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 第300章 仁政与善政,君王的慷慨是否正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0章 仁政与善政,君王的慷慨是否正确?

历代众多古人点了点头。

军队与军备的重要性,他们都很清楚。

这的确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只是。

对于这最后一句话,有些古人听起来不太舒服。

那种做法,不是很符合他们的道德观念。

当然更多的人,却觉得应该这样做。

既然你先天不足,实力无法应对敌人。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所有可以增强实力的方式都要试一遍。

【四、君主的形象与施政。】

【这一部分,是马基雅维利论述的重点内容。】

看到这里。

许多皇帝更加集中了注意力。

终于。

干货要来了吗?

想到这。

他们下意识看了眼面前的一些官员。

见他们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

不由得心中一沉。

“自己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

【1、君主应该维持善良之心吗?】

【马基亚维利认为君主不是普通人不能用普通人的准则来衡量他。】

【一个人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保持善良,那么当他身处恶人之中时就必定会遭到毁灭。】

【如果一个君主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恶事。】

【因为君主的地位很高,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招致大众的赞扬或者责难。】

【所有人都知道,君主表现出优良品质,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现实情况千变万化,君主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品质。】

【在某些情况下,君主不得不使用恶劣的手段,否则就挽救不了国家。】

【马基雅维利给君主的建议是:那就大胆去做吧,不要因为这些恶行而良心不安。】

“胡说八道!”

“妖言惑众! ”

“这马基雅维利纯粹乱讲一通! ”

众多大儒包括不少文臣,都是再度怒斥。

这样的行为,岂是仁君所为?

“难怪此人的这本书在西方会被列为禁书!”

“此等观点,简直是毫无节操!”

“要是君主真的听信了此人的妖言,必定会成为昏君暴君!”

这些大儒此刻觉得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被禁,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放在华夏,必定也会被禁。

与此同时。

在诸多朝代位面,一些皇帝却觉得这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确实不能用普通人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一国之主。

毕竟一国君主,思虑的该是整个国家大局。

像刘备遗诏中教导后主刘婵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种观念。

在后世许多皇帝内心看来,并不怎么值得推崇。

治国,最重要是国家利益。

普通道德标准下的善或恶,并不重要。

【2、论慷慨与吝啬。】

【马基雅维利所说的慷慨,是君主对部下或者臣民不吝赏赐。】

【我们都知道,慷慨是一种美德。】

【可是,马基雅维利却认为慷慨对君主来说是一件坏事。】

“咦,这是为何?”

不少古人对这个观点颇为疑惑不解。

因为在华夏古代的传统观念中。

普遍认为慷慨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

难道君主就不需要了?

【想要给部下或者臣民给予巨大的赏赐,一定会牵扯到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赏赐要么来源于国库积累,要么来源于对臣民的赋税。】

【君主想获得慷慨之名,那么他就很容易把自己的财力耗尽。】

【如果君主想要保持慷慨的名声,就必然要加重臣民的负担,横征暴敛会使得人民仇恨他。】

“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

历代不少皇帝在心中琢磨到。

老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皇帝从这里掏一块,那里就会少一块。

作为一个君主,学会利用跟分配资源。

同样也是必备能力之一。

【由于他的慷慨提高了臣民满足的阈值,当他开始节省支出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说他吝啬。】

【君主的慷慨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换来的结果只是少数人受惠。】

【英明的君主从来不会介意“吝啬之名。】

【因为这是他能够长久统治国家的“恶德”之一。】

大清时空位面。

清宣宗看得眼前一亮:

“说得太对了,英明的君主都是不慷慨的。”

作为华夏古代皇帝之中着名的铁公鸡。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仔细计算出宫里的花费。

妃子的配件怎么用最省钱,月钱要怎么发放。

能多发几本书的时候,绝对不多发一两银子。

甚至在宴请立下战功的将领们的时候。

都能干出二十个人挤在总共只有五、六个菜的长桌子的事。

可以说是把抠门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故而。

此时视频中的这番观点,让他无比认同。

为他的抠门吝啬,提供了正当理由。

“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朕自然要省着点。”

【当臣民看到,由于节省支出的缘故,朝廷的收入充足,能够抵御外敌、能够建功立业且不加重人民负担。】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民将会越来越认为君主是慷慨的。】

【有人会说,凯撒曾经因为慷慨而获得统治权。】

【还有很多强人也因为不吝赏赐而登上君主的宝座。】

【马基雅维利的回答是:对于想要登上君主之位的人来说,慷慨能够带来同盟者,所以是有益的,可当你已经成为君主,那慷慨就是有害的。】

【他最后总结道:明智的人宁愿承受吝啬之名,因为他虽然带来丑名,但是不会引起憎恨。】

【在你实施慷慨的时候,你会失去实施它的能力。】

【你要么变得贫穷困顿,被人蔑视,要么为避免贫困而变得贪得无厌,惹人憎恨,让恶名与仇恨两者俱来。】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微微摇头。

对于此时视频中的这番论述,他并不是很认同。

因为他觉得有点太过绝对化了。

慷慨并没有错。

错的是无理由、无节制的慷慨。

国家需要节俭,要避免铺张浪费是没错,但不能过于吝啬。

为君者,该对部下进行奖励的时候。

必须要奖励,否则就会令部下寒心。

“因为各自国情不同,看这君主一论,需取其精华才是。”

看着上空,李二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