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 第1096章 考封的争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王府的五公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帝国的侯爵。

还是徐侯!

这位五公子听从皇帝的命令,早已搬出了徐王府。

就在五公子接到圣旨的当夜,他的府邸就进了刺客。

好在锦衣卫早有准备,将刺客拿下。

锦衣卫的效率,让他们第二日就拿到了准确的口供。

背后的主谋,是徐国潜伏在京城的势力。

常遇春向皇帝请示,是否将他们拔除。

“留着还有用处!”

皇帝的指示十分简短。

京城多出了一位梁侯和一位徐侯,让桐国使者的心中庆幸不已。

若是桐王府住上一位来自桐国的公子,说不定这京城还会多出一位桐侯。

不管怎么说,是广郡王让梁王府与陈王府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算是间接替使者出了口恶气。

懂得感恩的使者在桐王府设宴,向广郡王表达自己的谢意。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

酒过三巡,广郡王笑着感慨一句。

一连串的感激之词从使者的口中蹦出,像是提前打好了腹稿。

广郡王脸上的笑意更甚。

“王爷,这陈国的世子,表现得还是十分克制!”

使者面露遗憾。

“二公子如今是梁侯,还没有搬出梁王府,他投鼠忌器,自然会隐忍一段时间。”

“按照您的意思,如果梁侯搬走,那下官是否也能同梁王府亲近亲近?”

使者突然兴致高涨。

“死上三五人,本王还是能将你护住。”

广郡王展现出顶级权贵的自信。

使者大喜,冲广郡王拱手谢过。

————

一顿酒宴,让双方之间的距离又近了许多。

等到酒宴结束,使者一直将广郡王送上了马车。

无需吩咐,马车将广郡王带往气氛有些紧张的内务府。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是正确的。

自从坐上内务府总管的位置,金总管的格局瞬间打开,看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考封,不是为了为难皇城里的贵族。

它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鞭策他们,让贵族阶层不会彻底滑向堕落的深渊。

从宗室的表现来看,金总管认为考封的推行迫在眉睫。

皇帝病重,金总管在得到沈亲王等人的支持之后,开始强势推行考封制度。

大部分的宗室成员,将这解读为金总管的反击。

那些即将面临考封的宗室,踏破了内务府的门槛。

马车的速度不慢,很快便出现在内务府的大门外面。

广郡王才刚刚下车,就被好几位宗室成员围住。

诉苦!

“闭嘴!”

微醺的广郡王大声呵斥。

周围立刻安静下来。

“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遵守,本王不知是该佩服你们的大胆,还是该骂你们的混账。”

广郡王面沉如水。

原来,这些家伙只顾着表达自己的诉求,忘记向广郡王行礼。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规规矩矩的冲广郡王拱手弯腰。

“这就对了嘛!”

广郡王吩咐免礼,语气缓和了许多。

“王爷,您可得替我们做主啊!”

有人壮起胆子说道。

“得了吧,若不是本王的马车刚好停下,你们会想到向本王求助?”

广郡王一针见血的道明了真相。

“王爷,您还管着理藩院,我们不敢打扰。”

又有人打起了圆场。

“这想法不错,不过要保持住,让开!”

最后两字,广郡王加重了语气。

他是位高权重的郡王,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众人自动分开。

走到门口,广郡王停下了脚步。

叹一口气,广郡王转身示意几人上前。

“去本王的院子坐坐。”

目光从几人的脸上扫过,广郡王的语气柔和了许多。

几人急忙谢过。

跟在广郡王的身后入内,最后按年龄地位落座。

上茶,众人表现得受宠若惊。

“考封有什么不好?”

广郡王问得十分直白。

众人推举出一位长者回话。

这长者是位子爵,从满脸的沟壑来看,应该没几年的富贵可享。

“王爷,我们没说考封不好,只不过能否往后延上几年,让大家能够做好准备。”

长者语速缓慢,吐词也因为牙齿的掉落,让人听着有些费劲。

“你说的几年,到底是几年?”

广郡王有些较真。

“至少也得五六年吧。”

“你大约是想着五六年之后,你的儿子已经顺利袭爵了吧?”

广郡王轻声笑了起来。

被人看破了心思,长者也不恼怒,就连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

“按以前的规矩,你是子爵,你的长子能得到男爵的爵位。本王想问你一句,这皇城的男爵,和外城的富家翁,哪一个更好?”

广郡王注视着长者,发出了灵魂拷问。

男爵,是最低等的爵位。

换句话说,在皇城内活得小心翼翼,几乎没什么话语权。

外城的富家翁,看似失去了政治地位,可凭借着父祖的人脉,在外城也是别人不敢招惹的对象。

长者沉默不语。

“你的长子我曾经听人介绍过,想通过考封袭爵,是难如登天。不要怪本王说话难听,说不定这考封,还救了你儿子一命。”

长者看了广郡王一眼,依旧沉默不语。

“儿子没有本事,就着重培养孙子,科举、羽林卫,哪一条道不是出路?”

广郡王继续苦口婆心的劝道。

“王爷,这道理我们都懂,可这样突然推行,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

见长者有些松动,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公平?赵老三,你还好意思提公平?”

广郡王循声望去,措辞就有些不太客气。

原因无他,他对此人,也就是赵老三十分熟悉。

“王爷,这——怎么就不能提了?”

“你是子爵,十年前本王就提醒你,要好好栽培你的长子,免得将来被人吞得连骨头渣都不剩。本王有没有说过?”

“有——”

赵老三的回答有些不情不愿。

“儿子若是出息,守着一男爵的爵位,在皇城内低调做人,倒也能保住平安。”

“若是没那个能耐,要么被别人吞掉,要么被别人当傻子愚弄,有什么意思?”

“你们几位都不是缺钱的主,带着家产退出皇城,全力培养家中的晚辈,过不了一二十年,说不定又能在皇城内占据一席之地。”

广郡王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