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国企改革?”

苏蓉蓉在看到了陆一鸣留下的纸条之后。

眼神中不由多出了一丝担忧。

苏蓉蓉心里很清楚,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以自己对陆一鸣的认识,这个家伙,为了华夏的未来,肯定会陷入其中。

可这样一来,在无形中,陆一鸣会得罪很多人。

苏蓉蓉下意识地拿起了自己的手机。

“囡囡,有事找我?”

苏云长接到苏蓉蓉的电话,可是相当高兴的。

毕竟闺女已经很久没有主动联系自己了。

实在是最近这段时间,苏蓉蓉的确有很多事情要忙。

苏云长也不好打扰闺女的积极性不是。

苏云长:等等,现在给自己打电话,难不成?

一想到在抗洪赈灾晚会那晚,自己脑子一热,就答应了陆爱军不干涉苏蓉蓉和陆一鸣的婚姻问题,苏云长就是一阵后悔。

自己怎么就轻易表态了呢?

难不成,闺女现在就是要和自己讨论这个问题?

“咳咳,囡囡啊,如果不是工作上的事情,我们或许可以晚点讨论,毕竟我一会儿有个非常的会议。”

能拖就拖。

关键还是苏云长舍不得闺女嫁人。

“爸,你能不能想想办法。”

“什么?”

“国企改革。”

“等等,什么国企改革?”

苏云长此刻一脸懵逼。

不过,只要不是谈婚论嫁,苏云长表示,自己还是乐意倾听的。

“是陆一鸣。”

“又是这小子。”

苏云长:自己现在听到陆一鸣这小子的名字,心情就会变差。

陆一鸣:呃,这算不算是老子于老丈人的怨念?

“今天一早,陆一鸣被喊去参加了国企改革的会议。”

“为什么喊上他?”

国企改革,目前的确是全民议论的重点。

毕竟,这可是涉及到数百万个岗位。

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老百姓而言,都是相当不利的。

“我也不清楚。”

“的确有些麻烦,不过,我想陆小子应该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苏云长就算再不爽陆一鸣,但对于陆一鸣的能力,苏云长还是相当认可的。

就好像没有陆一鸣办不成的事情一样。

主导国企改革,一旦成功,对于华夏而言,将是大功一件。

如果再配合上入世之后的全新增长点。

华夏的经济,绝对可以迎来一次腾飞。

“爸,你知道的,这里面的水很深。”

“囡囡,想听爸爸的实话吗?”

“你说。”

“在我看来,放眼整个华夏,要说谁有这个能力来主导国企改革的话,那么,这个人,必定是陆一鸣这小子。”

“爸。。。”

苏蓉蓉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老爹对于陆一鸣的评价,竟然会这么高。

“你是关心则乱,这臭小子的能力,魄力,注定他是最合适的人选,既然领导充分的信任他,那就让他试试,说不定,会有惊喜呢?”

“可是。。。”

“放心吧,陆一鸣又不是‘官身’,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我相信这个小子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分析了一番利害之后,苏云长又劝慰了苏蓉蓉一番。

苏云长:站在不同的高度,所面对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风景。

而陆一鸣这小子。

如今所站在的高度,就算是自己,也只有仰望的份。

短短时间,这小子就走到了如此高度,实在是让人惊叹呢。

也是。

小老百姓的话,只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就足矣。

小老板的话,则是需要不断地创收,需要妥善照顾到每一个愿意跟随自己的员工。

大老板,看的更多,更远,甚至有些时候,需要配合国家的既定政策。

每一个人的身份不同,分工自然也不一样。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至于陆一鸣的话,苏云长相信,这个问题,难不倒他。

挂上了电话的苏蓉蓉,依旧还是有些犹豫。

“呼。。。算了,狗东西,你可千万不要让人失望啊。”

多多少少双眼睛盯着呢。

当然,如果苏蓉蓉此刻在现场的话,恐怕就不会如此焦虑了。

不得不说,就像是苏云长所预料的那样。

陆一鸣的确有了解决之法。

而且,还是立竿见影的那种。

“直属中央的机构?”

“是的,就是直属中央的机构,监督和推进各个国企与对应的部委剥离,而从现在开始,部委的主要责任,就是辅助做好国企改革的各项工作,而不是各自为政。”

几大部委,各自为政,效率低下不说。

还容易造成浪费、腐败、冗官冗员的问题。

如果,一个直属中央的全新机构,统一负责,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能不能具体说说看?”

陆一鸣这个建议一出,各个部委的负责人,脸色微微有些阴沉。

毕竟,这样一来,陆一鸣是动到了部委的‘蛋糕’。

但是,对于在座的经济学家而言。

这似乎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

解决了低效的问题,并且可以统一进行调派和指挥。

没有‘亲妈’和‘后妈’的区别。

解决的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适用于规章制度。

再加上纪委监委从旁协助。

有些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避免。

“具体的举措有很多,举个简单一些的例子,目前,咱们国内最大的是工程、建筑、工业、物资、通信五个方面,而在改革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属于各自的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实行结构式分离。”

“唔?”

“也就是单独拆分。”

“这个方法真的可信?”

“细分对于今后,是有好处的。”

当年的环境下,整个资产,的确是符合早期的发展需求。

只不过,华夏接下来要应对的,是全球化的精细市场。

整合的企业,效率低下不说,也很难展开协调。

这是相当吃亏的一件事。

陆一鸣:既然要对国企进行改革,那就索性改的彻底些。

更好的符合未来的竞争环境。

真正做到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