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知识的学习与高中阶段是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更加复杂,理论挖掘更为深入,对天赋的要求也更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刻苦和拼搏就失去了相关作用。恰恰相反,在智力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
要知道,在上一世,孟长伟虽然是学霸,但即使是机械工程本系内的专业调剂,他也整整拼了一年,才侥幸成功得以成功转到了同系的精密仪器专业。
而丁雪的精力如此分散,她不仅要应对本专业学习和几份打工的压力,还打算申请跨系调剂到经管学院——这可是全校最热门的学院之一,难度可想而知,几乎是难上加难。
“你知道申请专业调剂的基本条件和跨系调剂的相关要求吗?”杨晓帆的语气依旧相对轻松,但话语却很直接,直击要害。
丁雪有些心虚地低下了头,回答的声音也有些低沉:“知道啊,需要大一学年专业总成绩排名前7%。”
虽然还没有开学,但她已经通过师姐那里,了解到这个要求和难度。
基础系很多专业的学生都是因为分数不够被调剂来的,因此申请专业调剂的人也最多。因此,相对于其他系,基础系的专业调剂名额相对多一些,但即便如此,难度依然非常高。
因为大学本身对于专业调剂名额控制就非常严格的。
看到原本兴高采烈的丁雪有些黯然,杨晓帆却没有打算就此放过她。他就像一把小刺刀,直戳要害:“丁雪,你想去经管学院学国际贸易,是为了以后多多赚钱吧!想得确实挺好,可是这样跨系转专业,复试还要加考经管学院的专业主课。你大一准备双开,同时修两个专业的课程吗?”
大一阶段自然以学习基础课程为主,但各个学院也会相应安排专业主课的学习。
经管学院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三大主课中就有两门放在了大一。
“跨系双开”,这个在大学中宛如魔鬼一样的做法,喊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要知道很多课程的时间都是重叠的,你又分身乏术,只能靠自学。没有老师的指导,想学明白是非常困难的。
丁雪即使再聪明,也只是一个小女生。她的很多规划和想法都是自己设想并安排的,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指导,因此也很有局限性。
她知道跨系调剂专业会很难,但也想闯一闯、试一试。毕竟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努力拼搏出来的。
当杨晓帆深入浅出、抽丝剥茧地给她分析时,丁雪顿感压力山大,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杨晓帆的话却让她意识到自己想的可能过于天真和简单了。
见她没有回应,杨晓帆并不意外。
他叹了口气,有些自嘲地说:“丁雪,你要知道,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也是经历了很多才明白这个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