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 第1306章 王主任的区别对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部委食堂的玻璃幕墙外,晨雾还没散尽。

周志高捏着餐盘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今日特供”的标牌上,红烧带鱼旁摆着的小牌子写着“某水产公司慰问品”,字迹与高彪案宗里的供货清单如出一辙。

“爸,这鱼好像不太新鲜。”周洛汐用筷子拨开带鱼的鳃部,少女的指甲涂着透明甲油,是她用自己的奖学金买的。

乐乐坐在婴儿椅里,小手拍着桌面,把蒸蛋羹糊得满脸都是。

刘晓雅抽出纸巾给儿子擦脸,真丝衬衫的袖口沾了点蛋黄。

“刚才看见后勤处的王主任,”她压低声音,“他正给某副司长塞购物卡,说‘感谢关照食堂承包权’。”

女人的目光扫过取餐口,某供应商正往厨师长手里塞个油纸包,里面的东西沉甸甸的。

周志高的餐盘在回收处发出轻响。

他望着墙上“杜绝浪费”的标语,突然想起高彪别墅里的酒窖。

那些贴着“慰问基层”标签的茅台,最终都流进了私人的胃袋,就像此刻食堂仓库里的进口牛肉,明明标注着“扶贫物资”,却成了领导小灶的特供。

“谢主任已经带人去查仓库了。”林昊的信息弹出来,附带张照片。

某冷冻库里的澳洲龙虾堆成小山,检疫证明上的“捐赠给贫困县”字样被涂改液盖住。

年轻干部的附言写着“王主任,的小舅子,就是这家水产公司的老板”。

商务部的党组会上,周志高把食堂的采购清单拍在桌上。

某页的“有机蔬菜”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三倍,送货地址却写着某小区的单元楼。

“我们天天喊杜绝腐败,”他的声音撞在会议室的横梁上,“却连职工的菜篮子都守不住。”

某后勤处处长突然站起来,公文包不小心砸在地上,脸上有着几分惊慌。

“周部长,你这就有些小题大做了吧!”男人的地中海发型在灯光下发亮,“食堂采购哪有那么多规矩,差不多就行。”

他突然扯开衬衫,露出里面的金项链,“我在商务部干了三十年,还没见过拿食堂说事的领导!”

“那是因为没人敢查。”谢正风推门进来,老书记的布鞋沾着泥,手里的塑料袋滴着水。

“这是从王主任家冰箱里搜出来的,”他把袋冷冻海鲜倒在桌上,“澳洲龙虾,帝王蟹,全是食堂的货。”

“你自己吃的倒是新鲜,我们吃的也没有问题,但用来扶贫、孩子们和普通职工的食物,却是问题极多!”

袋子里的购物小票显示,这些东西的“采购用途”写着“办公用品”。

网络上的“食堂反腐”话题迅速发酵。

有部委职工发视频,食堂的“扶贫大米”实际是陈化粮,而标价八元的“爱心粥”,成本还不到一元。

评论区里,“连吃饭都贪”的骂声淹没了理性讨论,某条热评说“周部长这是要从舌尖上的腐败查起”。

林昊带队审计后勤账目的时候,在保险柜里发现了本“白条簿”。

某页写着“某酒厂送酒五十箱,抵三个月餐费”,后面画了个笑脸,签名是王主任。

年轻干部的指尖划过另一行字,“某副司长女儿结婚,用食堂名义订了二十桌酒席,费用记在工会账上”。

审讯室里的王主任还在狡辩。男人穿着看守所的蓝马甲,却依旧梗着脖子:“我这是为了给单位省钱!”

他突然对着监控喊,“周部长!我给您送过海鲜您忘了?就在您刚上任那周!”

周志高的目光落在办公桌的铁皮盒上。

里面的海参还真空包装着,是王主任之前塞进来的,现在贴着“违纪物品”的标签。

他想起洛汐的话,“爸爸的办公室连块糖都不能随便放”,那时的少女,已经比他更懂“防微杜渐”这四个字。

谢正风在查访基层商务局时,发现了更荒唐的事。

某县级商务局的食堂,一年的招待费高达三百万,而职工的午餐补助却被挪用,换成了过期的方便面。

老书记的手机里存着段视频,农民工蹲在食堂门口啃冷馒头,而里面的包厢里,领导们正举着茅台碰杯。

“从今天起,所有商务系统的食堂,必须安装阳光厨房。”周志高在视频会议上敲着桌子,“采购清单、收支明细,全部上网公示,谁要是再敢动歪心思,就去跟王主任作伴。”

刘晓雅带着孩子们来食堂吃饭时,正撞见周志高在排队打饭。

女人的目光扫过取餐口的公示牌,每种食材的价格和来源都写得清清楚楚,旁边还附着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检疫报告。

“乐乐说想吃红烧肉。”她把儿子举过头顶,“看来今天能放心吃了。”

周洛汐的餐盘里只有青菜和米饭。

少女指着墙上的“光盘行动”海报笑:“我们老师说,浪费粮食也是腐败。”

她突然凑近父亲,“我们社团打算做个‘校园食堂反腐’调研,您能给点建议吗?”

周志高望着女儿眼里的光,突然想起自己刚当镇长时的样子。

那时的他在长福镇的大食堂里,听村民们抱怨“干部吃小灶”,现在想来,百姓的眼睛,从来都盯着餐桌。

林昊的信息在傍晚发来:“王主任全招了,牵扯出五个司局级,其中有个是高彪案漏网的。”

年轻干部的附言带着兴奋,“我们在他的仓库里,发现了批准备发往灾区的帐篷,全是劣质品,差价进了私人腰包。”

周志高站在食堂的窗口前,望着大师傅给乐乐盛了碗鸡蛋羹。

蒸汽模糊了玻璃,也模糊了远处的办公楼。

他知道,食堂里的硝烟只是开始,但只要守住每个餐盘里的清白,就没有攻不破的腐败堡垒。

手机在兜里震动,是高老的护工发来的照片。

老爷子正用勺子给乐乐喂粥,病房的电视里,正播放着商务部食堂改革的新闻。

照片背面有行字,是高老写的,“民以食为天,官以廉为本”。

周志高把照片存进手机,用来警醒自己,因为这条路他还要走很久,可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