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夜好眠,醒来之后,林永忠舒舒服服的吃了点蔬菜和米饭,便坐上马车,朝着皇宫去。

后半夜死活睡不着的武三思,一想起林永忠那单薄的身子,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在床榻上翻来覆去一个多时辰了,眼看天亮了,就从床榻上爬起来。

他在太监的陪同下来到了金銮殿上,坐在了他那一比一仿制武则天龙床的皇位上。

面前御案上,摆放着他这两天需要批阅的书简,这些东西昨天就送来了,只是他因为方如海大败,而没有心情处理,一直拖到今天,已经堆成一座小山。

江东十九州的政务,都已经这么多了,更何况整个大周朝的政务。

当年武则天没累死,只能说底下能人太多了,都给政务一层层筛减,到武则天手里的,就只剩下比较重要的,就这样还得政事堂再去批阅一番,最后武则天只需要看上一眼,觉得没问题就能定下来。

按理说,武三思就算是中人之姿,处理这些东西,其实也不难,他在政事堂也没少处理过。

可他今天脑子里全是身形消瘦无比的林永忠。

这位兢兢业业效忠于他的大吴丞相,实在是太累了,为了他的政权巩固,甚至不惜把世家大族拉出来杀。

昨夜林永忠回去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天不亮他就得起来洗漱,然后来宫里见他,一共也睡不着一个半时辰,这么点睡眠,就是皇帝也遭不住,迟早得累死,更别说是林永忠这么一个任劳任怨的丞相了。

“来人啊!”

他一脚踢翻御案,朝着底下喊道。

那个服侍他的贴身太监赶紧在丹墀下跪下:

“陛下,您有什么吩咐?”

武三思瞪了太监一眼,质问道:

“昨夜我说让你将宫里上了年份的人参挑选一支,再带上几十个宫女,一并送给丞相,你挑了没有,派人送去没有?”

太监昨夜在寝宫外面守了一宿,天亮了又把武三思搀扶到金銮殿上,哪里有时间去完成武三思交代的命令。

只是,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太监也懂。

这个时候,是该找点合理的理由应付皇帝了。

只见太监磕了两个头,慌张开口:

“陛下,刚才奴婢站出来,就是想说这件事,奴婢知道陛下心疼丞相大人,因此想请陛下先让外面的内侍进来伺候一会儿,奴婢好去挑选。”

“然,陛下天威浩瀚,奴婢不胜惶恐,眼见陛下一脚踢翻了御案,以为陛下生气,便大气都不敢喘,更不敢在陛下生气的时候提及此事,实在不知陛下是因此生气。”

武三思哼了一声。

一个人不能分两半用,这个道理他懂。

就好像于州去了突厥帮他联系贺鲁太子,就没办法陪他南下在大周的江东建立伟业。

这太监又不是天神,岂能掰成两半?

“罢了罢了,你且去吧,令宫人进来伺候,你亲自去挑选品相好、年份高的人参,在选貌美如花、年方二八的宫女给丞相送去暖床。”

“丞相不过四旬的年纪,早年丧妻之后,为了爱女并未续弦,想必夜深了也寂寞,年轻好看的宫女,丞相也该享用一二。”

“奴婢遵命。”

太监小心翼翼的退出去,唤了宫人进来伺候,这才去挑选人参和宫女。

武三思目视宫女们把他的御案扶起,又把文书挨个放好,往日里这个时候玩弄玩弄她们正是情理之中,可他今天一想涩涩,脑子里就是林永忠那张刚正不阿的脸。

“永忠啊永忠,你对朕的影响真是太大了。”

“好在,你是忠诚于朕的,朕很欣慰,在遇见于州这么一个人才之后,还能遇见你。”

“文有你和于州,武有李孝逸,朕无忧了。”

他暗自感慨,下定决心,要为林永忠多分担一些。

他知道,他要是不及时处理的话,这些堆积的政务就会被送给林永忠。

他那么心疼林永忠,怎么舍得让林永忠如此劳累呢。

痛定思痛,武三思提笔,就要开始批阅政务。

刚开始看第一篇,就听见外面有声音传来。

“请禀报陛下,就说我林永忠前来拜见陛下。”

内侍乖巧入内,朝着武三思跪拜。

“陛下,丞相大人……”

“永忠来了?永忠,永忠!”

武三思哪里还用得着内侍通报。

他的心,早就飞到林永忠身上了。

他一脚就把御案踢倒,如同矫健的猿猴,朝着金銮殿外面跑去。

“永忠!”

“永忠!”

他还没冲出去,就连喊了两声。

金銮殿外,林永忠听见声音,便抬头看去,看见武三思正朝他跑来,脸上满是笑容。

“永忠,你为何不好好休息,这才什么时候,你就入宫了?”

“政务再多,朕也能一肩挑之,永忠,你可不能太过于劳累了啊!”

林永忠不知道武三思这是抽什么风,但是皇帝既然这么说了,他也只好欣然接受了。

可他还得表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陛下!”

林永忠抱拳下跪。

“臣受陛下天恩,不敢不尽心竭力。”

他说的倒是也是实情。

他不敢不尽心竭力坑武三思这个大傻叉。

他要是不尽心竭力坑武三思,他死去的一家老小,肯定得在九泉之下骂的他屁滚尿流。

武三思甚是欣慰,亲切的扶起林永忠,摩擦着林永忠的手。

“你辛苦了!”

“走,我们进去说。”

两人进了金銮殿,开始商议关于押送粮草的话题。

城中武将不少,但大多都是无能之辈,除了个人武力强一些的武覆海之外,其他人都已经出了越州,跟着李孝逸去了建州,剩余的都跟着杨大成到了温州。

如今,押送粮草的人选,也只剩下了跟着武三思一路南逃的武攸德。

林永忠想起来前几天李存希让人送来的信,再加上昨天晚上武三思也说过要让武攸德押送粮草,便主动提了出来。

“陛下,武攸德追随陛下来到江东,并无半分封赏,依臣之见,不如借此机会,给他些赏赐。”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寒了这些老人的心啊!”

武三思早有此意,眼看林永忠提了出来,就拍板道:

“下旨,封武攸德为周王,令其在越州、明州和杭州抽调守城军士,南下押运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