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187章 龙虎斗(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恶!!”

“该死——”

愤怒的声音,在丹阳郡宛陵县衙回荡,孙策双拳紧攥,重重捶在案几上,那双眼眸闪烁着杀意。

聚于堂内的文武,脸上露出各异神色。

堂内空气仿佛凝滞一般,显得格外压抑与沉闷。

“曹贼这是在跟我叫板啊!!”

孙策难掩怒意,扫视堂内众文武,咬牙切齿道:“好啊!既是这样,那我就遂他愿,领军杀至彭泽!!”

“主公不可啊!!”

“将军不可轻中此奸计!!”

“主公……”

孙策话音刚落,一道接一道声音响起,吕范、阚泽、严畯等人,纷纷上前规劝起孙策。

“有何不可的!!”

孙暠冷哼一声,看着几人瞪眼道:“这曹贼何其猖狂,我军出秣陵以朝丹阳腹地进发,如此短的时间,其便离开襄阳,奔赴柴桑,如此招摇是生怕我军对此不知情!”

“某就不信了,曹贼能在柴桑聚集一众精锐及人手,其内部就一点差池都没有,各地驻守……”

吕范他们听到这话,心中是生出各异神色。

说实话,他们也不相信,曹昂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就能将一切都捋顺清楚,这其中有太多不符合常理的了。

跟随孙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这仗是怎样打的,他们是清楚的。

仅是一个兵马调配,尤其是所涉规模大,所涉地域多,这就不是十几日,所能敲定明确下来的。

更别提这还牵扯到行军路线,战场分属,粮道明确,后方驻防等等,仅是提及到的这些没有个把月,是根本不可能理顺清楚的。

就这还没提及所调军队,内部是否愿意打这个仗,所驻之地是否存有隐患,对,还有徭役的征发,这供应前线的粮草军需等,是需要人手来负责搬运的,这部分人手规模到底要定多少,这也是需要好好理顺的。

多了,对粮草压力太大。

少了,会影响前线转运。

千头万绪之下,哪会如此容易解决好?

可偏偏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发生了。

曹昂先行赶赴柴桑了,并将代表他的纛旗竖起来了,这代表的意思不言而喻。

“暠公子的心情,范能理解。”

吕范努力平稳心神,撩撩袍袖看向孙暠,“但仗不是这样打的,不管曹贼那边有何动静,对于我军而言,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早解决活跃在丹阳郡境的山越各部,这与吴郡、会稽等地山越是有不同的。”

“趁着此次西进征曹,将丹阳境山越各部击溃收编,是我军既定的部署,不能因为有些变化就擅加更改。”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如何解决豫章东部山越各部?不止是这样,后续我军粮道如何确保安稳?还有,一旦江北的曹军江上力量来袭,又当如何不惧后方的阻击力挫?”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前线有变?”

孙暠瞪眼道:“别忘了,曹贼是不会等着我军解决完这些,才会在柴桑有所动的,曹贼何其奸诈,你们不是不清楚!!”

“如果曹贼趁我军解决丹阳、豫章两郡山越各部期间,出动兵马先行对临汝、庐陵等地展开攻势,聚于此的兵马,能抵御住来势汹汹的曹军还好,可要是抵御不住,使上述之地悉数丢掉,那后续的仗怎样打?”

尽管对周瑜,孙暠是看不惯的。

可眼下的形势,不是讲个人恩怨的时候。

孙暠提及的,恰是眼下孙策直面的困境。

为了这一战,孙策是想了很多,似曹昂提前出战这种设想,孙策是有料想的,但孙策并不觉得曹昂会这样做。

毕竟这样的风险太大了。

真要是仓促下聚集兵马,汇聚到柴桑一带,使得决战提前在柴桑上演,其能在如此压力下,解决好后方及前线种种,一切都好说,可要是不能解决好,真要在柴桑落败了,那被动就太明显了。

对于今下的曹昂,最不该,也不会做的就是这样的决策。

曹昂他输不起啊。

这不止是打击其声威那样简单,甚至闹不好啊,因为前线的战败,会导致其内部出现动荡的。

而围绕在北之战没有结束的大背景下,这种冒险举措明显是不符曹昂利益的,也是这样,孙策是想到了这点,可却没有多想。

可偏偏曹昂就这样做了。

这是否打乱了曹昂的部署,没有人知晓,但因为这一突发状况,使得孙策的部署有些打乱了。

战争就是这样,永远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即便是在久经沙场的悍将,都无法在战前预判一场战争的胜负,谁要是真这样做了,十有八九是要以战败落下帷幕的。

堂内的争吵仍在继续。

坐于主位的孙策脸色分外阴沉。

对麾下争吵的这些,孙策听到了,但他此刻的思绪,却全然不在这里,而在领兵聚于柴桑的曹昂身上。

孙策知道,曹昂这样做,摆明就是奔着他来的。

就是叫他面对这样的态势,看能做出何等抉择来。

你不来,那我就动了。

你要来,那我就奉陪!

这就是逼着他做抉择的。

而对孙策而言,自他父亲战死后,他最排斥,也最厌恶的,就是被人逼迫着去做一些事情。

遇到这样的事,孙策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强硬回击!

因为在孙策的背后没有退路可言。

从他决意兴兵起势的那刻起,就注定他除了前行,再没有任何别的选择了,退缩了,犹豫了,会使富春孙氏万劫不复,会让追随他的处在凶险下。

“够了!!”

孙策的喝喊响起,让争吵声消失了。

一道接一道注视聚焦到孙策身上。

熟悉孙策的都知道,决定接下来战事的时刻到了。

“柴桑是一定要去的。”

迎着投来的道道注视,孙策紧皱眉头,沉声道:“对曹贼,某太了解了,如果我军不及时赶赴,其必定不会坐以待毙的。”

“不管是对临汝,亦或是对庐陵,那都不能有任何闪失,不然后续我军对曹贼的攻势,就无法顺利展开了。”

听到这话,堂内众文武露出各异神色。

有兴奋,有凝重,有思索。

而吕范他们,则是面露凝重下,心中暗暗轻叹。

其实他们也知,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豫章郡,是双方交锋的关键所在,一旦己部在豫章郡的根基丢失,那么后续很多部署都无法展开。

可真要依着曹昂的变动而动,那豫章、丹阳交汇之地的诸事,也必须要解决,不解决的话,或许当下没有什么,一旦双方在前线交战正酣,而后方出现任何状况,这对前线局势就太过不利了。

“子衡,汝不必去前线了。”

在此等态势下,孙策表情正色,看向吕范,“汝便坐镇宛陵,某会给凌统、徐逸下达军令,命所部归汝节制,一来进剿山越各部,二来维系我军粮道,三来提防江北曹军。”

“某知这担子很重,但为今之计,某希望子衡能扛起这份担子,以为我军重创曹贼创造机会!”

讲到这里,孙策眼神如炬的盯着吕范。

堂内不少文武看向吕范。

“喏!”

吕范顿感压力倍增,但这一刻,可不是推诿的时候,在此等注视下,吕范郑重的作揖拜道:“明公放心,有范在宛陵,定保丹阳不出任何状况!”

“好!!”

孙策拍案喊道:“有子衡这句话,某就心安了。”

作为最早追随孙策的,吕范的能力如何,不止孙策清楚,其麾下文武也知晓,有吕范坐镇宛陵,一些人是暗松口气的。

不过也有一些是不忿的。

别看孙策在江东聚拢起势,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主要是其派系太杂了,再一个,孙策的职官太低了。

以讨虏将军坐镇江东,而江东诸郡又隶属于扬州,关键是孙策不是扬州刺史或扬州牧,领扬州刺史的丁斐,是在寿春坐镇的。

这就导致孙策想坐稳江东,必须要设法笼络麾下,为此孙策能想的法子,就是按功绩战绩,授予麾下拥有私人部曲的规模。

这些私人部曲,是不听命于孙策的,而是听命于他们的主家的,这的确使孙策平稳住了麾下,但与之相对的,也使麾下带有不少隐患。

讲句不好听的,孙策是与这些群体共治江东的,只不过孙策持有的兵马最多,且在此前征战中,孙策凭借一次次征战,树立起自己悍勇一面,这使得很多人对孙策是信服的。

这样的事情,但凡换一个人来做,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

在原有时间线上,孙策死了,孙权继位,使得内部出现动荡,甚至连富春孙氏中都有人反孙权,如此复杂汹涌的局面,孙权用了很多办法才平息下来,这其中就包括跟江东诸族求和妥协。

这也是为什么,在曹操领军南征之下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跟曹操交战,而是向曹操投降,因为他们要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关键是孙权还不能惩治他们,真要这样做了,不等曹操麾下大军过来,江东内部就先乱起来了。

继明确吕范坐镇宛陵,命凌统、徐逸率部留守,孙策命老将宋谦进驻鄱阳,以解决豫章东部山越各部,同时跟临汝等地保持密切联系。

而他则亲率大军,加急朝彭泽一带赶去。

不管跟曹昂的仗是否会打起来,他都必须要尽快赶去彭泽,以防止曹昂先他一步做出行动。

孙策知道这样做风险很大,仅仅是将战线短时间拉长,这就会产生很大威胁,可在此等态势下他没有其他选择。

尽管孙策不愿承认,但在很多地方,曹昂的优势要比他明显太多了。

可已经谋划好的战事,眼下已经拉开了帷幕,对孙策而言,就没有退缩可言,因为这样做,就不必等曹昂做些什么,己部就会出现内乱,毕竟这次征曹,随军的还有诸族子弟及部曲。

未战先怯要真做了,他们势必会派人送回消息的,到时吴郡、会稽郡会发生什么,孙策不用想都能猜到。

当孙策在宛陵一带,针对前线出现的种种,而做出对应部署及决策时,与之相隔数百里开外的临汝。

周瑜的心情很不好。

临汝城内,周瑜盯着案几上铺开的舆图,眉头紧锁,他的目光在柴桑、彭泽、南昌等地来回变动,显然是在思索什么。

“将军,南城、石阳等地出现小股叛乱。”

吕蒙匆匆从堂外走进,打破了此间的平静。

可让吕蒙奇怪的,周瑜似一点都不奇怪。

“曹子修善使阳谋,对人心的拿捏,还是如此精准啊。”

在吕蒙的注视下,周瑜轻叹一声,表情复杂的说道。

自得知曹昂领兵进驻柴桑,周瑜就知豫章、丹阳两郡局势必有变数,这变数,不止会影响到孙策,还会影响到他们。

说实话,在临汝的周瑜,得知孙策要起兵征曹时,他的内心是很不看好的,尽管这些年,孙策在秣陵做了很多,也取得了对应的成效,但是跟曹昂比起来,这差的还是太多了。

如果能多等些年,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但曹操也好,曹昂也罢,根本就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让公孙阳率部出动吧。”

感慨之余,周瑜对吕蒙说道。

“喏!”

吕蒙当即抱拳应道。

对于这不看好的一战,周瑜的态度是明确的,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不会放弃的,这不止是为了孙策,也是为了自己。

一次又一次败给曹昂,这是周瑜无法接受的。

不管这一战,最终结果是怎样的。

他都要打好应打之仗!!

“来人啊!!”

在吕蒙离开没多久,周瑜的声音响起,紧接着堂外亲兵走了进来,毕恭毕敬的朝周瑜抱拳行礼。

“去将周泰、潘璋找来!”

“喏!”

看着亲兵离去的背影,周瑜眼神冷厉起来,他猜到孙策知晓曹昂种种,定然会有所动的,既如此,那他也要跟着动动,豫章郡在接下来势必消停不下来,如何掌握更多优势,那就看双方如何博弈跟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