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山,是安夏北边的重镇。
也是皇帝在舆图中特意指出的城池。
之所以关注此处,是因为蔚山是安夏的屏障。
唯一的一道屏障!
兵部的命令已经发出,谢维安部,将会移动到此处布防。
工部也在忙碌,蔚山的扩建已是迫在眉睫。
历代越王都要经历战场的厮杀,皇帝请越王提出自己的看法。
“蔚山?蔚山!陛下是在做最坏的打算?还是准备对梁国动手?”
酒精的麻醉,并未让越王的思维迟钝。
“朕坐拥数十万精兵,最坏又能坏到哪里?”
皇帝表现出无比的自信。
如果让黑水军突破代国的天险,踏入朝廷直接控制的安夏,这是皇帝绝对无法容忍的局面。
“自信、霸气,臣喜欢这样的陛下。”
恢复正常的越王开始不在措辞上纠结。
“说说你的看法!”
皇帝自然不会同他计较,面带微笑的开口催促。
“陛下是想将蔚山变成抵御北方的大本营?”
“你说的没错,不过朕还有一个想法。”
注视着舆图,皇帝的神色开始变得有些严肃。
越王同样注视着舆图,没有开口打断皇帝的思路。
“梁国的粮食勉强能保证需求,但是同朝廷直接控制的省份,以及鲁国诸省相比,梁国百姓的生活,还是有些艰难。”
“就如同你刚才所言,蔚山目前的使命,是成为支援代国的大本营。无数的粮草军械会囤积在此处,供应代国的军队和百姓。”
“等到将来,战事一旦结束,蔚山的任务,就变成连接南北的重要纽带,北上的物资会在此处停留,南下的货物,也会在此处交易。”
“两千余年来,为了对付北方的游牧部落,历朝历代都不会认真经营北方,免得为他人做嫁衣。”
“如果不是历代梁王的辛苦经营,如今梁国的百姓,恐怕还得承受饥饿的滋味——”
“陛下——似乎并不讨厌梁王?”
听到此处,越王忍不住问出一句。
“一个努力将界碑北移,打得游牧部落数度北迁的梁王,朕怎么也生不出讨厌的念头。”
皇帝轻轻摇头。
“陛下,梁王的野心,天下无人不知!”
越王拱手提醒。
“这是另一回事,并不影响朕对梁王的欣赏。”
越王弯腰受教,对皇帝宽广的心胸无比佩服。
“可游牧部落的问题,不能只靠杀戮来解决。”
话锋一转,皇帝又将话题拉了回来。
“梁王让游牧部落替自己牧马,也算是一个办法。”
实力雄厚的梁国,是其他诸侯国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牧马?一味的剥削,只会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
皇帝并不赞同梁王一直奉行的策略。
“陛下可有更好的办法?”
越王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击败他们,然后分封!”
短短的八个字,皇帝刻意加重了语气。
越王不解其意,请皇帝明示。
“简单来说,就是将草原划分成若干,然后分给那些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
皇帝的解释十分直白。
很明显,这一办法,借鉴了满人对草原的统治。
“他们若是互相吞并——”
略一思索,越王说出心中的疑惑。
“朕会按照部落的实力,授予他们亲王或者郡王的爵位,将其纳入朝廷的管理和保护。”
“部落之间可以有纷争,至于吞并,若是真有人敢做下此事,朕会直接将他们从草原上抹去。”
皇帝的眼中有寒光闪动。
“恐怕——陛下巴不得他们多些冲突吧?”
越王嘿嘿笑了起来。
“湖泊、肥美的草场,都将成为他们争夺的对象!”
皇帝转头看了越王一眼。
“而他们又不得不依赖朝廷来解决纷争。”
越王脸上的笑意更甚。
“美酒美食,再加上来自南方的丝绸瓷器,朕要让他们的贵族彻底堕落。”
“陛下——”
越王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皇帝示意他但说无妨。
“陛下,如果能将皇室郡主——”
“不行!”
不等越王说完,皇帝便听懂了他的意思。
在另一时空,那些抚蒙古的贵女,几乎没有长寿的。
而且,高傲的皇帝,怎会允许用女人来换取帝国的安宁?
“是臣说错话了!”
越王冲皇帝拱手请罪。
“你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朕不愿将她们推入火坑。”
叹一口气,皇帝语速缓慢。
“陛下仁厚!”
“朕会加大与草原的贸易,保证他们只靠放牧,就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以经济为纽带,是皇帝最擅长的手段。
实践证明,这一招确实十分有效。
越王心悦诚服,暗地里庆幸自己的选择。
西南!
宋国!
都城保卫战仍在继续。
在无情的箭矢面前,公子的身份毫无特权可言。
宋王那些站上城墙的儿子,已经全部战死。
站在仍旧坚固的城墙之上,宋王面无表情的扫视着城下的尸体。
“主上,您还是下去吧!”
相国站在宋王的侧后方,神情十分紧张。
“还能坚持多久?”
宋王没有回头,也没有理会相国的劝告。
“现在粮食还算充足,衙门的兵丁也派上了城墙——”
“寡人只需要一个时间!”
宋王冷冷的打断了相国的禀报。
“二十天!”
“二十天?”
宋王微微皱眉。
相国没有回话,站在那里沉默不语。
半个时辰后,徐军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
对宋王来说,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多坚持一段时间。
可徐王要面对的,除了攻下宋国的都城,还有北边朝廷的军队。
定西军抢在徐军前面,将界碑南移两百余里的举动,让徐王极为恼火。
好不容易才压下心中的怒火,然后派使者前去交涉,结果又受到了定西军主将的侮辱。
徐王决定给定西军一个教训。
不!
徐王是打算间接给皇帝一个教训。
数万徐军在徐王的命令下,快速向北移动,加入到对峙的行列。
姜丰丝毫不慌,甚至还有心情在营地附近狩猎。
制造摩擦,矛盾升级——
徐军用这种老掉牙的手段,挑起了大规模的冲突。
定西军早有准备,并未在冲突中吃亏。
就在此时,一万镇南军越过贵川的边界,向宋国都城的方向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