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 第1078章 是包藏祸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炎热,是盛夏的主题。

乾清宫的角落里放了无数的冰块,依旧未能驱散皇帝心中的烦闷。

这是心理上的燥热,无法用物理的方法解决。

“朕想出宫走走!”

夕阳西下,皇帝想欣赏天边的云彩。

“陛下,您正在养病!”

杜公公站一旁轻声提醒。

“朕指的是出这乾清宫,就在殿外站一会儿。”

皇帝瞪了杜公公一眼。

杜公公急忙上前,将皇帝扶住。

做戏做全套,无奈的皇帝只得在杜公公的搀扶下,慢慢朝殿外走去。

跨过殿门,外面的太监侍卫早已跪了一地。

他们的荣华富贵全部寄托在皇帝身上,一个多月的提心吊胆,让日子显得格外漫长。

皇帝吩咐平身,语气中透着无法掩饰的虚弱。

众人起身,动作整齐划一。

观看晚霞,自然是在西边,皇帝走得极慢。

有一双小手扶住了皇帝的另一侧。

是李漠。

“听你师父讲,你哭了好几次?”

皇帝的语速十分缓慢。

“是!”

李漠如实回话。

“男儿有泪不轻弹!”

皇帝轻轻地责备了一句。

“下官控制不住,总觉得天要塌了!”

说完后,小家伙的眼眶又有些泛红。

“不得胡说!”

这回话的措辞极不妥当,杜公公急忙出声呵斥。

“小孩子说说心里话,朕不会介意。”

皇帝转头看了杜公公一眼。

杜公公谢过皇帝的宽宏大量。

李漠这才反应过来,立刻跪下请罪。

皇帝笑着命他起身,继续搀扶着自己前行。

天边挂满了红霞,美得一塌糊涂!

“老杜!”

“奴婢在!”

“这高原人——是否信得过?”

西边除了夕阳,还有高原人。

当然,在高原的西边,还有一强大的帝国。

“奴婢以为,信不过!”

杜公公的回答简单明确。

“既然信不过,西边的兵力就有些紧张。”

就算此时,皇帝依然没有停止思考。

杜公公清楚自己该何时回话,听后沉默不语。

一小会过后,杜公公请皇帝回殿内歇息。

皇帝面露苦笑,慢慢转身。

进到殿内,皇帝将杜公公推开,然后开始在殿内踱步。

杜公公明白这是皇帝的烦躁未消,又命杜祥奎再去取一些冰块。

如今能出现在殿内伺候的太监,除了杜公公,就只剩下杜祥奎了。

谁知片刻之后,杜祥奎又急匆匆返回。

原来是老牛求见。

眼看就是华灯初上,还能入宫面圣,这就是太监的便利之处了!

老牛提督东厂,皇帝自然不会拒绝。

等到老牛出现在殿内磕头,皇帝已坐在御案后面。

“陛下不宜过度操劳。”

等老牛起身站定,又忍不住多嘴一句。

“朕知道了!”

老牛不但有大功于帝国,还是皇帝的心腹,对于老牛的关心,皇帝给予了必要的回应。

老牛掏出卷宗,双手捧着上前,轻轻放在皇帝的面前。

皇帝打开,里面记载的是宗室的动静。

大部分内容都与桐国的使者有关,但能让老牛这么晚还亲自送来的,却是最后面的一段话。

有人认为太子年幼,一旦乾清宫发生巨变,太子不宜继承大统。

合上卷宗,皇帝神色平静。

“这是谁的看法?”

看向老牛,皇帝的语气同样十分平静。

“目前查到了直郡王府!”

老牛负责的东厂,效率直追锦衣卫。

“是直郡王府,还是查到了直郡王本人?”

皇帝问得十分仔细。

“直郡王府!”

“继续查!”

很明显,皇帝对调查的结论并不满意。

“喏!”

老牛弯腰应下。

“宗室里有多少人赞同这个观点?”

老牛的重视是对的,皇帝十分在意。

“只有数人响应,而且爵位都是些伯爵、子爵。”

“继续监控!”

“奴婢明白。”

————

第二日,负责值日的学士是刘学士。

刘学士准时出现在乾清宫,然后同一脸病容的皇帝商议奏折上的内容。

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刘学士在阐述自己的主张,皇帝偶尔会插上一两句。

考虑到皇帝的精神状态,一上午只批阅了两份奏折。

当值的学士还要负责陪皇帝用膳,皇帝发现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沟通手段。

丘神医要求皇帝的膳食少油少盐,刘学士的饮食习惯又十分清淡,满桌的佳肴,显得十分别致。

“山南不能止步于自给自足,若是西原有失,山南就得承担起补给的重任。”

皇帝一向都不太遵守食不言的规矩。

“陛下,臣以为山南的问题,出在官员的身上。”

刘学士借机发表自己的看法。

“官员的任免,朕是充分放权,人事问题,你回内阁讨论。”

说到此处,皇帝的呼吸显得有些急促。

那是身体不适的征兆。

杜公公急忙上前,轻抚皇帝的后背。

刘学士看向皇帝,满眼的忧虑。

“除了山南,康宁也要用心经营。”

等到呼吸平稳,皇帝继续训示。

刘学士应下,心中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这两省的水利道路,要持续投入,内阁预算不够,可由内库补贴。”

皇帝的声音很轻,语速也十分缓慢。

刘学士不停的点头,听得极为认真。

“商税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这是好事,不过也要看到另一面,那就是商人的负担不宜过重。”

“陛下,商人大多依附于权贵,如果能改变这一点,商税的收入会更加可观。”

“如何改变?”

杜学士已经奏请先帝允许商人参加科举,不过想要见效,至少也是十余年之后的事情。

“商人若是能捐献一笔钱财,便可授予爵位。”

刘学士放下筷子,表情十分郑重。

“你就不怕皇城里的贵族将你生吞活剥?”

皇帝注视着刘学士,目光中充满了探究。

“陛下,礼部可以制定一爵位,只是虚衔,并不纳入贵族的阶层。这爵位唯一的好处,就是让商人在面对官员的时候,能挺直腰板。”

“朕考虑一下!”

皇帝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

下午又批阅了几份奏折,刘学士弯腰告退。

等刘学士退至殿外,皇帝询问杜公公的看法。

“包藏祸心!”

杜公公几乎是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