触。
对荀彧,郭嘉是有敬重的。
如果没有荀彧的举荐,那他就不会有今日,更无法追随那样的雄主,只是有些事,随着时局的演变,渐渐与过往不一样了。
人还是过去那些人,只是关系却变得微妙起来。
对于这些,郭嘉是有预料的。
毕竟乱世的时间久了,有些东西就回不去了。
郭嘉轻呼口气,撩袍起身,弯腰从车驾内探身而出,马夫见状忙搬下马凳,郭嘉缓步下车,抬头望向尚书台,遂抬脚朝正门走去。
郭嘉的到访,是引起不少人注意的。
别看郭嘉在朝并无显赫之职,但却在丞相府领有要职,尤其在不少重要场合,郭嘉常随曹操一同前往,这使郭嘉在朝中,在许都是有不小威望及影响力的。
郭嘉步履沉稳,面色如常,对这一路的作揖行礼或指指点点,皆淡然处之。
对这些,郭嘉从不在意。
他这次来尚书台,是为了公事。
在出征之前,有些事不定下,是会有一定隐患的,作为曹操的谋主之一,郭嘉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郭嘉的到访,很快就传到荀彧这边。
荀彧得知郭嘉来访,心中略感诧异,但很快便恢复平静。
他知郭嘉为人,亦知其来意。
“都先退下吧。”
“喏!”
看着作揖离去的属官,荀彧神色微敛,缓缓起身整理衣袍,遂朝堂门处走去,出堂门的那刹,就看到含笑走来的郭嘉,四目相对下,荀彧露出淡淡笑意,抬脚朝郭嘉走去,郭嘉见状步伐加快不少。
“荀令君。”
“奉孝!”
二人抬手向对方一礼。
只是二人皆能感受到对方的谨慎,这在先前是没有过的,不过有些事吧,尽在不言中,毕竟局势已不同往昔。
“奉孝怎想着来尚书台了?”
荀彧撩撩袍袖,看向郭嘉询问。
自从那檄文问世,引得朝野震动,世人皆知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战,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响。
作为曹操的谋主,郭嘉是有很多事要做的。
荀彧这边也一样。
或许在此前那次清算中,荀彧对外没有任何态度,可他仍身陷旋涡之下,对此荀彧没有说过什么,一直在尚书令这个位置上,做好他该做的事情。
“嘉此来,是奉丞相之命。”
郭嘉淡淡一笑,拱手答道:“荀令君,可先讨盏茶?”
“好。”
荀彧表情有变,可很快就伸手示意。
郭嘉微微点头示意,二人遂并肩朝堂内走去。
看着堆积的公函卷宗,郭嘉心中生出唏嘘,丞相府能在许都掌控全局,荀彧是既有功劳,也有苦劳。
难怪明公对文若如此啊。
也是这样,郭嘉明白了,自家明公对荀彧的复杂。
但也就是自家明公了,换做是旁人的话,恐都不会是这样了。
步入堂内,荀彧亲自为郭嘉斟茶,茶香袅袅,这似乎缓和了此间的微妙气氛,郭嘉在思考要怎样开口。
“奉孝,尝尝这茶。”
荀彧将茶盏递到郭嘉面前,“此茶,是公子差人所赠,据闻是在原有炒制技艺上,又进行了改善。”
“那嘉要好好尝尝。”
郭嘉伸手接过,笑着说道:“经公子改良的茶,不知在许都风靡,亦在各地传开,茶还是那个茶,但风味却全变了。”
言罢,郭嘉在吹了吹,轻抿了一口,茶香在舌尖绽放,这叫郭嘉不由赞叹一声:“此茶果然不同凡响。”
荀彧微微一笑,可心底却生出感触。
对郭嘉意味深长之言,荀彧如何听不出来。
这也让荀彧想的更多。
荀彧这些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郭嘉的双眼,他知荀彧为人,所以他才会借茶暗喻,有些事既生变化,那就非个人所能左右了。
……
在尚书台,一场带有深意的对话,在尚书台不少人关注下进行时,反倒是丞相府这边却显平静不少。
“吉利,这样好吗?”
内院所在。
丁氏露有几分复杂,看着斜倚凭几的曹操,娥眉微蹙道:“即便是要解决那些人,也不必经文若之手吧?”
“夫人觉得某这次做的过激了?”
曹操眉头微挑,迎着丁氏的目光,说道。
“过激,倒不至于。”
丁氏摇摇头,讲出心中所想,“只是觉得这件事,要经文若之手来办,对他而言,是有些太残忍了。”
“毕竟这些时日,朝中也好,许都也罢,甚至是别地,明里暗里对文若的质疑,抨击,甚至是诋毁是从没有停过的。”
“唉…”
听到这话,曹操不由轻叹一声。
对此,他如何不知啊。
其实针对先前那件事,荀彧没有任何表态,这其实是表了态了,固然说这种表态很是隐晦,可曹操太熟悉荀彧了,荀彧的变化,还是叫曹操有些意外的。
但也是这样,使得有些风,就引到了荀彧身上。
“夫人可知,在丞相府,在地方,有一些人对荀令君愈发不满了。”也是想到这里,曹操眉头微蹙,讲出他在心中放了很久的事。
丁氏一听这话,眉头皱的更紧了。
此言何意,她如何不知。
因为荀彧的脾性与行事,在变化愈发快的当下,荀彧现在是属两头皆不讨好,可荀彧为何这样,丁氏是清楚的。
恰是因为了解荀彧,所以丁氏对荀彧做的一些事,其实是能理解的。
毕竟荀彧的转变虽小,但她是能看出来的。
也是知荀彧之才,所以丁氏不希望看到自家丈夫跟荀彧的关系有裂痕。
“跟袁本初,跟汝南袁氏的仗,快要打起来了。”
曹操探身而起,伸手握住丁氏的手,语声低沉却坚定,“在世人的眼里,某眼下是风头正盛,可谁又能看到,在地方上,尤其是许都与襄阳之间,存在着多少风潮与暗涌。”
“子修这边,某将一些事强加到他身上,与之相对的,在许都这边,有些事就要加到荀令君身上。”
“对于荀令君,某是信任的,就像对子修一样。”
“内部的一些事,尤其是出现的分歧与不满,是需要他们各自领头,把一些风波给解决了,这样才能安稳的。”
“苦了你了。”
丁氏听后,紧紧攥着自家丈夫的手。
看着自家丈夫的面庞,那疲惫之意,比先前要多不少。
自家丈夫承受了什么,她如何不知呢。
别看她对朝中之事从不过问,可实际上她对很多事都心知肚明,跟汉室老臣,跟汉室宗亲这些就不说了,在曹氏的内部,老人与新人之间,各派之间,彼此是有怎样的试探,甚至是较量,她是一清二楚的。
只不过自家丈夫,跟自家长子,都做的很好,这才使得有些矛盾没有激化,不然的话形势就不是这样了。
甚至丁氏在想一件事,若有一日,她的长子从襄回来,那有些事是否就会变得更复杂了?
也是想到这里,丁氏更知对袁一战,自家丈夫为何要那样做了。
这其实是在提前解决一些隐患。
这次主动出击,打的好与坏,是有着深远影响的。
“操劳惯了,也就没觉得有多苦了。”
曹操笑笑,伸手轻抚丁氏面颊。
“你们父子俩,都是一个德性!”
丁氏见状,瞪了曹操一眼道。
“哈哈……”
听到这话,曹操笑声更大了。
在自家夫人面前,对自己长子的喜爱,曹操是从不加遮掩的。
“夫人,苦了你了。”
但大笑之余,曹操却生出愧疚,看向丁氏说道。
“什么苦不苦的。”
丁氏却道:“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不过吉利,等打完这一仗,就别再像先前那样了。”
“夫人说得是。”
曹操点点头,“跟袁本初分出胜负,以后再有仗啊,某就不亲力亲为了。”讲到这里,曹操生出几分感慨。
对于战争,曹操不似年轻时那样,充满了激情与冲动,所处的形势不同,位置不同,这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了。
这些年他南征北战,说实话,内心深处的疲惫,早已达到了顶点。
只是先前是形势所迫,有些仗他必须亲自去打,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这块令牌,夫人收好了。”
想到这里,曹操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如果许都形势有变,夫人可持此令牌,做该做的事情。”
丁氏皱眉,看着曹操。
许久,丁氏才伸手,接过眼前的令牌,“放心吧,这个家,妾身会看护好的。”
“嗯。”
曹操轻轻点头。
在丁氏接过那块令牌时,曹操的心定了不少,他知道,接下来的一战牵连太大,不把一些事做好,他这心是很难安稳的。
许都这个暗潮涌动的地方,真要是有看护不住的时候,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可对曹操而言,他不希望他寄予厚望的一战,到最后会因为许都这边出现的变故,而在前线出现任何差池。
真要是那样,他想排除的一些隐患,恐是无法连根拔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