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 第988章 年年修年年烂的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来到二零一四年五月。

在短视频的平台上,“一个为你照亮回家的路”作品上了热搜榜。

在这个作品 中,是一个游钓龙国的博主,因为在一条乡村路上,碰到了晚上回家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年纪不大,全部是小学生,但他们却走在漆黑的乡道上,并且乡道还没有打上水泥路。

周志高正看着,并点开了评论区,想着等会联系干爹张同伟,让他对这个村子的乡村公路进行投资修路。

可看了评论区的评论后,他的脸色一点点变得难看。

【这是我们村的路,阳市渡口县白镇,路不是没修,但年年修年年坏。】

【楼主,这话可不兴说啊,小心你在当地混不下去。】

【我人在外省,不然还真不敢说,唉。】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你,楼主万事小心。】

啪!

周志高看着这个评论,怒不可遏的拍在办公桌上。

听到动静后的秘书,立刻小跑着进了周志高的办公室,询问道,“周书记,何事惹得您这么生气?”

瞥了秘书一眼,他冷冷道,“把交通局运输负责人叫到我办公室来,我倒要问问他,这渡口县白镇的路到底怎么回事!”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每年修路的资金市财政都拨款不下十个亿,这么多年了,阳市竟然还有这样的。”

“是这渡口县白镇真的没有修路安路灯,还是有人将这些钱放入了自己的口袋!”

“耻辱啊!奇耻大辱!”

“外面的民众都说我是难得的好领导,是为国为民的好同志,可现在我阳市辖区内的渡口县白镇,竟然因为孩子们抹黑上下学,被一个游钓博主曝光而上了热搜。”

“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漏洞,下面的一些基层干部,并没有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没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继续存在,你再和刘喜来同志说一下,让他彻查阳市各乡镇县城的道路情况,收集好资料交到我手中。”

“倒要看看这些基层的蛀虫,是不是能藏进土里去,无法将他们揪出来!”

是!

秘书知道周志高已经动了肝火,这个时候不将事情办好,天知道会整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别的事情周志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只要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权益,周志高必定会一查到底。

这次,阳市怕是又要有一批人遭殃下台了!

秘书匆匆离去后,周志高盯着手机屏幕上孩子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画面,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视频里,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手电筒,光束在坑洼的泥路上摇晃:“叔叔,这条路晚上可吓人了,我们都不敢跑太快……”

稚嫩的声音像根刺,扎得他眼眶发烫。

十五分钟后,交通局运输部负责人满头大汗冲进办公室。

还没等他开口,周志高就将手机甩了过去:“解释解释,这就是你们修的路?”

屏幕上,网友新上传的对比图格外刺眼——一边是白镇泥泞的乡道,另一边是邻市崭新的柏油路。

运输部负责人色瞬间煞白,结结巴巴道:“周书记,这……这可能是个别情况……”

“个别情况?”周志高猛地站起来,震得桌上的茶杯哐当作响,“十个亿的修路款,修出个年年坏的‘豆腐路’!你当老百姓是睁眼瞎?”

他抓起年度预算表,“看看这数字,白镇每年申报的养护费比隔壁三个镇加起来都多,钱都喂狗了?”

办公室陷入死寂。

运输部负责人突然扑通跪下:“周书记,我有罪!白镇镇长是我远房表亲,这些年他……他和承包商勾结,偷工减料,还让我帮忙遮掩……”

他涕泪横流,“我鬼迷心窍,收了他们的好处费……”

“起来!别在这儿演苦肉计!”周志高厌恶地别过脸,“通知纪委,立刻控制运输部负责人和白镇相关人员。”

他抓起电话打给刘晓雅,“晓雅,启动‘道路民生专项督查’,所有乡镇的道路工程必须重新验收,我要最真实的数据!”

消息传开,阳市官场一片哗然。

亲聊工作群里,各区县负责人纷纷表态“坚决配合调查”,但私下里,不少人坐立难安。

某县交通局副局长偷偷删除手机里的转账记录时,手都在发抖:“早知道周志高这么较真……”

三天后,周志高带着工作组直奔白镇。

车刚进镇,就被一群村民围住。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颤巍巍地递上布鞋,鞋底沾满泥浆:“周书记,这鞋穿不到半年就磨破了,俺们的路……”

话没说完,老人已老泪纵横。

周志高接过布鞋,喉咙发紧。

他蹲下身,亲自为老人系紧鞋带:“大爷,以后保证您不用再走这样的路了。”

转头对随行人员下令:“马上联系施工队,今晚就开工!”

当晚,白镇的夜空被挖掘机的灯光照亮。

周志高打着电筒,踩着泥泞查看路况,裤腿和皮鞋沾满泥浆。

有干部劝他回去休息,他却摇头:“不亲眼看着路修好,我睡不着。”

凌晨两点,他还在和工程师讨论路基加固方案。

与此同时,纪委的调查有了突破性进展。

白镇镇长的保险柜里,搜出成箱的现金和金条。

承包商的账本显示,近五年的修路工程,实际成本不到申报金额的三分之一。

更令人震惊的是,涉及此案的干部竟达17人,形成了严密的利益链条。

消息传到京城,刘老气得摔了茶杯:“这些蛀虫!当年我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可不是为了让他们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高老立刻致电周志高:“志高,别心软,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一周后,阳市召开万人干部大会。

会场上,白镇的“问题路”照片被投影在巨大的幕布上,触目惊心。

周志高拿着话筒,声音响彻全场:“看看这些照片!孩子们在黑暗中摔倒,老人们在泥地里打滑,而某些干部却在灯红酒绿中狂欢!”

他突然举起一双破旧的童鞋,“这是白镇一个孩子的鞋,因为路不好走,他摔断了胳膊!这是我们的失职!是耻辱!”

台下鸦雀无声,不少干部额头沁出冷汗。

周志高扫视全场:“从今天起,所有道路工程实行终身追责制!”

“哪个环节出问题,不管过了多少年,都要揪出来!”

他的目光落在几个脸色苍白的干部身上,“别心存侥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会后,阳市掀起了一场“道路革命”。

周志高带头成立“道路质量监督小组”,每个工程都安排群众代表参与监督。

亲聊上开通“道路问题直通车”,老百姓发现问题可直接向他举报。

并且这样的举报属于匿名,除了周志高外,别人不会知道举报者的信息,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好举报民众。

要想富先修路,谁胆敢在道路上偷工减料,周志高绝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