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八月三十。
丹阳郡治,宛陵。
“呼…还是床榻舒坦啊!!”
太守府,偏院之中。
曹震躺在床榻上,紧握双拳伸了个懒腰,顿觉浑身筋骨松快不少,连带着酸痛都减轻了许多。
屋内烛火晃动。
曹植、曹冲、曹演几人相视一眼,露出了无奈笑意,自来宛陵以来,他们不像先前那样松快。
他们被分到各处,以减轻对应群体压力。
毕竟从彭泽登船渡江赶来宛陵,为确保前线各处不出差池,随曹昂出动的人手,部分是留在彭泽负责殿后。
眼下宛陵已成新的征伐江东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地各处都开始朝宛陵汇聚,但前期的筹备仍需谨慎对待才行。
曹震翻了个身,看着不言的几人,“说实话,我还真羡慕子文、子林他们,待柴桑伤兵营诸事摆平,他们才赶来前线。”
“羡慕什么?”
曹冲眉头微挑,看向曹震说道,“你不会觉得四哥他们,就是接收各处伤兵这样简单吧?”
“我可没这意思。”
一听这话,曹震摆了摆手。
“你就是这个意思。”
曹植紧随其后道:“别觉得这是什么小差事,治身上的伤易,平心里的伤难,更别提豫章局势是稳,但这个稳,是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一旦出现变数,四哥他们就要领着快痊愈的将士,去该去的地方去。”
“现在江东各地的仗,明显就是在乱中打的,这也就是大兄,但凡换任何一人来,哪怕是父亲来此,恐都无法确保这一战稳赢,毕竟在此之前,大兄不止一次的指挥麾下文武,出战精锐,照这等方式来打。”
“信任是可贵的。”
曹冲有些感慨道:“江东治下地势复杂,水系密集,这会带来多少变数,是任何人都无法预判的。”
“也正是这样,大兄才会在局势明朗下,以多线协同穿插作战,将一定权力及决策下放到对应将校,叫他们审时度势下去征伐。”
“我等是没有统兵参战,但却也多次随军出战,这意味着什么,我等是清楚的,这权力下放容易,但收回来却难,更别提在这过程中,谁能确保底下的人,一定就会根据战局做出理性决断?”
曹震沉默了。
他如何不知这些。
在此之前,自家大兄不止一次跟他们讲过,适合他的打法,不一定适合别人,毕竟这套打法,是他用了数载,以数次关键大战,将麾下驱使的文武放到合适位置上,叫他们有所建树后才逐步磨合出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此前凡有战绩功绩者,都因此得到对应赏赐晋升,以及整顿军风、试行军改初见成效,才有了这次对江东的多线协同穿插作战。
参与大区域作战规模多,军纪必须要严。
自上传达的军令,不管处在怎样境遇下,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是容不得有半点含糊的。
除了上述种种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参与到征伐江东的将校中,处在关键要点的将校,不是跟孙策有仇的,就是敢打善战之辈。
有他们的存在,才使曹昂敢下此等决断。
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不过说起来,仲业(文聘表字)、兴霸(甘宁表字)两位将军真是够厉害的。”一直沉默的曹演,开口说道,但话题也跟着变了。
“我等随大兄进抵宛陵才多久,他们协同作战下,竟然就将江东防线口子撕开了,先下江乘,再夺句容,这对丹阳、吴郡交汇带来的震动太大了。”
“的确。”
曹震连连点头,看向曹演的眼神带有感激,“也是这样,大兄得知此事没多久,就让子义将军率部直扑溧阳,一旦该县被子义将军率部攻破,则对江东贼巢秣陵的合围之势便形成了。”
“这消息一旦遍传丹阳、吴郡、会稽等地,对孙策为首的江东叛逆必造成不小的冲击及震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曹昂的推动下,已明确孙策为首的江东叛逆,特别是攻打原扬州牧、振武将军刘繇,更是被曹昂拿起来大书特书。
既是要彻底倾覆富春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就必须要从根子上解决,要牢牢将大义把控在手。
大义,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这一战,曹昂以大胜之姿拿下,则这个大义带来的加持,将会给谯县曹氏在无形中带来很多积极影响。
曹昂需要的就是这个。
“所以眼下对我等而言,要做的就很明确。”
曹冲开口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务必要把事情做好,累一点,苦一点,这都不算什么。”
“特别是在人前,一句抱怨的话都不能讲。”
“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不说别的,只大兄生出失望,那今后,我等就再无颜去见大兄了。”
“不说了。”
曹植站起身,看向几人道:“抓紧泡泡脚,解解乏就休息吧,明日,我等都有事务要处置的。”
“嗯。”
曹震、曹演他们当即点头。
有些事,自己人讲讲可以,但不能外传出去,他们是没有及冠,但在曹昂身边待的久了,他们也都懂了。
在许都时,他们或许也经历过,但他们不会深层次去考虑,毕竟他们处的环境不一样,那考虑的问题就不同。
曹昂为何将一批三族子弟聚在身边,或许先前存的是巩固自身地位的想法,但现在,他更多的是在考虑,如何叫这些璞玉,从安逸的环境下抽身出来,再有针对性的去磋磨下,如此方能成材。
曹植曹冲他们的对话,如果曹昂听到的话,那心底一定会生出欣慰的,毕竟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他的这些弟弟,别管是亲弟,亦或是堂弟,再或是族弟,跟先前比起来,都有着显着的改变了。
这在谯县曹氏,今后要面对新的局面时,在通过对应磨砺后,到了对应位置上时,是能帮他,还有曹操排忧解难的。
自家人,如果都不能凝聚在一起,那就会让人抓住空隙的。
不过眼下啊,曹昂没心思理会这些,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自率部进驻宛陵,需要曹昂做的事就多了,对这次征伐江东,曹昂给自己的定位,不止是主帅,更是大管家。
他要叫一批文武,在这次征伐中尽情施展才华,如此方能在谯县曹氏提升地位及影响,继而为今后的布局谋势。
“仲谋,伯言,汝等觉得秣陵会多久拿下?”
同一夜,太守府正堂。
尽管夜已深,但曹昂却没有入睡,反跟孙权、陆议谈及当前之战,就今下不断汇总所得战情来看,一旦秣陵被攻克,则代表着孙策彻底失去反攻机会,毕竟据前线所传消息,孙策在此前乱战中,因为受重伤昏迷的缘故,所部没有朝秣陵撤离,反朝乌程方向撤离,这造成的影响是极大的。
自孙策迁讨逆将军府至秣陵,甚至还迁移大批人口至秣陵一带,这就使该地成为江东新核心。
虽说在江东诸族之中,有很多并不承认秣陵是新核心,但是对于底层来讲,他们却是知晓此事的。
只要秣陵不丢,有些事就很难延展开。
孙权、陆议对视一眼,露出各异神色,而二人更是默契的,没有一人率先讲话。
说起来,二人是不对付的。
毕竟从关系上来论,他们是站在对立面的。
孙策为掌控江东,那是做了很多酷烈之事,这或许在底层中不会掀起什么,但在特权群体中却反响很大。
也是这样,排斥富春孙氏的很多。
不过在整体排斥下,却存有一个例外,即孙权在江东的风评,还是说得过去的,不过这跟孙策比起来就好太多了。
只是这件事,随着曹昂娶孙尚香为妾,要求孙权跟着前来荆州,这一切就跟着而改变了。
看着沉默不言的二人,曹昂表面没有变化,心中却生出笑意。
这跟他想的一样。
眼前这两位,说是欢喜冤家,这话一点都不为过。
等到江东之战结束了,这两位都要被他带走,既然都有城府及心计,那就叫他们在对立下相互竞争吧。
都是有本事的人,不用的话,这太过浪费了。
但怎样用,是必须要考虑好的。
曹昂可不想培养敌人。
不过细想下来,想到今后的曹氏天下,会有司马懿、孙权、陆议这一帮存在,他还真是好奇,这会碰撞出什么来。
毕竟在这些人存在下,还有原属曹魏、蜀汉、东吴的一批才俊,更有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及曹氏核心圈层子弟在,这样复杂的人才队伍,如果能被他梳理好,那必将是百年难遇的盛况!!
“依着某对今下局势的掌控,一旦丹徒、曲阿被我军拿下,则留守秣陵的人,势必会选择弃城!”
沉默了刹那,曹昂收敛心神,看向二人,“哪怕在此期间,孙伯符向秣陵下达严令,务必要严守该城,以配合他后续展开的反扑,但秣陵的人,一定会舍弃该地,继而朝吴郡溃败的。”
这不可能!!
一听这话,孙权表情有变。
因为真要是这样,势必会使大局难逆。
孙权知道,秣陵一定会丢失的,但这个丢失,是在曹军付出一定代价,才使得这处坚城丢掉。
没有离开秣陵前,自家大兄对秣陵有多大投入,他是看在眼里的。
这样的一座坚城,怎可能会这样丢掉?!
“曹征东之言,议是认可的。”
而在这等态势下,陆议微微低首道。
嗯?
孙权惊愕的看向陆议。
他没有想到陆议会这样讲。
对这个吴郡陆氏家主,他是有所了解的。
其在未及冠下,就代陆绩执掌族主,管理族务,这能力是没有任何诟病的,毕竟那时的江东怎样,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更别提自家大兄跟陆氏的关系还不好。
谁叫上一任陆氏家主陆康,是死在孙策之手的。
“这一战,前有柴桑之败,再有宛陵之败,这使孙策在江东之威,被无形中破坏了许多。”在曹昂、孙权的注视下,陆议表情正色道。
“尤其是宛陵之败,孙策全无主帅之姿,却好斗逞勇,致使自身在乱战下,遭曹征东麾下大将黄忠、太史慈重伤。”
“但凡这一败,孙策麾下没有朝乌程方向撤离,还是朝秣陵撤离,这会使丹阳、吴郡、会稽等地朝别的境遇倾斜,可……”
讲到这里,陆议停了下来。
“哈哈!!”
爽朗的笑声,在此间响了起来。
“仲谋怎样看?”
大笑之余,曹昂看向了孙权。
“权……”
在曹昂的注视下,孙权却眉头紧皱,喉结上下蠕动,但在嘴边的话,却怎样都没有能讲出来。
“最迟九月中,一切就了然了。”
见孙权如此,曹昂没有再逼迫,“等到那时,某会亲赴钱塘,跟孙伯符打完这一战,呵呵……”
钱塘?!
陆议、孙权心中不由生惊,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知曹昂打的是什么主意,这是要在这个地方,打完对江东最具代表性的一战。
只是这能很快实现吗?
是。
先前打的仗,曹军是以雷霆之势取得迅猛进展,但是在后续这么短的时日,就将忠于孙策的各部从丹阳、吴郡两地赶出,这只怕很难吧?
特别是陆议。
别看他对孙策有排斥,但对孙策的能力,还是有清晰认识的。
对二人的神态变化,曹昂是看在眼底的,但他却没有说什么,他是说了九月中初见成效,但那是限于秣陵的,至于汇聚于钱塘展开终战,曹昂没有定下期限,一切看黄忠、沙摩柯、太史慈、甘宁、文聘、邓方、王威、常雕、魏平、诸葛虔、毋丘兴这帮将校的决心了。
如果他们想快一点,曹昂是不介意的。
但这个快,是建立在全局安稳下,不能为了速通就出现纰漏,要是这样的话,曹昂宁愿不要这样的速通。
战略既已定下,剩下的就看各地文武了,曹昂也想看看,他跟孙策的终战,到底会在何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