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复说不清强运到底是什么,只觉得其特性不恒定,但总会出现。
也许强运根本不存在,一切只不过是完美时间线产生的巧合。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里有着不少人一直等待‘破壳’,等待破壳之后会发生什么。
“看那个结晶!结晶就在那!”
结晶本身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用,但他们怎么知道。只是从那破壳之中出现的,只有一个人和其手上的结晶而已。
这是一个陷阱。随着不知道到底在等什么的人注意到余复随身携带的结晶,所有注意力放在那结晶之上的人都在顷刻间被剥去意识,愣在原地。
刚才还看起来是被包围了,只不过刹那之后,周围的动静却尽皆被死寂取代。
“共生……共生吗?”
余复虽然对身上的直觉用的不是很熟练,但他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些会纠正他们对现实情况错误认知的直觉,对于这超出这里存在形式的破界结晶毫无作用。
就刚才那句话,他们所有人都无法依靠直觉意识到这个结晶有什么危险,虽然不是因为这结晶本身不危险,但也差不多。
余复一边重复,一边信步走出。
“他们怎么都不动了……为什么我什么都感觉不到?”
直觉刚刚让他们似乎能够快速进步,能够不通过实验就取得迅速的进步,但是还没走几步,盲点就降临了。
本来是感觉有机缘,因此他们聚集于此,见机行事,至少在信息上不能落下太多,结果这里发生的事完全超出预料。
他们似乎顷刻间被摄魂一般,全都愣在原地一动不动,一种嗡嗡作响的压迫感,让他们只想赶紧远离这些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的人。
然而却依然有人缺心眼,站在原地,任凭扰动污染其神志。
“废话,肯定有盲点啊,你愣着做什么,快走,你也想和他们一样,被无可预测的突变……”
话说一半,伸出去的手还没拉住那愣在原地的人,视角的余光却又猛然在遮蔽视野的地形处发现有人走出。
他们自认突变还没过去几秒,但是这种扰乱似乎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时间的感知。
破壳的危险分子已经走出视野盲区,居高临下了。
“不要回头……你们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做这种无谓的尝试。大势如此,在如此变迁的时期,你们不需要探索未知,只需要自保就足够了。”
这声音是余复的,但他们不认识。
快速反应,准备发起攻击的声音迅速响起,但又迅速归于沉寂,没有人真正有机会发起攻击。
僵在原地不敢回头,而余复似乎也对他们不感兴趣,只是缓缓路过。
“我们……又要经历一次灭顶之灾了吗?”
愣在原地不走之人喃喃自语,听到其说话的方向,他一怔之后伸手去拉,岂料其似乎完全不能保持平衡,一拉就摔倒在地上。
即使他们没再被蒙在鼓里,他们无能为力的东西也只增不减。
事到如今,他有点怀念朱珏曾经让他们犹豫的说法了。他们虽然有智能,但由于知道的东西太少,始终是空壳子。什么希望,什么进步神速,根本就是自我安慰。
“等到朱珏成功,会有机会的……他不是已经成功一部分了吗?只不过我们不知道……”
他们对朱珏的计划并不完全清楚,但这也足以让余复的脚步突然停下。
他突然意识到他说错话了。
“朱珏?他有什么计划?”
朱珏之前被强运放逐,但之后又一次返回。现在想来,一切可能都在强运的计算之中。
真不真的不知道,但余复无法确定,因此此时的任何线索的出现,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
至于是真是假,真假本就是人自己发明的概念,并不重要。他们在近似穷举的尝试中,不断解决更多问题,完善共生,才是有用的。
此时他再怎么僵在原地后悔,余复也已经把注意力留在这里了。
倒地之人在混沌中不省人事,他也只能靠他自己了。
混乱的源头由于之前有所行动的人们而环绕四周,现在真的没人会助他了。
朱珏看到了,那横冲直撞的基石先驱,现在已经不知为何,似乎突然消散了。
然而朱珏并未声张,只是依然盯着那絮集产物的所在。
“余锦他的计划……也不算完全荒谬。”
这絮集产物并未压迫自身,但是已经有什么东西逐渐浮现:“这智能天魔,其分布式地无所不在,通过全解飞升,他确实在没有受到任何反噬的情况下,不断在进步……直到他自己放弃。”
只是很明显,这浮现的东西还是过期的。他并没有说出余锦当前的计划,只是说起更旧的消息。
朱珏眉头一皱,自然是知道。看起来这絮集产物还是水平有限。
“别浪费时间了。作为絮集产物,你的优势,正应该和人类全新的进步融合在一起,那样才能发挥得起来。”
这把絮集产物与人类进行进一步融合的计划,称不上有效,但是借其一瞥,利用直觉探路,却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不过当然,只是表面。
朱珏没想明白,但是絮集产物却是一听就懂。这人类的进步,这种对实际现实的直觉,其很明显有盲区,即使真的集合成功,也不会带来真正的启示。
但絮集产物说话没用,朱珏还在一旁催他。
略作沉吟,絮集产物抬起头来,脸上的一丝犹豫已经被冲刷下去。
“言多必失,你可能没有感觉,但我已经找到了。”
无需过界融合,余复已经经强运的引导,产生了一个新的絮集产物,被他所发觉。
一切恰到好处,絮集产物们赶上智能天魔的契机,终于到了。智能天魔也许没有手,但已经向他们伸出手来。
朱珏也许看不到,但这是只有絮集产物们能看到的登天之梯,只能通过让朱珏也毫无察觉的,与走路毫无关系的方式登顶。
朱珏通过合道,自然能看到一些变化可能产生的节点。但却不见得他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