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春到江南花自开 > 第358章 贾似道的分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朝廷大员们鱼贯而出,他们也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赵旋,都不禁露出些许惊讶之色。

不过众人见他站在屋檐下,浑身湿漉漉的,也知道他此时有事在身。于是即便是熟悉的人,也只是冲他点头示意后,就匆匆的离开了,并没有人上前搭话。

终于,当官员快要散尽的时候,周忠才不紧不慢地从垂拱殿中迈步而出。赵旋见状,急忙迎上前去,拱手施礼道:“周提举,下官在此等候多时了。”

周忠刚看到赵旋的时候,也是有些惊讶,不过还没有等他开口询问,赵旋就压低声音道:“周提举,益都那边传来消息,郝经的使节团已经被李璮给扣留在了山东。”

周忠闻听此言,满脸的不可置信。他瞪大了眼睛,诧异的问道:“此事当真?那李璮可是蒙古的官员啊,怎敢扣留郝经一行?”赵旋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递到周忠面前,道:“周提举,这是益都方面送来的密信,您一看便知了。”

周忠接过竹筒,迅速打开,取出里面的信件,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内容,脸色变得愈发凝重。他看着纸片沉思片刻后,对赵旋道:“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你立刻随我去一趟枢密院,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立即上报。”

赵旋连忙道:“刚刚我来的时候碰到了贾丞相,他现在正在何宁门外等着我们呢。”周忠试探着的问道:“怎么,贾丞相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赵旋赶忙解释道:“贾丞相对具体情况并不知晓,我只是告诉他收到了来自山东的消息,而且情况紧急,必须立刻向您禀报。贾丞相听完后并未多加追问,只是表示会在何宁门外等候我们。”

周忠听了点了点头,心中暗道:“果然,这个赵旋还是懂规矩的。”

两人于是匆匆的向外走去,刚踏出何宁门,便望见贾似道的官轿地停在大门右手边的不远处,周围还簇拥着不少侍卫,将他的轿子严密地围护了起来。

两人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快步上前。经侍卫通传之后,贾似道也很快的下了轿子,有侍卫给他打着伞,朝着他们走来。

周忠见状,疾走两步,来到了贾似道的身边,小声的说道:“贾丞相,我们刚刚收到山东方面传来的消息,只是这消息的真实性目前尚无法确定,还烦请您过目。”

说着,周忠就擦了擦手,然后将竹筒里的纸条递了过去。贾似道接过纸条,仔细的看了两遍后,才又将纸条还给了周忠。贾似道环顾一下四周,对周忠说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换个地方讨论一下吧。”

皇城司不远处的春草堂酒楼,突然就被一排排的亲事兵给团团包围了起来。他们之中大都是贾似道和周忠的侍卫,而赵旋的守卫也混杂在其中,不过他们穿的都是便衣,在人群之中并不显眼。

赵旋站在酒楼的门口,看到层层的官兵,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心中暗道:“今日的中午的饭我请了倒也罢了,可是他们竟然带了这么多的侍卫,这可让我怎么做生意啊?”

赵旋走在前面,亲自将贾似道和周忠领入了酒楼里私密性最好的一间阁子。然后赵旋则自己走了出来,喊过来一个探事司察子扮做的小二,小声吩咐道:“你马上让厨房准备好荤素搭配的六菜一汤,我说上菜的时候,最好一刻钟之内就能送上来。”

那小二也是识得贾似道和周忠两位大佬的,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他有些为难的对赵旋道:“赵提点,您不说要做什么菜,我们也不知道两位大人的口味啊。”

赵旋一想也是,于是走下楼去,来到了厨房,亲自点了几个菜,这才又向楼上走去。

阁子里贾似道和周忠相对而坐,中间的桌子上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缕缕青烟正从壶嘴袅袅升起。赵旋关上了房门,上前去给两人的茶杯又续了些茶水,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后,这才坐到了椅子上。

只听周忠说道:“贾丞相,难道你认为这些日子里两淮边境紧张,是和郝经的出使有关?”

贾似道点头道:“我觉得是这样的。且不说蒙古目前是否有精力攻打南宋,就算他们真的有这个打算,为何四川、京湖等地都相安无事,偏偏就在两淮地区引发了战争呢?

周忠疑惑道:“其实这些日子以来,我也一直在疑惑,为何忽必烈一方面派出使团来和我们谈判,一方面又在两淮骚扰我方呢?”说到这里,周忠一愣,惊道:“难道,难道两淮地区的紧张,是李璮的自作主张?”

贾似道点头道:“我的确是这样认为的!原来我也摸不清楚蒙古的意图,不过刚刚得知郝经被强行扣留在益都府,这才想明白。”说罢,贾似道看向赵旋,笑道:“你今日行事虽然有些莽撞,但也是大功一件啊。”

赵旋闻言拱手笑道:“这都是贾丞相和周提举管理有方罢了,属下也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周忠还是有些不解,他接着问道:“丞相,李璮故意造成两淮紧张,并且边境阻止郝经出使我大宋,那这样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贾似道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屑:“李璮的父亲李全,当年就在大宋和金国之间摇摆不定,犹如墙头草一般,哪边有好处就倒向哪边。如今这李璮也不过是有样学样,打算步他父亲的后尘罢了。”

周忠听了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顿时恍然大悟,他感叹道:“原来如此!常言说‘飞鸟尽,良弓藏’,一旦大宋和蒙古之间实现和平,那李璮便无法再从中渔利了。

贾似道点头道:“正是如此!不过李璮这么做,却对我大宋没有半分的好处,难道他真以为我大宋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吗?”

周忠闻言,脸色骤变,满脸惊愕地问道:“怎么?贾丞相难道是想要对李璮动手不成?”

贾似道冷冷的道:“对于这种胆敢挑衅我大宋的狂妄之徒,不教训一下是不行的。”说罢,贾似道站起身来,向着周忠和赵旋拱了拱手,开口道:“我还有事情,就先回枢密院了。”

周忠和赵旋连忙起身,一直保持倾听的赵旋这时连忙说道:“贾丞相,此时已经过了饭点了,您也不急这一时,我已经叫人安排好了午饭,您吃完了饭再走吧。”

贾似道想了一下,点头说道:“这样也好,麻烦赵龙图吩咐一下,让下面快些上菜吧。”